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第一生産力”震撼發力

  • 發佈時間:2014-09-23 19:30:2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這是浙江科技創新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一種新的現象:

  以重點研究院建在企業為突破口,以“産學研政金介用”協同創新,形成新的創新體系;以網際網路、物聯網為手段,智慧城市、智慧經濟、智慧産業、“兩化融合”“機器換人”等建設與推進潮起浪涌,形成新的工業經濟發展方式……

  這是浙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交出的一份滿意答卷:

  以今年上半年為例。到今年1—6月,全省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1395億元,同比增長7.8%,高於規上工業1.4個百分點。全省規上新一代電子資訊技術産業的生産、效益增速均居9大戰略性新興産業首位,其中資訊産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7%、軟體業增長30%。

  2013年,浙江省委第十三屆三次全會作出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的決定。一年來,“第一生産力”在浙江動力十足。浙江省副省長毛光烈8月底在台州和麗水調研時對科技日報記者説,我們要讓創新活力盡情釋放,讓創新源泉競相迸發,要“向創新要紅利,向改革要動力,向人才要潛力”,真正把創新驅動戰略印在腦子裏,抓在手心裏,落在行動上,體現在市場上。

  制度創新先行先試

  浙江要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根本之策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創新驅動發展“浙江現象”的形成與發展,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與改革的産物。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親自調研,籌備召開省委三次會議。省長李強親自調研“兩化”深度融合工作。省科技體制改革與創新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多次研究部署,分管副省長毛光烈親歷親為,以新的思路主持創新實踐。

  創新實踐造就了創新驅動“浙江現象”,以創新機制激發創新活力是其核心所在:

  ——重點研究院建在企業的制度。根據産業鏈部署的96家重點企業研究院2013年承擔科研項目931項,獲得科學技術獎勵154項,開發了一批新産品;

  ——建立産學研用合作由企業當家的制度。企業創新企業説了算,不由高校與研究院説了算,這就突出了企業創新的主體地位,發揮了企業根據市場配置創新資源的主動性;

  ——建立技術創新人才團隊向企業一線傾斜的制度。高校研究生團隊以“5+2”“4+3”的機制到重點企業研究院研發。浙江理工大學將創新實踐與職稱晉陞掛鉤;

  ——産業技術攻關突出重點,攻短板、做強産業鏈的制度。浙江省改革科技計劃管理制度,加大扶持企業和産業創新,將科技經費主要用在攻克産業發展共性關鍵技術上;

  ——技術創新成果市場化配置、交易和拍賣的制度。浙江省對174項科技成果進行集中拍賣,讓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海寧、磐安等地技術市場通過市場招投標制,讓“博士科技”等技術仲介機構進行企業化運作,政府資金按交易的實績給予補助。

  ——浙江省政府管産業、管科技、管人才等部門聯合抓科技創新的制度。省級部門根據省政府部署,一家牽頭,幾家配合,共抓一條産業鏈,共抓一個高新區;

  ——“第一把手”抓“第一生産力”的制度。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和省長李強連續調研科技體制改革與創新,帶動全省切實改變了口頭上重要,行動上次要,忙起來不要的領導狀況。在浙江涌現了一批科技書記、科技市長、科技鎮長、科技總裁……

  以機制創新激發創新活力,將科技創新與工業強縣(市、區)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浙江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創造了新的“浙江現象”。

  新“浙江現象”的生命力,就在於讓創新活力盡情釋放,讓創新源泉競相迸發。

   在市場上體現創新成果的價值

  8月底在台州、麗水調研,看到了一批有創新力的高新技術企業,他們是創新驅動“浙江現象”的主角。

  偉星股份,是台州一家從事一站式服飾輔料供應的高科技企業。公司總投入1705萬元,實施“機器換人”項目。如“全自動組裝金屬拉頭”的使用,使原來手工每人每天3500粒提高到現在全自動11000粒,效率提高三倍。

  在麗水市,“中國綠水”同樣精彩。企業以固液分離為核心技術,圍繞污水處理、污泥處置、廢氣生物處理等進行研發,上海與浙江兩個科技研發中心相互配合。研發的“污泥幹化焚燒發電整合技術”,為浙江“五水共治”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這樣的企業案例信手拈來:

  華三通信年投入研發費超10億元,累計授權專利5139項,其中80%以上為發明專利;海康威視在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00億的基礎上,今年有望增長50%以上;開山集團開發了目前世界上唯一投入商業化運營的“有機郎肯迴圈螺桿膨脹發電機”……這些企業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創新成果在市場上體現了價值。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各地都創造了新的經驗。

  台州市,走“兩化融合”路子加快轉型升級;麗水市,用網路技術架通生態與發展立交橋……

  在浙江,從企業到産業,新興産業發展勢如破竹:

  嘉興光伏産業依靠創新的力量成功“突出重圍”,實現了“破繭成蝶”,已引進總投資100多億元的光伏類項目30余個,一條覆蓋從光伏産品和生産裝備製造到光伏發電運營維護等的完整産業鏈基本形成。國家能源局日前召開現場會向全國推廣。

  永康現代農業裝備産業開展綜合試點以來,組織實施了一批現代農業裝備高端製造、智慧製造聯合攻關等重大專項……

  在浙江,513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200多家省級以上研發機構、80家省級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及130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活力四射;現代醫藥、氟硅新材料、智慧紡織印染裝備、智慧城市大型專用軟體等13個産業風生水起……

  8月底,台州市長張兵對科技日報記者説:“現在我們抓工業有味道了,簡單了。”這説明創新驅動發展躍上了科學的高速軌道——政府以更好服務推動了企業的創新,創新的成果在市場中體現了價值。

  深化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三要素

  如何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兩美浙江”提供科技支撐,毛光烈説,要牢固樹立創新驅動三要素思想:

  第一,“講創新紅利要講到産品,開現場會要開到企業去。”這就是講創新紅利一定要聯繫到企業開發的新産品。如鎮海金豐機械,利用電信網路監控到每台賣出去的設備運作情況,品質保證到每個工種,安全生産落實到每個崗位,2014年上半年稅收增長30%以上。

  第二,抓科技攻關要攻短板,抓強鏈要強瓶頸。要創新技術與應用新技術兩手抓。重大課題經費要向研發短板傾斜、重點企業研究院建設向能攻短板的企業傾斜、引團隊招項目要向破瓶頸的企業傾斜。

  第三,抓改革抓到用人,建立激勵機制要按實績論貢獻。企業,對來研究院工作的博士實行底薪+研發實績的獎勵制度;高校,要建立支援帶研究生到企業工作的導師考核制度,按實績評審晉陞職稱的制度;政府,要建立到企業工作和研究生團隊同等條件優先評選授予省政府獎勵的制度,同等條件優先選拔“國千”“省千”人才的制度等。

  據此,浙江省科技廳因勢利導提出了下一階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指導性意見。

  浙江省科技廳廳長周國輝説,當前,我省正處於轉型升級的攻堅期,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期,經濟提質增效正面臨巨大壓力,全省科技系統要按照“打頭陣、當先鋒、做尖兵”的要求,紮實有力、持之以恒、善做善成地抓好各項工作,為全省經濟轉型升級貢獻科技力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