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日貨幣政策為何出現分化
- 發佈時間:2014-09-25 17:06:10 來源:中國財經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目前全球經濟表現冷熱不一,美國經濟持續復蘇,歐元區和日本經濟則轉弱,在這種背景下,美歐日採取了不同的貨幣政策,這种經濟和貨幣政策分化的現象值得重視。
美國:已明確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新原則
美國正逐步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隨著美國經濟回暖和就業狀況的好轉,美聯儲于2013年12月宣佈從2014年1月起開始削減月度資産購買規模,標誌著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正式進入退出階段。2014年1月,美聯儲將月度850億美元的資産購買規模削減至750億美元,即將抵押貸款支援證券的購買規模從每月400億美元減少至350億美元,將美國國債的購買規模從每月450億美元減少至400億美元。此後,每一次議息會議美聯儲都按照這一節奏將每月資産購買規模削減100億美元,2014年9月,美聯儲宣佈從10月起將月度資産購買規模繼續削減100億美元,從此前的250億美元降至150億美元,並將在10月底的貨幣政策例會結束資産購買計劃。因此,從資産購買角度來看,美聯儲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已接近尾聲。
美聯儲資産購買規模的逐步降低是由於經濟的持續好轉。2013年美國經濟開始逐步復蘇,各季度經濟增長經季節調整的折年率分別為2.7%、1.8%、4.5%和3.5%,全年經濟增長2.2%。2014年,儘管受嚴寒天氣影響,美國第一季度經濟大幅萎縮2.1%,但第二季度即實現強勁反彈,實現經濟增長4.2%。二季度經濟的復蘇強度超出此前預期,為2014年美國經濟復蘇奠定了良好基礎。在經濟逐步好轉的情形下,美國失業率穩步走低。2013年1月美國失業率已經從金融危機爆發後的高點10%下降至7.9%,2014年8月則進一步降至6.1%。這些都為美聯儲調整資産購買規模奠定了基礎。
美國將會繼續根據經濟走勢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美聯儲曾于2011年6月公佈了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原則。根據當時的規定,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大致分為三步:首先是停止將所持到期證券本金進行再投資的政策,其次是提高聯邦基金利率,最後是在3至5年時間內出售抵押貸款支援證券。但自此以後美聯儲資産負債表規模進一步擴大,一些退出原則已經不合時宜。這一策略在2014年9月有所調整,美聯儲公佈了新的退出原則:美聯儲將通過提高聯邦基金利率開啟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隨後才會考慮停止將所持到期證券本金進行再投資的政策,逐步縮減資産負債表規模。因此,如果美國經濟按照預期方向發展,美聯儲將會在10月底的貨幣政策例會結束資産購買計劃,但是對於何時加息,美聯儲仍然比較謹慎。根據美聯儲的最新預測,2014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為2.0%-2.2%,明年經濟增長預期則為2.6%-3%,美國經濟緩慢復蘇的態勢仍在持續,但是經濟增速仍低於金融危機之前的平均水準。市場廣泛預期2015年中期美聯儲或將啟動加息進程。
歐元區: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即將啟動
與美聯儲不同,歐央行即將拉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大幕。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後,歐洲一直在經濟衰退的邊緣徘徊。然而,考慮到自身特殊的情況,歐央行一開始並沒有推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仍只是在常規貨幣政策框架內實施寬鬆貨幣政策。2011年11月開始,歐央行開始降息,至2014年6月其主要再融資利率已經降至0.15%,與此同時,存款利率也降至負利率水準。今年9月,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歐央行決定實施更為激進的寬鬆貨幣政策,具體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分別下調三大基準利率10個基點,將存款利率、主要再融資利率、隔夜貸款利率分別降至-0.2%、0.05%和0.3%。第二,宣佈啟動資産支援證券(ABS)計劃,歐央行將從2014年10月起開始購買ABS以及其他廣泛的抵押債券投資組合,即今年10月份起,歐央行將正式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
