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7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00多項試驗如何救了黃背木耳

  • 發佈時間:2014-09-18 06:29:46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9月3日,什邡市湔氐鎮桐林村,陳大祥在自家院子裏,用新買的農機,將木屑等菌種栽培料裝進栽種瓶。今年是他種植黃背木耳的第18個年頭,不僅每袋單産創下種植生涯之最,純利潤也有望達到13萬元。

  讓陳大祥的木耳産量、收入雙增長的,是科技人員帶來的新技術。

  □本報記者 張嵐

  生死考驗

  “癌症”曾威脅到整個産業

  黃背木耳即毛木耳,既是涼拌菜佳品,又有藥用價值,其耳背絨毛中含有多糖類抗癌物質。其栽培過程中易發一種真菌性病害——油疤病,稱為“木耳癌症”。

  什邡市是我國黃背木耳的最大産區,其中以湔氐鎮種植規模最大。2000年,油疤病肆虐湔氐鎮,全鎮黃背木耳減産近半數。此後,油疤病幾乎年年“造訪”。到2008年,該鎮的黃背木耳産業,用湔氐鎮食用菌協會副會長朱廷清的話來説,“面臨生死考驗了”。每袋單産最好的只有2.2兩,平均只有一兩多,利潤兩、三毛錢。“一遇到油疤病,就只能求個保本。”

  什邡市農業局經濟作物管理站站長戴懷斌介紹,油疤病感染的爆發與木耳的生長環境有關,“多年種植,菌渣、有機質隨意堆放、傾倒,造成局部水源和空氣品質變化,導致黃背木耳比過去更易染病。”

  科學實驗

  證明幾十年的經驗搞反了

  2010年底,湔氐鎮被選為國家食用菌技術創新轉化試驗示範基地。專家和技術人員一起設計並實施了黃背木耳的控溫發菌、栽培制袋期、栽培袋長度、栽培基質石灰用量、基質含水量、基質滅菌時間等系列試驗方案,研製出10多項技術應用。

  2013年,上述技術實施的第一年,該鎮的每袋平均産量達到了170克,增收6000余萬元,每人平均增收2000元。今年,每人平均增收超過3000元,全鎮黃背木耳産值將突破5.5億元。

  湔氐鎮耳農們喜悅之餘,內心還有一個巨大的問號:為什麼專家們來教的新技術,有好多都跟自己的經驗不一樣,甚至是反的?

  種了幾十年,人人牢記黃背木耳栽培的“金科玉律”——“栽培料PH值呈弱酸性、菌絲生長溫度在20到35攝氏度之間”。這是寫進了書本的,多年來基層農技員也是這樣推廣的。但,多一點是酸性,少一點也是酸性,石灰劑量到底該加多少呢?

  陳大祥曾自己嘗試PH值的調整,“有時多加點石灰,産量變高了,有時又沒有變化,再加産量又變低了。”陳大祥心裏很忐忑。

  去年,國家食用菌産業技術體系在農戶的家裏建了實驗室,用5000袋黃背木耳做了18大類100多項梯度試驗後最終證明,最適宜於黃背木耳生産的環境是:弱鹼性、溫度在18—20攝氏度之間。

  幾十年的經驗竟然搞反了!

  精準研究

  管用的技術農民就愛用

  省農科院機關黨委書記、國家食用菌産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鄭林用解釋,學校和科研院所實驗室的環境,跟真實的農村種植環境有很大的區別。“不考慮外部環境的話,酸性的確是有利於生長,但一旦跟空氣中的真菌、細菌接觸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實驗室裏培育出來的品種,不一定能經受住實際生産的考驗。“這就需要精準化研究,將書本上的理論,拿到田間地頭去校正,才有指導性和操作性。”“以前開技術培訓會,人都來不齊,但現在好多時候研究人員還沒有寫總結,農戶就把技術拿來用了。”戴懷斌説,“要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農民才敢用新技術、新設施。”他為記者算了一筆賬:僅應用微噴灌技術一項,一個生長週期內,每一萬袋可節省80個勞動力,為全鎮節省人工開銷70萬元左右。此外,節水60%,污染率減少25%。“精準研究”,需要匹配人才、經費和設備。這些,都是戴懷斌所缺少的。“比如説檢測耳棚的二氧化碳濃度,研究人員可以拿專業儀器來測出一個準確值,我們是靠自己呼吸,感覺空氣新不新鮮。”他工作的什邡市農業局,已經有10多年沒有新進過農業專業技術人才。而在他任站長的經濟作物管理站,只有3個人,“除了落實惠農補貼發放等日常事務和常規的技術推廣,沒有精力做更細的研究。”

  但他還是認為“精準研究”的思路值得借鑒。“可以依託協會、合作社,主動尋求農業科技研究團隊和人員的技術支援,並以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常態化合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