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品牌農業興盤錦

  • 發佈時間:2014-09-24 03:31:3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前不久,“2014品牌農業發展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行。近年來,全國各級農業部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出臺了加強農業品牌建設的指導性意見,積極開展農業品牌培育,農業品牌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遼寧省盤錦市圍繞農業資源特色優勢,堅持打生態牌,走出一條“以農興農”、符合盤錦實際的農業品牌化發展之路,對各地發展品牌農業亦是很好的借鑒。

  本報記者 于險峰 張仁軍

  9月28日,2014·盤錦大米河蟹(北京)展銷會將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行,很多市民期待一飽口福。在今年的展銷會上,還將展出遼寧盤錦蔬菜、畜産、葦藝等盤錦特色品牌。

  盤錦市因油而生,是國內第三大油田遼河油田所在地,曾經被稱為“南大荒”。經過多年建設,特別是近年來大力發展盤錦特色農業産業,盤錦大米、盤錦河蟹等一大批農業品牌被人們所熟知和認可,很多人是從盤錦大米、盤錦河蟹認識了盤錦。

  盤錦地處渤海之濱、遼河三角洲中心地帶,擁有世界最大葦田,自然生態環境得天獨厚,盤錦市委書記孫國相提出:“盤錦將按照標準化、品牌化、生態化、規模化的方向,有計劃、有目標、有重點地推進農業産業化。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區,扶持壯大一批龍頭企業,精心打造盤錦大米、河蟹以及鹼地系列、葦塘系列等特色農産品品牌。”

  品牌源自生態

  遼河三角洲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造就了盤錦大米特色品質。盤錦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中國生態稻米之鄉”美譽。稻田養蟹實現了一水兩用、一地多收,農民朋友們稱:稻田養蟹,不施肥、不打藥,螃蟹知道,我知道。

  今年又是一個好年景,9月13日,記者在盤錦各地採訪時看到,稻子已經變黃,再有不到一個月就能收割。“今年我家又與鼎翔公司簽訂水稻收購合同了,我們村水稻用的都是鼎翔公司提供的優質稻種,公司保證以每斤高於市場價一毛錢的價格收購我們的稻子。”大洼縣新興鎮腰崗子村的王淼告訴記者。

  作為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現在盤錦鼎翔米業有限公司訂單生産達到13萬畝,帶動農戶8840戶,為農戶創收800萬元。盤錦通過發展訂單農業,引導農戶種植綠色、無公害水稻,大幅降低周邊農村農業面源污染,在取得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取得生態效益。

  紅燒肉配上香噴噴的盤錦大米飯,這是很多市民到田老師紅燒肉連鎖快餐店的必點套餐。在去年的盤錦大米河蟹(北京)展銷會上,北京和欣園飲食連鎖有限公司(北京田老師紅燒肉連鎖快餐店)選中了錦珠米業有限公司的蟹田大米。自此一直選用盤錦大米,現在連鎖店一天就要消耗25噸盤錦大米。錦珠米業公司秉承著“錦珠大米,良心品質”的經營理念,産品的外觀品質、食味品質、營養品質均得到了合作方與消費者的認可。

  盤錦是中國生態稻米之鄉,享有“濕地之都、生態盤錦”的美譽,濕地佔總面積近80%。全市河渠水豐,黑土肥沃,為退海灘塗與遼河沖積演化而成。由於受海洋、灘塗、濕地、蘆葦的共同作用,特別是濕地、蘆葦對調節氣候、改良土壤、凈化水質、改善大氣品質、維護生態平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構成了濱海濕地獨有的複合型生態系統,成為遼河流域最有利於水稻生産的區域。

  百年成一稻,十載塑品牌。2003年,“盤錦大米”第一個成為國家地域保護品種,被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為國家地理標誌産品。2013年蟬聯全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評比第一名,品牌價值達23.5億元。

  盤錦市市長高科表示,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根據盤錦市資源和産業基礎科學規劃,形成特色和優勢,推進城鄉一體化,加快農業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品牌源自品質

  遼河入口海河交匯的地理環境,世界最大的葦田濕地,萬頃無公害稻田,為盤錦河蟹提供了優越的生長條件,也成就了盤錦河蟹與眾不同的優良品質,使盤錦河蟹更加鮮香肥美。科學的養殖技術和管理模式,使盤錦河蟹健康又不失野性。

  同樣是養扣蟹,盤山縣壩墻子鎮雙井子村的沈玉蓮因為養的是“光合1號”的幼苗,去年100斤幼苗出了2.1萬斤的扣蟹,全部被盤錦光合蟹業有限公司以13元一斤回收。盤錦光合蟹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東告訴記者:“這個品種成活率高、個體大,‘光合1號’選育一代比一代大,今年已經到了第七代。”

  河蟹個頭的大小決定價格的高低,兩隻河蟹重量相差可能只是一兩,價格卻能相差一倍。盤錦光合蟹業有限公司從2005年開始,不斷在河蟹優質品種方面進行突破,培育出規格大、肉質好、抗病力強的系列新品種並大力推廣。

  大洼縣新興鎮腰崗子村因其平坦的地勢、適宜的氣候、充足的水源、適用的水質等良好的自然環境,形成了稻田養蟹一水兩用的生態養殖模式,家家戶戶都養河蟹。以腰崗子村為中心,在周邊地區形成4萬畝稻蟹種養殖基地,有機蟹年産量180萬公斤。

  多年來,盤錦市堅持大力推進立體生態養大蟹工程,創新形成了稻田養蟹、葦田養蟹、水庫養蟹等多種養殖模式,實現了“用地不佔地,用水不佔水、一地兩用、一季雙收”的生態農業種養模式。稻田養蟹模式被農業部確定為盤山模式在全國推廣。

