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招才,搭臺,序幕已拉開

  • 發佈時間:2014-09-18 04:31:3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紀念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50週年③

  1月10日,北京人民大會堂,一位96歲的耄耋老人登上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領獎臺,成為令人矚目的“明星”。這一刻,離戈壁荒漠上空騰起的蘑菇雲——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已過去了半個世紀。

  面對榮譽,我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兩彈一星”元勳程開甲説:我只是代表大家去領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對整個核武器事業和從事核武器事業團隊的肯定。在他眼中,我國核子試驗,是有名的、無名的英雄們,在曲折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完成的。

  “程老此言體現了他的謙遜,也道出了實情。”原核工業部辦公廳主任兼新聞發言人李鷹翔評價。

  研究核武器,建設核工業,必須掌握核科學技術,必須有一支核科學技術的專業隊伍。核科學技術發源於西歐北美,1945年美國人研製成功原子彈。這門新型科學技術首先應用於軍事,震撼了世界。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我國一批有志青年,抱著科學救國理念,赴西歐北美留學,在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和核科學家的指導下,專攻原子能科學,學有成就,業有創造。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後,他們陸續回國,投身於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的前身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開展核科學技術研究,趙忠堯、王淦昌、錢三強、何澤慧、楊承宗、彭桓武、朱光亞、鄧稼先、金星南、肖健、戴傳曾、楊澄中、黃祖洽……他們成為我國核科學事業最早的一批開拓者。

  隨著核工業創建和發展,需要大量科技人才。周恩來總理曾在國務院全體會議上講話指出,辦原子能事業“沒有足夠數量的人是不成的”。

  李鷹翔回憶,當時採取了三條重要措施:一是繼續吸收國外留學人員回國工作。經過中美兩國政府多次談判,美國終於取消了不準中國留學生離開的禁令。1955年後,有更多的留學美國的博士、碩士等研究人員,滿懷報效祖國的激情,回國投身於原子能科技事業。二是從1950年後派往前蘇聯、東歐國家留學的學生選一部分改學原子能專業,回國參加原子能事業;同時,從國內各大學物理系抽調100名品學兼優的三年級學生,集中到北京大學補學核物理和放射化學專業知識,並在北大、清華等高等院校開辦原子能專業係,加緊培養新一代核科技人才。三是由中央下令從國內各部門、各省市的領導機關、研究所、工廠和高等院校抽調一批專業相近、水準較高的科技人員,改行參加原子能事業建設。

  “採取這三條措施集結的科技力量,加上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構成了我國核工業創建初期的科技隊伍。”李鷹翔説。

  但問題接踵而至,科研人員缺乏開展研究工作的必要條件。

  全國解放前夕,原子核科學高級研究人員分散在各處,連一台小型加速器都沒有。而加速器是研究核物理、高能物理,認識微觀世界的一把鑰匙。

  1955年1月31日,周恩來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蘇聯幫助中國研究和平利用原子能問題的決議》,同年4月,我國政府派出代表團赴莫斯科,與前蘇聯簽訂協議,確定由其幫助我國建造一座熱功率為5000千瓦—6000千瓦(實際為7000千瓦)的實驗重水反應堆和一台2500萬電子伏特的迴旋加速器(簡稱“一堆一器”)。利用重水反應堆不僅可以進行中子物理和核物理的研究,而且可以生産放射性同位素,選擇和考驗核工程中所用的材料,並培養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利用迴旋加速器可以加速質子、氘核和α粒子,從而進行原子核性質和規律的研究。

  當年的9月27日,“一堆一器”正式移交使用,並在現場舉行了隆重的移交典禮。

  對於“一堆一器”的意義,業內是這樣評價的:為我國核科學技術研究奠定了基礎,也為核工業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科學實驗條件。基於“一堆一器”,開闢了許多新的科研領域,填補了大量學科空白,這個最先建立的核科研基地被人親切地譽為“老母雞”。

  (科技日報北京9月17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