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今天的火星或仍適合生命存在

  • 發佈時間:2014-09-17 08:51:5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英國和希臘科學家近日對約一個世紀前降落在地球上的一塊隕石進行的最新分析表明,火星表面之下存在著生命形成和進化的環境,或者至少曾經有過,因此,火星或曾經適合生命生存,可能現在仍然適合生命生存,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於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的爭論。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9月16日(北京時間)報道,這塊高齡13億歲的1911年墜落到埃及的火星隕石納克拉(Nakhla)似乎擁有一個結構,這一結構可能由一個生物過程或火星表面之下的水中製造出來。研究人員表示,儘管目前還沒有直接的證據表明火星存在生命,但這一結構表明,一個大的小行星曾經撞擊過火星。這一事件可能製造出了生命能夠繁衍生息的環境。

  領導該研究的曼徹斯特大學地球、大氣和環境科學學院的伊恩·里昂教授表示,這一蛋形的結構由富含鐵的粘土組成,其包含有各種各樣的礦物質。這表明,火星過去曾經遭遇過一次非常猛烈的撞擊事件,火星表面的永久凍土被這次撞擊事件融化,接著與火星表面和地下的液體混合在一起。即使情況並非如此,這種撞擊理論仍然提供了火星曾經適合生命生存的證據。

  另一種可能的假設則認為,這個結構由生物材料形成,因為它與地球上的生物細胞有很多共同點。里昂解釋道:“這一結構在很多方面與地球上的生物細胞相似,但它很令人著迷,因為它毫無疑問來自火星。我們的研究發現,它可能並非一個細胞,而在過去能容納水,水可能由於小行星的碰撞而被加熱。”

  科學家們解釋道,鋻於大多數生命都需要數量適中的熱量來存活,且火星表面極其寒冷,因此,小行星的撞擊可能讓火星表面之下的溫度有所升高,這種必須的溫度增加從而使生命得以在火星生存。里昂説:“儘管我們還沒有發現,但生命,例如以細菌的形式出現的生命,或許可以在火星表面之下生存,可能曾有生命在火星存在過,或許有些生命仍然存在。”

  目前,該研究團隊正在對隕石進行更深入細緻的研究,尋找可能的生物信號,提供更多生命過去或現在在火星上存在的證據。

  總編輯圈點

  一位告發異星秘密的使者,一次輾轉上億公里的邂逅,一個埋葬13億年的秘密。科學比跨度最長的歷史電影更深沉。人多麼渺小,慾望卻無邊無際。我們在自己的花園裏玩膩了,竟然覬覦鄰居的沙漠。或許哪一天,人類真能推小行星一把,叫它猛撲冷漠的戰神,令後者熱情勃發,張開懷抱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