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兄難弟抱團預演乳業格局劇變
- 發佈時間:2014-09-16 01:32:47 來源:蘭州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目前中國乳業處在一個敏感時期。日前,紐西蘭乳製品巨頭恒天然以36.8億元人民幣收購中國嬰幼兒奶粉生産企業貝因美20%的股權,市場對此多持正面評價。然而,細究這兩個企業近一段時間內所公佈的業績,它們各自都處於增長的瓶頸中。恒天然因為國際原奶價格大幅下降而導致預期收入下滑,貝因美則是利潤大幅縮水,難兄難弟抱團,在這背後隱藏的是目前國內奶粉行業正處於劇變之勢。南都記者侯睿之
恒天然的本土渠道算盤
此前貝因美曾經跟多個集團傳出過並購的傳聞,其中不乏華潤和娃哈哈這樣的“土豪”,然而,貝因美最終還是選擇了乳業原料大鱷恒天然。巧合的是,兩家企業正好都處於自身發展的瓶頸期,管理層都承受著比較大的壓力。這兩家企業合作之後能否發揮1+1>2的效應,還得靠市場來檢驗。
各取所需,是外界對兩家聯手的解讀。恒天然在貝因美確認交易的公告發出之前的9月9日發佈了一份資訊更新(GlobalDairyUpdate),該公司通過此份資訊更新透露,這兩家公司的合作將會利用恒天然在紐西蘭、澳大利亞和歐洲的生産資源,實現從“農場門口直接到消費者”的完全整合的全球供應鏈。其中,恒天然還透露了貝因美現在中國市場所擁有的部分資源:包括物流中心在內總共6家工廠、覆蓋全國的80000家代理商、20000個客服、30個分公司、7,000個員工以及1,000家授權終端,以此來凸顯貝因美在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領導地位。
貝因美的渠道優勢,正是恒天然最大的短板。從去年開始,恒天然在中國國內銷售其自有品牌奶粉“安滿”,起初先在廣東試點,當時恒天然的高層曾向媒體表示,預計兩到三年內“安滿”會在中國70多個城市上架,但去年下半年的“肉毒桿菌烏龍”事件顯然打亂了恒天然的計劃。
看似利潤率頗高的嬰幼兒奶粉市場,恒天然短期難以打開局面,同時主營業務因為國際奶價大幅下跌又面臨著收入下降。根據前述資訊更新,恒天然預估2014財年的稅前收入在5億美元到6億美元之間,但同時由於國際奶價的大幅下降,如果持續下去預計屆時收入或只能達到預估值的下限。
貝因美面臨二次創業
貝因美作為國內乳業龍頭,是一個發展的“奇跡”。2002年,以米粉起家的貝因美正式進軍嬰幼兒奶粉領域,並在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之後迅速贏得市場機會,在12年時間內便發展成為國産奶粉市場份額第一名。AC尼爾森數據顯示,2012年,以銷售額計算,奶粉前五大品牌市場份額分別為美讚臣、多美滋、惠氏、貝因美、雅培,前五大品牌中,僅有貝因美一家國産奶粉企業。
但是到了2013年,行業風雲突變,經歷了反壟斷、大整頓與肉毒桿菌事件之後,整個産業格局都發生了變化,AC
尼爾森的2013年奶粉統計數據中,零售和母嬰渠道的前五名變成了惠氏、美讚臣、貝因美、多美滋和合生元。然而,貝因美在排名上升的同時,創利能力卻大幅下滑。自2013年中報起,貝因美的業績增速呈現階梯型下降。最新披露的2014年半年報凈利潤下降程度又進一步加深。今年上半年,貝因美實現營業收入24.05億元,同比減少25.2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8億元,同比減少72.09%。該公司還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降幅為25%-75%。
今年二月才擔任貝因美董事長的王振泰也曾公開向媒體透露,“奶粉的輝煌已經成為過去,貝因美提出了二次創業的口號,進入了新的品類。”
王振泰所提及的“二次創業”是貝因美目前正在經歷的新的發展階段——實現從“國産奶粉老大”到“嬰童食品第一品牌”的進階。2014年2月8日,貝因美進行更名,公司名稱由“浙江貝因美科工貿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釋放出公司戰略轉型、專注嬰童食品的信號。
■記者觀察
下半年行業預警價格戰
貝因美和恒天然的合作似乎馬上就要面臨一場嚴峻考驗。多位奶粉行業從業人士都對記者透露,下半年奶粉行業可能一方面會出現近百個新品,另一方面又會出現一場波及面更廣的價格戰。
眼下的形勢是怎樣一個態勢?據一位不願具名的貝因美離職員工對記者透露,“今年上半年整個國産奶粉行業的各個龍頭企業的銷售都未能達到預期,主要原因之一是去年的反壟斷使很多進口奶粉大幅降價,與國産奶粉的價差進一步縮小,從而國産奶粉的性價比優勢縮水不少,而且很多進口奶粉品牌通過了認證,名正言順地進入中國,對國産奶粉造成一定的衝擊。”
就貝因美本身,該離職員工認為,“業績的大幅下滑還是目前渠道的變化,而公司對此沒有太多好的應對,貝因美起家是靠大經銷商,但是現在嬰童店增長非常快,而且電商經過前幾年的探索,勢頭也慢慢上來了,這種渠道的變換中,無論公司能否及時轉身,創利能力在短期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國際原奶價格的重要風向標“國際乳業貿易指數”(GlobalDairyTradepriceindex)從今年2月到現在,已經下跌了45%,原因在於供給大幅增長碰上全球性的需求萎靡不振,曾經扮演國際原奶價格救世主的中國市場,也有很明顯的減緩趨勢。恒天然透露,今年六月份為止,中國的乳製品出口量同比增長9%,然而這個同比增長速度是12月以來的最低值。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