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理解貨幣政策的新工具

  • 發佈時間:2014-09-19 19:31:19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一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在貨幣政策工具創新方面有不少嘗試。其中,比較引人關注的是貨幣政策工具的創新,包括公開市場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Short-termLiquidityOperations)、常備借貸便利(SLF,StandingLendingFacility)等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也包括引入抵押補充貸款(PSL,PledgedSupplementaryLending)等中長期調節工具。近期,上述創新政策工具釋放的速度明顯加快、力度明顯加大,業界普遍認為,央行有逐步開始“松信用”的傾向。

  SLO和SLF屬於非常規的補充市場流動性工具。SLO是央行公開市場常規操作的補充,以7天期內短期回購為主。SLF是金融機構根據自身流動性需求提出申請,主要由央行以抵押貸款方式發放,最長期限為3個月。由於SLF特有的“按需配給”的原則,意味著其利率將成為短期資金利率上限,通過配合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及SLO等操作利率,共同構成了貨幣市場利率的運作“走廊”。PSL則可被視為是有抵押的再貸款,是一個既能夠大量投放基礎貨幣,又能更好地調配基礎貨幣數量和流向,從而影響中期資金價格的政策工具。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披露的數據,SLO已被投放4次,時間集中于2013年末和2014年1季度,扣除回籠部分,凈投放大約4000億元;SLF推出後,央行態度一直較謹慎,2013年末的餘額為1000億元,2014年一季度末的餘額為0,但近日有報道稱,央行分別向5家國有銀行投放1000億元,共計5000億元,期限為3個月。PSL方面,2014年4月,央行為國家開放銀行提供1萬億元,用於其發放棚改貸款。

  從金融市場情況看,近期信用緊縮情況依然突出。8月份,金融機構新增存款減少近7000億元,對應1400億元準備金退回,再加上全月央行向市場凈投放1100億元,市場流動性應可維持寬鬆,但M2卻快速回落至12.8%。從社會融資總量數據分析,整個8月的新增社會融資總量僅9574億元,信託貸款和未貼現票據繼續為負。可見,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仍然偏弱。而銀監會等三部委聯合發佈《關於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後,存款偏離度納入考核,這還將影響理財的擴張速度,使下半年市場資金價格更難以回落。在此背景下,1萬億元的PSL和5000億元的SLF在二、三季度被連續投放,筆者認為,可看作是用定向“松信用”的方式,將中央政府的財務杠桿放大化。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幅度有限,説明儘管銀行風險偏好有所回落,但尚未能達到推動信貸擴張、引導利率(特別是中長期無風險利率)下行的政策目的。原因可能在於,當貸款從央行投放到其他金融機構,貸款利率雖然實際上低於市場利率,但貸款與資金流動領域的其他部分投向劃分較為明確,難以作用於整個資金市場。同時,抵押品價值下降、企業缺乏現金流等因素,也導致銀行信貸擴張意願受限。因此,儘管上述貨幣政策新工具的投放規模還將擴張,但在短期內,宏觀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和企業的融資難壓力仍不易得到根本解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