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億資金投向川內銀行理財
- 發佈時間:2014-09-23 07:35:58 來源:四川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銀行接軌利率市場化、個人理財意識增強的雙向驅動—— 這段時間,理財市場對“寶寶”們的關注度下降,而銀行理財産品卻依然“堅挺”,且有越發受到青睞之勢。日前,記者在中國工商銀行四川省分行成都春熙支行看到,眾多市民前來諮詢、購買該行的自營理財産品,多達38種的産品滿足了各個層面投資者的需求。
此種狀況只是全川銀行理財市場的一個縮影。據四川銀監局最新統計,2014年上半年,四川銀行業機構銷售理財産品16871款,銷售金額達10972.98億元。
四川銀監局相關人士預測,隨著未來我國經濟改革向前推進,居民總體收入不斷增長,居民理財意識不斷增強,銀行理財産品在居民投資中的地位會進一步上升,這也將對銀行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發展産生深遠影響。
□本報記者 張學文
銀行方
利率市場化到來前的預演
不僅僅是工行的理財産品銷售情況良好,記者在南充市商業銀行成都錦江支行營業廳了解到,該行近期推出了6種理財産品,反響都很不錯。其他多家銀行,情況也很類似。
數據可以為證,2014年上半年,四川銀行業機構累計銷售理財産品16871款,銷售金額達10972.98億元。截至6月末,存續9508隻,賬面餘額3123.72億元。
為什麼會有上萬億元投向銀行理財?
光大銀行成都分行零售業務部財富中心主任李旻分析説,銀行推出大量理財産品的重要原因是為了適應逐步逼近的利率市場化。因浮動的收益率與利率放開後的差異存款利率相似,理財産品被許多銀行作為過渡産品,以測試自身的承受能力。銀行推出大量理財産品,可以被看做是利率市場化到來之前存款利率變化的一種預演。
一大型國有控股銀行相關人士也提出了類似的看法,在利率市場化的逐步深化過程中,銀企雙方的財務約束都將進一步加強,銀行傳統經營模式可能會面臨諸多挑戰。銷售理財産品既是對銀行傳統經營模式的一種變革,也成為銀行增加盈利的一種方式。
投資方
期限靈活+收益不錯
供給方有衝動,需求方也嗅到其中的利益。
中國工商銀行一客戶經理表示,在利率市場化探索過程中,銀行機構推出的高回報理財産品被部分嗅覺靈敏的投資者捕捉到,在他們的帶動下,一大批有理財慾望的市民加入銀行理財大軍。
成都居民洪枚就鍾情于購買銀行理財産品。她表示,“自己工作多年,漸漸有了積蓄,但炒股啥子的怕虧本,在銀行裏存定期又覺得不划算,於是選擇了購買期限靈活,而且收益還不錯的銀行理財産品。買了5年多了,對我來説挺合適。”
洪枚的話,也在南充市商業銀行成都錦江支行營業廳得到驗證。記者看到,這裡銷售的理財産品投資期限最長的一款為365天,屬非保本浮動收益型,預計年化收益為5.6%。而該行實際執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為3.3%。購買理財産品比同期存款高出兩個多百分點。另外,投資期限相對靈活,短至35天、60天,最長也不過一年。
專家説
適合穩健、保守型投資者購買
那麼,銀行理財産品是否適合所有投資者購買呢?
李旻表示,銀行理財産品不適合在短期內追求資金翻倍的投資者,即使産品預計年化收益6%,要翻倍也需要12年。簡單地説,銀行理財産品適合短期內有閒錢,追求比儲蓄相對高的回報,且承受風險較低的人,即穩健、保守型投資者。
李旻提醒,購買銀行理財産品,需要提前做足功課。部分市民對銀行理財産品存在誤解,以為此類産品就是有收益的儲蓄,不存在風險。事實並非如此,銀行理財産品的本質是金融投資産品,雖然較之基金、股票風險較小,但在購買時也應多加注意。首先,參考或預期年化收益率存在不確定性,要根據自身特點選擇産品類型,不要盲從;其次,産品的投資方向、募集資金投向決定産品本身風險的大小,需要關注;第三是流動性,銀行理財産品流動性相對較低,客戶一般不可提前終止合同或贖回,需要慎重。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