  2012年國家工商總局批准“盤錦河蟹”為地理標誌産品。在2013年中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年度評估中,盤錦河蟹品牌價值達19億元。在2013年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上,盤錦河蟹參評的“旭海”、“秀玲”兩個品牌,雙雙被評為全國“十大河蟹品牌”。

  盤錦市主管農業的市領導孫佔明説:“我們在提高盤錦大米、河蟹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上,不僅注重發揮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優勢,更注重先進的生態生産與科學的儲備方式、先進的生産工藝和嚴格的監管體系相結合,致力於把盤錦大米、河蟹打造成優秀品牌。”

  品牌源自特色

  農業發展靠的是優勢,農業優勢靠的是特色,特色農業靠的是品牌。盤錦市緊緊抓住自身資源優勢,挖掘特色産品,讓品牌農業彰顯盤錦特色。盤錦市品牌農業戰略的實施,不僅大大提高了盤錦農産品的知名度,還將生態的理念更好地貫穿于農業發展全過程,推動盤錦從一個傳統農業大市向現代農業強市的轉變。

  盤錦農業特色鮮明,充分發揮區域優勢,按照“打生態牌、走精品路,實施産業化經營”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水稻、河蟹、棚菜、鴨子特色生態農業。

  稻田可以養蟹、可以養魚,也可用來養鴨。鴨子是盤錦市又一特色品牌,年飼養量1億隻以上。希望天承農牧有限公司從今年開始了稻田養鴨的試驗。在他們圈定的260畝稻田裏,有3000隻鴨子養在其中。

  希望天承農牧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承介紹:“這是山東單縣雙黑鴨與我們當地麻鴨雜交而成的新品種‘濕地鴨’,是一種瘦肉型鴨子,市場需求量非常大。試養成功後,我們將向周邊農戶提供鴨苗,養成後由我們統一回收加工,一隻鴨農民能凈賺10元錢。這種鴨我們走高端路線,主要供應一線城市的五星級酒店,一隻鴨能賣到100多元。”

  離盤山縣胡家鎮朱家村的張有剛家不遠處有一處廢棄的坑塘。去年他將廢棄坑塘改造後養起了泥鰍魚,一年能創造五六萬元的産值。魚苗、魚料及養殖技術由盤錦鑫順達水産養殖有限公司提供,該公司採取“公司+農戶+基地”的生産模式,無償為養殖戶提供技術、防疫和人才服務,帶動輻射本地及周邊1000多戶從事泥鰍魚養殖工作。

  盤錦市海洋漁業局局長史偉説,盤錦計劃用3年時間,重點規劃建設一批示範基地,扶持培養一批龍頭企業,力爭到2017年,形成集苗種繁育、標準化養殖、精深加工、出口創匯一條龍産業化發展格局,全市泥鰍魚養殖規模達到20萬畝,把泥鰍魚産業打造成繼河蟹産業之後的又一新興産業。

  鹼地柿子是盤錦市這兩年重點推出的農業品牌。在鹽鹼地上種植的番茄被稱為鹼地柿子,由於鹽鹼地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量豐富,使鹼地柿子中維生素、多種礦物元素及番茄紅素含量都明顯高於普通番茄,鹼地柿子的營養價值高,價格也比普通柿子每公斤高出2~5元。

  品牌源自保護

  品質是品牌的生命力。盤錦建立品質安全召回制度,對銷售不合格農産品依法進行召回,堅決杜絕重大農産品品質安全事件發生。利用網際網路、物聯網、二維碼等現代技術,建立追溯制度,努力做到資訊可查詢、流向可追蹤、責任可追究。

  適應消費者迫切需求“健康、安全”的主食産品的需求,盤錦鼎翔米業有限公司在2012年創建了以體現“親自參與、見證過程”為理念的“粳冠幸福農場”,面向全國各城市的中高檔社區的消費者提供認領稻田服務,很受消費者歡迎。近到省內的瀋陽,遠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端客戶紛紛前來認領。親眼看到盤錦大米的生産過程,讓消費者放心。

  為了保證消費者能夠吃到真正的盤錦大米,保證盤錦大米“高品位”地位,2013年4月,盤錦市政府全面啟動稻米品質安全追溯工程,成為國內首家直接對稻米進行品質追溯的地方政府。建立了盤錦大米品質安全追溯體系,加強盤錦大米品質安全管理,嚴格規範“盤錦大米”證明商標的使用和管理。

  品質安全追溯系統將水稻的種植、收購、儲存、加工等環節的資訊通過二維碼技術記錄下來,製成標簽,貼在盤錦大米終端産品上,每品一簽,數據具有唯一性,不能假冒。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掃描標簽上的二維碼或者通過盤錦大米品質保障公共服務網站等多種方式對所購大米的生産加工資訊進行查詢,並可通過刮開防偽碼查詢盤錦大米的真偽。

  2014年5月,盤錦市再出重拳,出臺“盤錦大米”品牌整合實施意見,進一步細化了“盤錦大米”的品質標準,確定了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範圍,規範了“盤錦大米”品牌的使用許可權,提高盤錦大米中國馳名商標使用門檻,謹防不達標企業使用中國馳名商標。

  盤錦市農委主任梁建柏説,圍繞做強盤錦大米、河蟹等特色優勢産業,全市建設10億元以上重大農業産業化項目11個。中國北方糧食城、宏安河蟹市場,成為北方最大的糧食、河蟹專業市場。發展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組織1000個,全市土地流轉率達51%。品牌農業戰略的實施,推動了全市農業轉型升級,由發展兩特(特色、特産)轉向“三高”(高質、高效、高端),為人們提供從田間到餐桌全程可控的優質、安全的精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