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發佈 實現就業增長存諸多有利因素

  • 發佈時間:2014-09-22 10: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2日訊(記者 陳鬱)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9月19日聯合發佈的《中國勞動保障發展報告(2014)》指出,當前我國就業形勢基本穩定,實現就業增長存在諸多有利因素。

  報告指出,這些有利因素包括:經濟增速拉動就業的“暫存空間”增大,經濟總量拉動就業規模效應十分明顯,2007年至2011年的5年間,實際GDP平均每增長1萬億元,就能帶來約270萬個城鎮新增就業崗位;産業行業的轉型升級與結構調整産生新的就業增長點;內嵌著社會分工機制的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將成為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強大動力,也是實現就業增長的重要來源;區域發展差異與再平衡為就業增長提供了新的空間,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後發態勢,為經濟發展和就業增長提供了時間和空間上的巨大迴旋餘地;就業政策創新為就業增長提供“改革紅利”。政府大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決定性作用和政府宏觀調控作用兩個積極性,為勞動者提供更多創業就業機會;技術進步與觀念變化為就業增長創造新機遇,在此基礎上,以非全日制、非單位化、非單一職業化等為特徵的各種就業方式和形態紛紛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就業增長渠道。

  報告同時指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我國就業還面臨著總量壓力持續、各類結構矛盾凸顯、就業品質亟待提升的挑戰。對此,報告建議,未來的就業政策,不但要重視勞動力需求管理,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拓寬就業渠道,擴大就業規模,而且要更加重視供給管理,通過大力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機制和結構、改善就業品質,提高勞動參與率和勞動生産率,從人力資源開發和有效配置上,促進就業與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應著力於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在經濟持續增長與結構調整中促進充分就業;進一步開發勞動力資源,贏得更多“人口紅利”;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完善城鄉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以機會公平和權益保障為重點,不斷推進就業品質改善提高;促進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