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銅川:節能減排促煤城華麗轉身

  • 發佈時間:2014-09-25 17:10:32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陜西省銅川市在節能減排中圍繞“1A6”的産業轉型模式,創新財政政策和資金扶持方式,推進構建多元化産業格局,推動産業轉型升級,使昔日的污染城市,變成西安的“後花園”。

  據銅川市財政局局長張耀民介紹,銅川曾經“一煤獨大”,被稱為“衛星上看不見的城市”,“看電影要打著傘,走路要瞇著眼,吃飯要捂著碗”,污染成了銅川人的“心肺大患”。近年來,銅川市委、市政府持續推進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創新財政政策和資金扶持辦法,推進傳統産業的綠色開發之路,由傳統能源生産和消費大市轉變為清潔能源強市,徹底改變了銅川人“靠煤吃煤”的日子。

  據張耀民介紹,在産業升級轉型發展和建設生態休閒養生城市中,銅川財政圍繞“1A6”的産業轉型模式,形成了較好的扶持創新思路,而中央財政支援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城市的大好機遇,促進了這一模式的更加完善,使它在提速銅川轉型發展與推進節能減排走向深度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1”即扶持打包抓好傳統産業改造提升。加快煤炭資源整合,實施豐邑、耀西、冶平等現代化大礦井建設,煤炭就地轉化率達到80%以上。

  “6”即扶持加快發展裝備製造、休閒養生、接續能源、食品加工、現代服務和現代農業6個接續産業。支援發展裝備製造業,將裝備製造業打造成支柱産業;支援發展休閒養生産業。突出藥王文化、養生體驗創意,加快中醫藥産業園建設,建設中國中藥材銅川種植、流通、研發、檢測四大基地;支援發展接續能源産業。加快油氣勘探開發、油頁巖綜合開發利用、風力發電、水泥窯尾餘熱發電、煤層氣開發等項目建設,降低經濟發展對煤炭資源的依賴度;支援發展食品加工業。發展果品深加工、奶製品、方便休閒食品、蛋製品、核桃系列食品、葡萄酒等,壯大食品加工業規模;支援發展現代服務業。重點發展文化旅遊、商貿餐飲、金融保險、科技資訊、交通物流、民生服務、農業服務8個産業,努力提升服務業綜合競爭力;支援發展現代農業。突出抓好9個省級、9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提升九州龍蘋果、宜君核桃、陳坪櫻桃、孟姜女鮮桃等特色品牌的知名度,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銅川財政緊緊抓住“建設經濟強、文化興、生態美的全國知名休閒養生城市”這一目標,千方百計調度資金,確保轉型發展財政支出需要,經過持續推進,實現了從污染市到生態市的華麗轉型。

  忍痛舍利向主導産業開刀,累計關閉拆除57條落後水泥生産線,在全國率先實現水泥生産無立窯;關閉銅鋁公司電解槽330台,犧牲了12億元工業增加值;對年産30萬噸以下煤礦全部關閉;關閉拆除了62家石渣廠、79個白灰窯和84個坩土窯。在關閉拆除煤炭水泥等廠區後,又投入鉅資對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開發。通過這些措施,銅川市主要污染物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削減完成省下達任務的170.3%和286.2%。

  傳統煤城實現不燒煤。全市城市生活氣化率達到75%。

  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銅川財政將壓縮的“三公”經費全部用於霧霾治理,政府投資3億元,全社會投資5億元,完成4個空氣自動站的擴項改造,新建2個子站。

  污染減排任務超額完成。嚴把項目準入關,控制污染物新增量,禁止“兩高一資”項目落戶銅川,逼退了龍鋼軋鋼等一些高污染企業。投鉅資實現了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全覆蓋。

  在産業轉型過程中,由於砍掉了主導産業、接續産業還處在發展中,銅川財政努力克服收入增速低、稅收嚴重短收等問題,加大資金支援力度,突出支援重點,發揮財稅政策引導作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為財政收入可持續增長奠定基礎。

  目前該市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連續11年位居全省前列,已成兩岸四地城市綜合競爭力10年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排名全國第七;榮獲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宜居生態示範城市稱號;成為陜西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城市,最宜居的城市,群眾幸福感最強烈的城市之一。

  張耀民表示,銅川財政還將加大節能減排資金管理使用創新,努力放大中央投入的資金效應,把每分錢用在“刀刃”上,以一流的工作,創造一流的節能減排成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