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參考報:跨境電子商務再造“中國製造”

  • 發佈時間:2014-09-19 09:16:4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中國各大港口發往世界各地的集裝箱數量一度出現負增長,但這不代表世界不再需要中國製造了———經由網際網路出口的中國産品在這期間以平均每年10倍的速度增加。

  了解到這個數字才可以理解為什麼全球資本市場對阿里巴巴如此追捧。計劃在紐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的融資規模可能會超過歷史上所有上市公司。

  華爾街認為淘寶網是臺印鈔機———這背後是中國巨大的本土市場。但他們的研究團隊更看中中國外貿出口借助網際網路攀上新巔峰的可能性,因為全世界都開始網購,中國製造過去借由義烏小商品市場這個樞紐,如今有了網際網路時代的替代品———阿里巴巴的網站。

  當 阿 裏 巴 巴 旗 下 的 海 外 購 物 網 站 速 賣 通(A liexpress)今年4月進行促銷時,俄羅斯全國性的網上集中搶購導致大量快遞積壓在莫斯科的一個小倉庫,最久的一個快遞在三個月後才送到消費者手裏。這一切跟阿里巴巴第一次在中國舉辦類似活動的遭遇極為相似。

  更加意想不到的需求來自地球上更為偏僻的角落,比如獅子山。在獅子山,埃博拉疫情蔓延開後,更多居民在網上從中國訂購全家的日用品———只要快遞員還在不顧性命地工作。

  當烏克蘭宣佈全國軍事戒備狀態後,速賣通的銷售直線上升,因為當地人在為即將到來的戰亂儲備消費品。

  為什麼中國傳統的外貿出口受阻,但在網際網路上卻呈現相反的景象?電子商務專家分析認為,網際網路正在改變中國製造。

  電器生産商海爾集團已開始通過與阿里巴巴合作,嘗試沒有庫存的網路定制。消費者選擇自己喜歡的冰箱後預付定金,廠家才開始採購和生産,這讓庫存、倉儲這個製造業最痛苦的成本控制環節一夜之間不再成為問題,讓價格可以下調至30%。

  跨境電子商務領域的全球競爭已經開始。中美兩個電子商務領軍國家正向對方市場伸手:亞馬遜試圖通過與上海自貿區的合作進入中國本土,而阿里巴巴在美國已經收購或者入股不少差異化的購物網站,甚至壟斷了美國市場上的全部假發銷售。

  從全球來看,亞馬遜和易貝的主場在北美、歐洲和其他發達國家市場,德國四分之一的網購發生在亞馬遜。亞馬遜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國際市場的銷售額達70多億美元,增速大約是18%。

  與亞馬遜不同,阿里巴巴不直接採購商品,而是連接買賣雙方。這使得它的跨境業務成本非常輕,有可能保持與淘寶網一樣的利潤率———從招股書看,有的季度高達70%。

  有數億産業工人的就業維繫于中國製造,現在它急需扭轉出口頹勢。對於阿里巴巴的跨境業務來説,這就是最大的歷史機遇。

  在支付環節,阿里巴巴也在進攻。中國遊客在許多國家已經可以使用支付寶完成退稅。

  在紐交所上市後,阿里巴巴融得的鉅額資金恐怕還將花在建設跨境的商檢、支付、物流等涉及國家間貿易的一切基礎設施上。

  對於一直在尋找轉型方向感的中國製造,對於走上紐交所的阿里巴巴,這都是一個新的機會。(章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