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興起老手藝懷舊熱潮
- 發佈時間:2014-09-22 11:09:1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太原9月22日電(記者劉懷丕)58歲的平遙人楊更景看到納鞋底的照片,勾起了他關於母親給他做老式布鞋的童年記憶。“把廢棉布整理乾淨,一層層地用面糊粘起來,拿到太陽下晾幹,然後一針針納成鞋底,這樣做出來的鞋防滑又不硬,穿起來舒服得很。”他説。
納鞋底的老者、做油紙傘的手工藝人、老式織布機前的婦女、遊街串巷鏘刀磨剪子的匠人、街頭擺攤的修表工……攝影師李曉飛拍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這些照片,以黑白光影展示了當時老手藝人的生活狀態。在此間舉辦的2014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上,這組照片吸引了楊更景駐足觀賞。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這些老手藝有的已經消失多年,有的正在消失,從留存歷史的角度看,非常有必要用影像記錄下來。”李曉飛説,許多老手藝凝聚了人們的美好回憶,它們行將消失的今天,很多人懷舊的熱情高漲,還盡力復活老手藝。
山西襄汾縣丁村村主任任春秀就是復活老手藝的一個代表。丁村遺存的明清建築群“丁村民居”有“中國北方農民的宮殿”的美稱,這裡曾是北方漢民族文化的典型。“民居裏有老式織布機展示,很多遊客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很懷舊,就問丁村現在是否還有人織布,他們想買。”任春秀説,我就組織村裏的老姐妹們重新拾起織布的老手藝,現今老粗布賣得可好了。
“撐著油紙傘 獨自徬徨在悠長 悠長又寂寥的雨巷”。看到老手工藝人製作油紙傘的照片,與同學一起來看展的“90後”大學生李小鶴吟起了近代詩人戴望舒的名篇《雨巷》。“原來油紙傘是這個樣子,這麼做出來的,對我來説,油紙傘就是一個美麗而憂傷的符號。”李小鶴説。
李曉飛拍過照片之後,曾多次探訪照片中的那位油紙傘製作老藝人,如今這位老藝人已經去世。“油紙傘的製作費時費工,攜帶不方便,早就沒了市場,我拍照片的那個油紙傘廠也倒閉好多年了。”李曉飛説。
李曉飛説:“人的生活方式在變,老手藝消失是歷史必然,我們無法阻擋也沒必要阻擋,或許比較幸運的老手藝能化為藝術,以另一種方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