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棉花目標價格的市場回歸

  • 發佈時間:2014-09-23 05:52:4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新疆吐魯番地區已全面開始收購棉花。今年收購棉花與往年有些不同,新疆多地關於棉花價格的監測力度加大,這是為了保障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穩步推進。根據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啟動2014年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2014年棉花目標價格為每噸19800元。

  植棉有保障且效益高

  在新疆烏蘇市吉爾格勒特鄉,棉農劉奇種植了70多畝棉田,同村的棉農也都種植了20畝至40畝不等的棉田。劉奇告訴《經濟日報》記者,早就聽説今年改成了目標價格補貼。有國家政策兜底,種植棉花有保障且效益高,所以大家該種還種,棉農種植管護積極性依舊很高。

  棉花臨儲政策宣佈結束後,不少地區的棉花種植面積縮減。記者日前從農業部獲悉,由於內地棉花面積下降較多,長江流域棉區約降12.1%,黃河流域約降14.5%,今年全國棉花種植面積預計比去年下降8.7%。

  但是新疆棉區受目標價格政策帶動,種植面積卻並未大幅下滑,棉農植棉、精心護棉積極性仍然高漲。據新疆農業廳種植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疆展開了棉花種植面積核實工作,就目前核查的種植面積來看,不算生産建設兵團,僅地方上種棉面積就增加了400萬畝以上。這一方面是得益於補貼政策刺激,另一方面,為了獲得補貼,一些瞞報面積“浮出水面”,也使得面積增加。

  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表示,實行棉花目標價格政策後,生産者按市場價格出售棉花。當市場價格低於目標價格時,國家根據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和種植面積、産量等因素,對試點地區生産者給予補貼;當市場價格高於目標價格時,國家不發放補貼。目標價格是按照生産成本加基本收益確定的。今年每噸19800元的棉花目標價格,能夠補償試點地區棉花生産成本,並保障農民獲得基本收益。

  實際植棉面積需核查

  由於此次棉花價格政策發生的重大轉變,涉及棉花各産業主體利益關係的大調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對補貼政策的落實非常慎重,組建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自治區發改委牽頭成立多個調研組深入南北疆調研。

  自6月以來,新疆阿克蘇阿瓦提、沙雅、柯坪、溫宿、庫車等地的農業部門就開始了棉花實際種植面積的核查。新疆農業廳種植業管理處主任湯義武告訴記者,核實種植面積是為目標價格補貼順利實施奠定基礎。“無論是按照面積補貼還是按照産量補貼,都和面積有關,要補到種棉農戶的手裏,就必須核實面積。”湯義武説。

  新疆石河子大學棉花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力表示,棉花補貼的發放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按面積補貼,二是按産量補貼。面積補貼是普惠,只要種就有,産量補貼根據生産效果補,多産多補。按面積補貼稍顯不公,但相對易於操作。按産量補貼看起來公平,但操作難度較大。

  據了解,2014年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具體方案已經遞交國家相關部門,目前有待批復執行。

  利於棉價回歸市場

  臨時收儲政策對於保護國內棉農利益,保障整個棉花産業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在實踐過程,後來出現當國內的收儲價遠高於全球及國內棉花市場價時,當季國內90%以上的新棉均流向了國庫,導致市場上找不到棉花,經銷商無利可圖,紡織企業日子也難過。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藍海濤表示,以低成本為基礎、採取政府委託國有企業直接收儲,表現為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的現行重要農産品價格支援政策,其弊端日益顯現,難以適應全球化背景下國內外農産品競爭環境,不得不採用以差價直補為核心的目標價格改革,來替代現行重要農産品價格支援政策。

  山東德州恒豐紡織有限公司總裁王思社説,“難以承受國內外棉花市場每噸4000多元的差價企業,影響了國內棉花企業出口産品的競爭力。現在國家及時調整産業政策,國內外價差將會降低,棉花産業將回歸市場屬性,有利於産業的長遠發展。”

  王力表示,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方案是從全産業鏈受益的角度出發,從源頭補貼,不但農民受益,讓棉花價格回歸市場,棉紡、服裝行業都會因原料價格下降而受益,有利於棉紡産業鏈擺脫困境。這對於保障新疆250萬棉農收入、增加新疆紡織企業活力意義重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