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半年完成銷售目標20% 當代置業管理層大洗牌

  • 發佈時間:2014-09-23 07:4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期業績公佈前蹊蹺停牌、高管團隊集體離職,這些資訊量十足的字眼不斷地刺激著業界的眼球,這使得靠綠色建築起家的當代置業(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當代置業”,01107.HZ)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8月31日,這家在香港上市的內地房地産企業發佈公告稱,高管團隊中多人去職,其中鐘天降已辭任當代置業首席執行官,范慶國已辭任當代置業首席財務官及授權代表(兩名其中之一)的職務,兩人將調任為非執行董事。隨後又宣佈稱除首席技術官外,不再委任其他任何首席官職位。

  此前,當代置業蹊蹺停牌,直至上市房企公佈半年報的最後期限復牌並放榜上半年成績單。上半年,當代置業完成合約銷售額22.841億元,同期增長36.2%,尷尬的是上半年僅完成銷售目標(100億元)的2成。時代週報記者曾多次試圖致電當代置業,詢問其高管團隊洗牌是否與其銷售業績不佳有關,但是截至發稿時沒有得到任何回復。

  産品模式制約發展

  去年7月,一個物業銷售額僅有34.27億元,卻已有13年發展歷史的當代置業,成功在港上市。

  對於當代置業來講,並不為很多人所熟知,其留給人們最多的印象,便是其在北京所開發的打出恒溫、恒濕、新風置換的節能環保概念的項目——當代MOMA和萬國MOMA了。

  曾有接近當代置業的業內人士這樣評價當代置業,“對於綠色節能過於癡迷,甚至對於精裝修的門把手都過於關心。”但是對於“綠色”和細節的過度追求,反而成了限制其發展的枷鎖。

  2013年,當代置業的全年合約銷售額只有43.65億元。這與其“2005年要突破100億元,2007年突破300億元,2009年突破700億元,2010年則要達到900億元,到2012年,當代置業要進入世界500強”的豪言壯語形成鮮明反差。

  當代置業在上市前夕的招股説明書顯示,當代置業2010年、2011年和2012年銷售成本中,土地成本分別佔18%、22%和16%。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認為,其他房地産企業,拿地的支出佔大頭,而當代置業,建安成本才是最大的支出。據了解,為了達到恒溫、恒濕,幾乎保持了一致的建築外立面,方正、簡約。這種産品風格一度在北京地産界引起了很大爭議。

  “綠色建築開發需要結合社會經濟發展程度、收入水準以及個人觀念等多因素來考慮。目前我國綠色建築開發技術、操作手法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綠色建築目前仍然是小眾産品,未來在國家政策、觀念、技術進入下,有望迎來發展契機。”中投顧問房地産行業研究員殷旭飛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中國建築科學工程院空氣調節研究所工程師石永剛表示,恒溫、恒濕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恒溫、恒濕是用一層交接的頂板和二層交接的頂板做水管,管子就容易出現外移和在施工中意外破裂的情況;一旦出現情況再處理,難度就很大。2011年,長沙萬國城滿庭春,房屋地板出現諸多滲水情況,憤怒的業主堵在當代置業湖南項目部門前維權。

  2012年,當代置業位於南昌的滿庭春moma項目便被爆出新房漏水,維修超過8次仍無濟於事。而數月後,其位於北京順義區高麗營鎮的當代萬萬樹MOMA的業主,也因為一直出現漏水等品質問題,反覆維修也無法徹底解決,讓當代置業這個一度以房屋品質、綠色低碳為賣點的房企陷入“品質門”的漩渦中。

  高息融資額相當於半年收益

  與此同時,資金與土地儲備的不足也是制約當代置業發展的另一個瓶頸。上市後,當代置業想要擺脫這種窘境的心態越來越強烈。當代置業董事局主席張雷表示,集團未來3-5年發展的第一主題就是奔跑、快速度、擴大規模。

  上市之後,當代置業千方百計拓寬融資渠道,以解決其土地儲備上的軟肋。2014年年初至今,當代置業共收購6塊地塊。從所獲地塊看,當代置業深耕二線城市的戰略意圖十分突出。時代週報記者調查發現,除了今年2月奪得北京大興的自住房地塊外,其他幾乎都是長沙、武漢、合肥這樣的二線城市。“綠色住宅在一線城市尚且還是個稀罕玩意,有些超前,認可度也並不高,當代置業硬是把這‘時髦’項目搬到二、三線城市,能有前途嗎?”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發出這樣的疑問。

  截至2014年6月30日,當代置業的土地儲備(不包括投資性物業及持作自用的物業)合計361.3萬平方米。雖然土地儲備有所改善,但當代置業卻為此擔負了更大的代價和風險,為滿足資金需求。當代置業多次通過出售基金、建立融資平臺、出售股權甚至海外借貸等方式來獲取拿地和開發項目的資金。

  今年3月,當代置業公佈,斥逾共2.2億元向中航信託出售南昌摩碼及南昌當代各自35%股權,代價分別為1.4億元人民幣及8050萬人民幣。完成後,當代置業持股降至65%。

  7月,當代置業宣佈發行2019年到期的1.25億美元12.75厘優先票據訂立購買協議,融資成本高達15%。在此之前,當代置業又曾先後發佈兩次債券,包括去年10月,發行了一批總值1.5億美元的5年期美元計價債券,票息13.875%,以及今年1月發行的總值人民幣11億元俗稱“點心債”的離岸人民幣債券,年期3年,票息11%。三次海外借貸共計近30億元人民幣,加上融資成本,幾乎相當於上市後半年的銷售額。

  “鉅額債務即將到期,資金回籠速度欠佳,融資渠道有限且成本較高,融資難度也加大,企業資金鏈壓力比較凸顯。”殷旭飛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睿信致成管理諮詢董事總經理郝炬也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如果今年下半年當代置業不能快速去化,很可能會對其運營帶來負擔。

  經理人團隊重新洗牌

  這次經理人團隊的重新洗牌,或是因為銷售業績不佳而引起的。

  8月31日,當代置業除了公佈自己的中期業績之外,還公佈其高層的一次“大地震”。鐘天降的CEO職位和范慶國的CFO職位分別由總裁張鵬以及副總裁王強履行。第二天,當代置業又隨即宣佈,為優化其管理職能,該公司已重組其管理團隊,除首席技術官外,不再委任其他任何首席官職位,而其管理團隊職能將由總裁、行政副總裁、副總裁及首席技術官等人員履行。

  在CEO、CFO調任之後,在董事會中,公司執行董事亦由原來的五名減少為三名,分別為董事局主席張雷、首席技術官陳音和總裁張鵬;同時增加鐘天降、范慶國兩個非執行董事名額。對於調任的原因,當代置業官方也僅僅給出了“需要更多時間處理個人事務”這一句話輕描淡寫地解釋。

  業內知情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此類人事變動,應該理解為兩個原因:第一,今年市場降溫、上市之後企業未能實現較快增長的情況下,對原有管理層的管理績效予以否定。第二,從當代置業本身的人事結構看,有一種“兄弟闖江湖”的意味,這也使得人事調整帶來很大的偏好性和自主性。

  殷旭飛也表示,高管的離職,短期內可能對該公司産生負面影響,不利於組織的日常運作和原有策略的執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