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把握對外投資新契機

  • 發佈時間:2014-09-16 05:38:4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中印經貿合作持續發展,在諸多領域成果顯著,展望未來,投資將成為新時期中印經貿合作的亮點。我國對印度的直接投資自2000年以來快速增長,2006年之後增長勢頭尤為迅猛,從2006年到2013年,約增長了37倍。

  儘管如此,我國對印度直接投資仍然蘊含著巨大的潛力。首先,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僅排在印度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地的第28位左右。其次,中印均為經濟高速增長的發展中人口大國,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大孕育了大量投資機會。第三,在全球生産鏈上,我國一直側重於硬體設備的生産,而印度則致力於軟體服務外包和生物制藥研發。國際金融危機後,兩國均面臨著加快本國經濟體制改革、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的任務,産業發展模式的互補性為擴大中印投資合作提供了充足的發展空間。具體來看,基礎設施建設、IT軟體及相關服務、製造業可以成為我國企業赴印度投資的三大重點領域。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中國家的相關經驗研究表明,基礎設施在一國經濟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基礎設施不但能夠在短期內直接拉動社會總需求、迅速增加就業,而且能有效降低企業的生産成本、運輸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社會資本的生産力,在長期內擴大社會總供給。基礎設施相對不足一直是印度經濟發展的瓶頸。鋻於此,印度政府把基礎設施建設列為“十二五”(2012年至2017年)規劃的重點,投資規模從“十一五”(2007年至2012年)規劃的5000億美元擴大到“十二五”規劃的1.2萬億美元,佔GDP的比重為8%至8.5%。

  我國在過去20年的基礎設施建設中積累了大量的成功經驗。從國家層面看,增加我國對印度的基礎設施投資,是創造更多的中印利益交匯點、鞏固中國製造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提高我國對外投資整體收益率的戰略舉措。從企業層面看,對印度基礎設施投資可選擇電力和鐵路等對印度經濟發展制約最為明顯、印度方面需求最為迫切的領域。電力問題在印度出現大規模斷電現象之後變得更受關注;印度的鐵路系統比較落後。在具體操作上應注意將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和維護、管理作為系統工程考慮。

  二是IT軟體及相關服務。印度的服務業外包是其經濟發展的特色之一。但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印度的服務外包行業訂單減少,人才流失,面臨嚴峻挑戰。

  反觀我國,雖然在IT硬體生産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但在IT軟體及相關服務方面與全球出口排名第一的印度相比有一定差距。我國企業可以通過對印度進行技術尋求型或效率尋求型投資,或在軟體開發方面形成戰略聯盟,或在硬體設備生産方面開展廣泛合作,或互相參股共同研發和製造。“世界工廠”和“世界辦公室”的組合投資不但可以穩定全球生産鏈的供應,抵禦全球經濟波動所帶來的風險,而且還有利於提高我國和印度企業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市場開拓能力。尤其是印度已經有較為成熟的服務外包商業模式,有大批講英語的技術人員,與國際工商界聯繫緊密,我國企業在印度投資的過程,也是向印度企業學習的過程。

  三是製造業。印度的製造業基礎較為薄弱,但隨著其“人口紅利”的釋放、國內消費市場的快速擴張,其製造業亦正在逐漸崛起。印度在其“十二五”規劃中也制定了一系列促進製造業發展的措施。這對我國企業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國企業可以通過對印度製造業的投資來分享印度的“人口紅利”與“發展紅利”。

  具體來看,在製造行業中,電子、通訊、家用電器、汽機車零部件和生物制藥等行業可成為中印合作的重點領域。在通訊業方面,印度為通訊業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商業環境,通話費率處於全球比較低的水準,而且印度人口結構體現出年輕化和中産階級日益壯大等特徵,這使得印度未來的消費能力得到持續提升,對電子、家用電器、有線和無線電話機、手機及相關週邊産品等的需求不斷增加。在汽機車零部件方面,印度是全球汽車銷售增長最快速的國家之一,也是全球第二大兩輪車市場、第四大商業用車市場、第六大汽車市場,而且由於印度擁有汽、機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仍偏低,汽車市場成長空間巨大。我國企業近幾年來通過對發達國家汽車企業的跨國並購獲得了一定的技術專利和管理經驗,已成為全球汽車和通訊産品生産鏈的重要製造業或零部件供應商,對印度投資具有優勢。而在生物制藥領域,印度在優秀科研人才、世界級國家實驗室以及優秀臨床試驗中心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國際化經營經驗也非常豐富。我國與印度可以在這一領域加強研發和生産合作。此外,我國企業還可以投資紡織品、珠寶首飾、手工藝品等印度傳統優勢行業,並將産品返銷中國市場,滿足日益擴大的國內需求。

  (執筆:田 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