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周平軍:激發中小企業的發展活力

  • 發佈時間:2014-09-18 08: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面臨近年來少有錯綜複雜的局面,突出表現為“三期疊加”,即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加之世界經濟處於深度調整中,使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

  如何適應新形勢新階段,適應新常態,實現持續增長?加快培育中小企業,激發其發展活力,讓中小企業發揮更大作用,是一個務實選擇。

  一方面,要發揮中小企業在經濟增長和創新發展方面的作用。中小企業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改革開放30多年來已經證明這一點,它為我國經濟保持30多年的持續增長作出了突出貢獻,也必將會為“換擋期”的經濟增長增添更強勁動力。中小企業是創新的生力軍,創新是中小企業生命線。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小企業不創新就可能隨時被市場淘汰。這一龐大創新主體促進了社會分工和行業細化,也促進了勞動力、資本、技術等結構優化調整。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對於我們實現創新驅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另一方面,要發揮中小企業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的積極促進作用。經濟增速品質效益不高,根源在於結構性問題。淘汰落後産能,加快結構調整,是大勢所趨,也是贏得國際競爭新優勢關鍵所在。而對於處於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關鍵時期的我國經濟來説,中小企業是整個結構調整的關鍵。中小企業順暢實現結構調整與升級,整個經濟調整才能有序推進和完成。因此,要加大力度引導中小企業結構調整。對於落後過剩産能的中小企業,加快淘汰步伐,用市場辦法使其儘快退出市場,這是結構調整中的陣痛,是必須付出的成本與代價,也為加快有序調整騰出空間。對於處於一般加工業、産業低端、增長粗放的中小企業,需通過兼併重組,整合資源,提高品質。同時,還要通過技術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等措施,促進領軍的中小企業發展,加大政策支援力度,使其更好發揮在結構調整中的引導和帶動作用。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一個重大理論突破就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而用市場機制配置資源,調節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增長,很重要一個方面就是更好地發揮中小企業作用。中小企業生於市場,長于市場,發展于市場,按照市場機制自主決策,自主投資,自主生存,自主發展。中小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競爭發展展示的是市場的活力。如果中小企業不能得到長足發展,讓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就成了一句空話。中小企業市場主體力量發揮得好,經濟中許多矛盾與問題就會在這發展過程中逐步得到解決,經濟就有望實現良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必須看到,經過30多年的改革發展,我國經濟已經有了雄厚物質基礎、發展條件和抗風險能力。深化改革全面推進,必然會釋放新動力新成效,讓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再寬鬆,進一步激發其內在的創新活力,進一步釋放巨大投資能力。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更需從戰略上重視中小企業工作。這些年來,各級政府將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為戰略任務,採取許多措施,也取得積極成效。但也要看到,與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相比,工作還有不小差距。審時度勢,統籌規劃,週密部署,分類指導,多措並舉,持續推進等,這些工作還需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工作到位了,中小企業定會交出更好的答卷。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 周平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