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史上最高“含金量”黃金周將至 “黃金苦旅”能否不再?

  • 發佈時間:2014-09-26 08:48:1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客棧平時150,節假日680”“人山人海煞風景,到此一遊是合影”“一放假,全國人民都堵在了高速上”……曾幾何時,黃金周出遊,意味著不得不忍受價格飛漲的食宿交通費、人滿為患的景區、擁堵的高速公路等等“各種苦”,就連“高大上”的出境遊也不能“免苦”,隨意轉包、黑導遊、強制購物比比皆是。在旅遊法正式實施一週年、帶薪休假漸行漸近之時,這個即將到來的黃金周,我們能否不再經歷“黃金苦旅”?

  “爆棚”:4.8億人出遊

  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9月22日發佈的國慶節黃金周旅遊市場趨勢預測,由於中秋節來得太早,無法“拼假”,2014年國慶黃金周將成為出遊人數最多同時“含金量”最高的黃金周:預計國慶黃金周旅遊市場將接待4.8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3%。旅遊收入將達到2700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長20%。

  “調查顯示,十一黃金週期間,受國內經濟平穩運作、旅遊政策多重利好、黃金周旅遊需求集中釋放等影響,居民出遊意願旺盛的達到56%,出遊人次和消費總量均將有較高增長。國內旅遊增長平穩,出境市場高速增長,入境市場有望與去年同期持平。”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説。

  據預測,中國出境遊市場將保持人次和花費的高速增長。除了境外國家和地區放寬簽證政策外,銀聯國際和V SIA等機構也加強了針對十一黃金周的境外刷卡促銷活動。“整體來看,十一黃金周將迎來一年的出境遊高峰。部分主要旅行社反饋國慶期間的出境預訂有60%以上的增長。除港澳臺、日本、南韓等傳統的目的地以外,歐洲、北美、澳洲等地也出現較快增長。”

  據戴斌預測,國慶節黃金周在中國出境旅遊市場的比重舉足輕重。僅團隊旅遊,就佔全年出境旅遊的10%以上。而散客自由行呈現全面超過團隊遊的格局。

  “今年中國出境遊消費額將超1550億美元,中國海外消費市場蛋糕巨大,蘊含無數商機。”攜程旅遊事業部行銷總監戴宇説。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境遊消費繼續增長 , 預 計 總 花 費 超 過700億 美 元 , 同 比 增 長20.7%;下半年,隨著宏觀經濟回升、商務旅行增長,以及各國相繼推出的簽證便利化政策,旅遊業將迎來新動力;預計2014年全年出境旅遊人數達1.16億人次,同比增長18.2%,出境旅遊花費1550億美元,同比增長20%。

  “各種苦”:漲、擠、堵……

  “之前接到遊客投訴,為什麼平時500多元的酒店長假漲至近900元。”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宣傳科章寅虎説,與五一小長假相比,十一黃金周的價格漲幅更大,住宿漲幅在50%左右。“有的民宿、農家樂,住宿價格甚至翻番漲。”

  記者在湖南、湖北、安徽等多個景區走訪發現,“逢節必漲”是各大景區的普遍現象,酒店價格翻番甚至更多,餐飲配備兩套功能表,節假日用“高價”版,交通漲價更是立竿見影。

  “鼓浪嶼要被踩沉,泰山堵得人發瘋。“北京動物園,99.99%的動物都是人。”“西湖斷橋,只見人頭不見橋頭”……黃金周景區究竟擠到了什麼程度?從遊客們的種種“吐槽”中可見一斑。

  在今年另一個出遊高峰五一小長假期間,國家旅遊局網站發佈消息,5月1日晚,北、上、廣等地主要出城道路出現嚴重擁堵,高速堵車長龍達數十公里;全國鐵路5月1日旅客發送量破千萬人;5月2日,公安部交管局數據顯示,山西五台山、安徽九華山、四川九寨溝等景區道路交通流量增長200%以上……

  如 果 説 “ 漲 、 擠 、 堵 ” 是 國 內 遊 的 三 大“苦”,近年來,隨著我國遊客出境遊數量的迅速增長,境外遊也出現各種“苦”。

  在中央企業工作的小呂報了一家大型旅行社的俄羅斯旅遊團。當他興衝衝趕到機場才被通知,團裏一部分人還沒落實到莫斯科的機票。原來,這家大型旅行社把這個團轉包給一個小旅遊公司。“我們在機場等了一晚上,第二天才上的飛機。原本8天的旅行縮水成了7天。”

  不只小呂類似的遭遇,“黑導遊”、“黑旅行社”、強制購物……還有網友吐槽“黃金周國外著名景點中國遊客扎堆,拍張照片就像是在北京世界公園照的”。

  期待:依法治旅、帶薪休假

  去年10月1日,我國首部旅遊法正式實施,針對“強迫購物”“欺客宰客”“零負團費”的國內旅遊市場頑疾“亮劍”。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説:“旅遊法是站在國家層面體現發展旅遊的國家意志的法律,標誌著‘依法興旅’‘依法治旅’時代到來。”

  記者了解到,旅遊法實施後,北京、海南、四川、銀川等多地的部分旅行社都出現了參團報名人數大幅下降、導遊轉行的現象,情況還波及一些旅遊紀念品商店和景區特色小吃店。位於北京前門西大街一家小型旅行社的工作人員稱,旅遊法實施後,打“價格戰”已經行不通,只能抬高産品的價格,但和大型旅行社比起來已經喪失了競爭力,只能靠以往的熟客維持經營。

  然而,由於旅遊法對“門票漲價”、“景區原住民利益保護”問題缺乏明細的政策細則解讀,“隨著出遊散客化趨勢明顯,遊客對於門票‘逢節必漲’的不滿以及與景區當地居民發生衝突的情況將愈加凸顯。”戴斌説。

  攜程網今年初發佈的《2014年中國旅遊者意願調查報告》顯示,八成遊客希望選擇帶薪休假錯峰旅遊,只有少數選擇在黃金周和春節期間出行。

  就在今年黃金周前夕,“管”了全國人民14年休假的假日辦撤銷了,其職能併入國務院旅遊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對於“升級版”假日辦,普通人最為盼望的無疑是帶薪休假制度能夠加快落實。雖然我國實施《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已進入第五個年頭,但休假權“旱澇不均”,説維權“難以啟齒”,職工“忍氣吞聲”、企業“故作不知”的情況仍然普遍。

  去年初公佈的《國民旅遊休閒綱要》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此番假日辦規格提升,人們對於帶薪休假制度落實力度自然有了更多期待。

  專家指出,落實帶薪休假,不但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組織機構,還需要一套完善的監督和維權機制。“進一步落實帶薪休假,需要用工單位、勞動監察部門、工會和員工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南昌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許亞荃表示,要打造一種健康休閒的文化理念,讓用工單位充分意識到勞動與休息的合理關係,對休假權利充分尊重,並使帶薪休假逐步踏上良性軌道。

  (記者 錢春弦 袁汝婷 張紫赟 喻珮 魯暢 周蕊 翟永冠 楊丁淼綜合報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