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最美政治指導員”

  • 發佈時間:2014-09-16 07:53:0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強軍先鋒

  強軍征程奏絕唱,“生死觀”上鑄豐碑。8月以來,在“最美政治指導員”羅昊犧牲一週年之際,以他為原型采編的音樂情景劇《誓言無聲》,走進南京軍區黨委擴大會會場,並在該軍區部隊巡演,感動官兵一次次流下熱淚、一次次響起掌聲。

  2013年7月14日上午,第12集團軍“朱德警衛團”破障三連原指導員羅昊帶領官兵進行海上重難點課題攻關時突遇險情,在衝鋒舟側翻的一剎那,他奮不顧身將戰友推開,自己卻被操舟機螺旋槳砸中頭部,英勇犧牲,生命永遠定格在28歲。

  不能動搖的信仰

  羅昊執著信仰的政治定力,灑滿他年輕生命的全程:從高考超出重點線不上名牌大學選擇軍校,到謝絕留校任教走進野戰部隊;從請纓分到戰時衝在最前沿、任務最危險的水上動力連,到海訓攻關和連長爭上“第一舟”直至獻出生命……

  政治幹部的理想信仰更強,在羅昊身上體現特明顯。團裏有個指導員和羅昊關係不錯,他的父親承包一個小型發電廠,當地政府為保護環境于去年初給關停。為此,這個指導員對改革政策很迷惑,甚至發牢騷:經濟轉型,咋把父親“飯碗”轉沒了。

  “指導員是做戰士思想工作的,咋自己遇到問題就解不開疙瘩啦?”羅昊毫不留情地狠“批”他一頓:黨員幹部特別是政治幹部永遠不能忘記自己的身份,説話辦事前想想言行舉止是否符合身份要求?是否會對身邊官兵産生錯誤導向?是否會影響黨在群眾中的形象?羅昊接連“三問”,給他打了一針“清醒劑”。

  作為連隊政治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羅昊在講政治上始終嗅覺敏感、思想敏銳。

  2012年底,新疆分裂勢力製造數起暴恐事件,社會上個別人員發出不同聲音,對國家民族政策流露不理解情緒。羅昊敏感意識到,必須及時搞好教育正本清源,讓大家認清事件本質,才能防止官兵政治上“開小差”。

  “政治幹部要比普通黨員、其他幹部更有敏感性,時時讓黨的聲音成為連隊官兵政治生活的最強音。”擔任指導員後,每逢國內外發生大事,羅昊總是第一時間抓好教育引導,借助“實話實説”“焦點訪談”“今日説法”等富有時代元素的樣式,通過背景介紹、觀點剖析、答疑解惑,並利用板報、廣播、網路等“六小陣地”鮮活載體,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官兵築牢“防火牆”。

  打鐵還需自身硬

  羅昊上任指導員伊始,“教導”全連官兵不要怕苦怕累,卻發現戰士私下議論:“你身體這麼胖,第一次5公里武裝越野,不到千米就倒下,咋教育我們?”

  “自身素質不過硬,建連育人哪能有底氣?”此後,羅昊堅持早起晚睡,練體能、強技能,兩個月減掉17斤,綜合素質從全連倒數到名列前茅。官兵們看在眼裏,不用一言競相比拼。

  去年6月,連長劉延輝休假,羅昊主動承擔團裏防汛抗洪示範任務,晝夜奮戰近一週,臨近熄燈,上級通知次日上午調整為開展戰鬥精神教育。通信員畢波心疼羅昊:“指導員,團裏教育提綱已發,晚上我來備課吧。”哪知羅昊謝絕“好意”:“我自己思想行動上偷懶一次,在官兵信任中就會減弱一分!”

  第二天,當羅昊滿眼血絲地站在講臺,將連夜準備的“精品一課”獻給大家時,不少官兵感慨地説:“指導員不僅用言語講了精彩一課,更用行動上了生動一課!”

  形象好才能“當代表”,自身正才有“資格證”。羅昊既説得響亮,更做得硬梆。在入黨考學、選改士官和選學技術等敏感問題上,羅昊始終以公心處理對待。

  2012年8月,戰士小王當兵第5年還沒入黨,情急之下硬著頭皮敲開羅昊房門,説明情況後塞上一個“紅包”。羅昊笑著讓他坐下,一面肯定他積極要求進步,一面指出不足:“紅包有多厚,説明你離黨員差距就有多大;只要好好努力,組織大門始終向你敞開。”

  從此,小王鉚足勁兒工作訓練。退伍前,小王動情地説:“指導員,雖然我沒能入黨,但你教會了我怎樣當個好兵,更讓我懂得今後怎樣做個好人。”

  愛戰士勝過愛自己

  “我就是死,也要把指導員托住!”去年7月14日,險情發生時,左臂受傷不能動彈的下士王志遠,用右手將昏迷的羅昊托在水面,用盡全力堅持近10分鐘,直到等來救援的戰友,自己卻差點沉入大海。

  戰士孫良東不停自責:“指導員是為救我犧牲的!”同樣在船上成功脫險的戰士展大海,哽咽著説:“那天指導員在船頭,本可以第一個跳海逃生的!”

  羅昊犧牲後,連隊百餘名官兵蘸著自己的鮮血寫成請戰書,化悲痛為力量誓死完成攻關任務;舉行遺體告別儀式時,幾十名退伍老戰士從全國各地趕來,在羅昊的遺體前哭成一片……

  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力量,凝聚起羅昊和戰士間如此深厚的情感?羅昊生前日記中的這樣一段話讓記者找到了答案:“對待戰友,要有危急關頭替他們擋子彈的手足真情!”

  去年5月,連隊組織爆破分洪訓練,羅昊和電起爆接線員徐航路接好線路回撤,剛跑出不到10米,炸藥突然起爆。還沒等小徐緩過神,羅昊一個箭步衝過去把小徐撲倒在身下,瞬間飛濺出的石子和泥沙落在羅昊身上“劈啪”作響,兩人有驚無險。

  “指導員年齡比我小,卻感覺像是兄長一般,他把戰士的冷暖疾苦,總當成自己的事。”畢波在連隊當了3年文書,説起羅昊愛兵如子的事感觸最深:2012年8月,上士羅延生母親生病手術急需要用錢,羅昊把身上的2000元全部塞給小羅,併發動黨員捐款5000多元;去年4月,上等兵楊佳旭的父親因車禍住院,羅昊拿出自己一個月的工資給小楊救急……

  羅昊注重放大戰士優點,根據每個人特長制訂清晰的成才路線圖,幫助他們做崇高的人、當優秀的兵。兩年來,連隊先後有5人考上軍校、士官學校,16人獲得大專以上文憑。

  官兵生死相依,連隊無往不勝。羅昊堅持以情帶兵、真心愛兵,凝聚成一股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連隊多次在全團軍事訓練比武中摘金奪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