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巴基斯坦知名人士:中國的發展為亞洲樹立了榜樣

  • 發佈時間:2014-09-26 07:3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鄭彬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走的是和平發展道路,注重發展過程中與其他國家間互惠互利,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因此,中國的崛起必將為亞洲乃至世界其他國家帶來積極影響。

  在新中國成立65週年即將到來之際,《經濟日報》記者就近年來中國經濟社會建設發展等話題,採訪了巴基斯坦各界對華友好知名人士。受訪者紛紛表示,中國的發展成就,不僅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也為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帶來了希望,只有中國的和平崛起,亞洲世紀才會真正到來。

  巴基斯坦參議院國防委員會主席、巴中協會負責人穆沙希德·侯賽因在過去30年裏曾先後20多次訪華,親眼目睹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和成就。他表示,中國的發展為亞洲國家和地區樹立了榜樣。與歷史上其他大國的崛起方式不同,中國尋求了一條和平發展道路,注重發展過程中與其他國家間互惠互利,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因此,中國的崛起必將為亞洲乃至世界其他國家帶來積極影響。

  巴基斯坦著名政治家阿什拉伕·卡茲曾于上世紀90年代出任駐華大使,並在2014年參加了上海亞信峰會。在接受採訪時他表示,時隔多年再次來到上海,對這裡發生的變化感到震撼,上海的發展是中國速度最顯著的縮影。卡茲認為,中國建設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基於兩方面因素:一是在發展模式選擇上突出了“中國特色”,這不僅體現在經濟領域,也體現在政治制度建設上。他表示,中國在政治制度建設上探索出的成功道路,就是將民主制度與中國特色有效結合,在保持政府高效的同時,越來越關注民眾聲音、體現百姓意願,這集中體現在惠民生、反腐敗等各個方面。二是始終保持了政治的穩定性和政策的連貫性。在新一屆政府順利完成交接後,中國的政治制度更趨成熟,由此所迸發出的強烈實現民族復興願望則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

  巴基斯坦政策研究所所長哈立德·拉赫曼在其近期出版的名為《繼往開來的中國與巴基斯坦友好關係》一書中提出,中國的發展將為國際新秩序的建立提供更好的選擇。與舊的國際秩序不同,中國所提倡的國際新秩序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的,是國家間實現惠己及人雙贏局面的有效保障。中國不僅為亞洲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更為亞洲獨特價值體系的形成做出了貢獻,亞洲整體價值體系的最終確立則是亞洲世紀到來的重要標誌。

  巴基斯坦國家電視臺知名主持人蘇爾坦·哈利每年都赴北京參加中國的兩會報道工作,作為媒體人士,他特別關注中國社會發展所取得的變化,尤其是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對相關地區帶來的重大影響。蘇爾坦·哈利表示,近年來,中國西部特別是新疆地區發展迅速,現代化程度令人振奮,中國政府實行的援疆政策、設立經濟開發區等措施有效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而“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提出,更將把新疆建設成國際貿易重要樞紐。此外,新疆地區的民族政策也令哈利印象深刻。他表示,作為一名穆斯林,他親身體驗到了中國穆斯林所享有的宗教信仰自由,當地民眾的宗教習俗、生活方式、語言文化、民族傳統以及風俗儀式等均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護。此外,政府不僅提供完備的宗教基礎設施建設,而且在對青年的教育上注重將宗教學習同現代科學技能相結合,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

  巴基斯坦各界人士均表示,作為中國的友好鄰國,希望巴基斯坦從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汲取更多經驗,為未來中巴友誼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更廣闊的平臺。(經濟日報駐伊斯蘭堡記者 鄭 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