歐央行的貨幣政策不斷加碼與其經濟走勢密切相關。自歐債危機爆發以來,歐元區經濟一直掙紮在衰退的邊緣,特別是2011年第四季度至2013年第一季度,歐元區更是經歷了連續6個季度的負增長。從2013年第二季度開始,歐元區實現微弱正增長,但增長基礎依然十分不穩固,最高增速不超過0.3%,2014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更是陷入停滯。由於歐元區在財政政策上被束縛住手腳,因此,貨幣政策被賦予了更為重要的角色,對通貨緊縮風險的擔憂成為歐央行推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歐央行的重要目標是維持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HIPC)接近但低於2%,然而從2011年第三季度以來,歐元區通脹率不斷走低,2014年8月歐元區HIPC同比上漲僅0.4%,一些歐元區國家如希臘、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等已經陷入通貨緊縮。歐元區日益嚴重的通貨緊縮危險迫使歐央行放手一搏。
歐央行宣佈購買ABS等證券資産,使其成為繼美聯儲、日本央行、英國央行之後第四家採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全球主要央行。據市場預計,歐央行的ABS購買計劃規模將達到5000億歐元,除ABS外,還將會購買歐元區非金融企業發行的以歐元計價的資産擔保債券。通過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歐央行至少希望實現以下目標,第一,通過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壓低企業融資成本,從而達到刺激投資、活躍經濟、提升通脹的目的。第二,壓低歐元匯率,提升歐元區産品出口競爭力,這一方面有利於刺激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則通過提高進口品特別是能源産品的進口價格,刺激通脹。然而,這一措施能否達到預期效果,仍有待觀察。
日本: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處於十字路口
日本自金融危機後實施了3個階段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早在2001年日本央行就採用過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金融危機爆發後,日本央行宣佈在2010年10月再次推出這一政策工具,啟動資産購買計劃,其主要目的是通過購買包括日本政府債券在內的一系列證券資産,來促進長期利率以及各種風險溢價的下降。2013年1月底,日本央行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再度升級,其不但將通脹目標設定為2%,而且宣佈從2014年1月起引入開放式資産購買措施。2013年3月,黑田東彥就任日本央行新一任行長,宣佈引入量化和質化寬鬆貨幣政策,並將此前宣佈的2014年1月開始實施的開放式資産購買措施提前到2013年4月實行。
日本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走向仍處於觀察階段。9月16日,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發表演講表示,日本將繼續執行量化和質化寬鬆貨幣政策以使通脹率達到2%的目標。目前,日本經濟運作仍不穩定,2013年,在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刺激下,日本經濟呈現復蘇勢頭,前三季度GDP環比折年率分別達到5.1%、3.4%和1.8%,然而第四季度卻掉頭直下。2014年第一季度在消費稅上調促使消費提前透支的刺激下,日本經濟增長達到6.0%,然而第二季度卻再次萎縮,經濟波動進一步增強。從通貨膨脹來看,今年4月份起,日本通貨膨脹同比增速開始超過3%,但5月達到高點之後即出現連續下滑,全年實現2%的通脹目標壓力很大。
美歐日貨幣政策分化使新興經濟體的金融環境更為複雜
當前美歐日貨幣政策分化嚴重,新興經濟體面臨的外部金融環境更為複雜。美歐貨幣政策走向相反,日本貨幣政策處於十字路口,在這種情況下,國際資本流動日趨複雜,新興經濟體需謹慎應對。
由於流動性的增加,國際資本將會從歐洲流出,一方面,在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退出的背景下,國際資本一部分會流到美國,從而造成美元匯率升值,另一方面國際資本也會部分流入新興經濟體,這將造成兩方面的後果。第一,美元與歐元全球最主要的兩大貨幣匯率出現分化,這將造成盯住這兩大貨幣的週邊經濟體貨幣匯率劇烈波動。第二,國際資本流到新興經濟體也可能造成資産價格波動、通貨膨脹等一系列經濟問題。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