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古董珠寶的豪門盛宴:現代科技打造新生意經

  • 發佈時間:2014-09-15 09:44:3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地時間9月11至21日,第27屆巴黎古董雙年展(Biennale des Antiquaires)將於巴黎大皇宮(Grand Palais)舉行。與以往一樣,此次巴黎古董雙年展將匯聚國際首屈一指的精品品牌,展出最珍貴的藝術品、古董和當代高級珠寶。而在開展前兩天,包括鞏俐、朱麗葉·比諾什、納塔利·沃佳諾娃在內的諸多明星紛紛到場,為展會預熱。

  若要問在巴黎古董雙年展上最吸引眼球的是什麼?答案不是古董擺設,而是那些全球最負盛名的高級珠寶商展廳。如果你有足夠的財力,就可以把一見傾心的古董珠寶帶回家。

  不可否認,珠寶裝飾了世人衣香鬢影的美夢,也記錄下無數或美麗或憂傷的時光故事,歷經歲月的古董珠寶更是有著説不出的風華。

  不過,近一個世紀以來,古董珠寶貿易卻始終沒有形成一門正兒八經的生意,高冷的古董珠寶一直作為神聖的藝術品珍藏在博物館裏或是職業藏家的手中,人們只能偶爾在博物館裏的獨立展廳,亦或是開放的古董藝術展會上一睹它們的華彩。

  對此,業內指出,古董珠寶需要與人們進行更多的交流。需要走出保險櫃,在眾人的關注下展示其獨特的魅力,來一場屬於它們的豪門盛宴。正如超級行家菲奧納·德魯肯米勒(Fiona Druckenmiller)所説:“是時候讓等待已久的名貴珠寶出來透透風了,復古就像是一場完美的颶風,各種因素作用下,沒有人可以阻擋它的到來。”

  歷史傳承

  古董珠寶就像是一部紀傳體小説,在它的歷史記載中,每個故事的背後都有王室、明星或者收藏家的名字,每款珠寶的背後都有一個又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每種演變的背後都體現了那個時代文化交融的傳承,所有的一切,都令擁有者備感尊貴與榮耀。

  這也是屬於古董珠寶才有的身份。

  如果仔細探索古董珠寶首飾的來源,嚴格意義上是指5000年前到20世紀中葉、二戰結束這一段時期內的珠寶首飾,但從上個世紀40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的手工製品,也可以歸結在這個範疇裏。

  只是,在流光溢彩的今天,無論是時尚的西方還是古老的東方,在精雕細琢的同時也放寬了嚴格的約束。如今,我們可以看到的,不管是哪個時代的古董珠寶首飾都因材料的貴重、色彩的艷麗、造型的精巧和光澤的璀璨,甚至是設計師的獨具匠心而在歷史上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傳説。

  在很多年以前,從女人第一次用晶瑩的碎石和鮮艷的貝殼裝飾頸項和細腰開始,就奠定了珠寶在女人心目中最原始最堅定的地位。如果一定要給古董珠寶歸結出處的話,無外乎兩種途徑:其一是一些在墓葬中發掘到的珍貴、稀有的陪葬物品;其二,是經由世代相傳,從先人的手上延續下來的器物。然而,具備這些還遠遠不足以讓人為之癡迷。古董珠寶在紛繁的今天還能夠綻放光彩,最重要的還是其材料的上乘、歷史的保存價值、工藝的精良和藝術創作的美感。

  所以,要想成為一件合格的古董珠寶,也需要經過嚴格的考驗:首先,要從古董珠寶鑒賞指標的條條框框開始。隨著大自然的變化、人類的開採,天然礦少之又少,發掘純天然、高質素及卡數的寶石機會愈來愈少。物以稀為貴,只有當古董珠寶上鑲嵌的那些歷經幾個世紀的珍寶真實地展露在眼前時,才可證明其魅力與價值;其次,“古董”二字代表的就是歷史與驕傲,古董珠寶的保存價值不言而喻。

  在藏家們看來,每一件古董珠寶都有其既傳統又獨特的設計及鑲嵌技術。例如Van Cleef & Arpels在上個世紀30年代首創的“隱秘式鑲嵌法”,這種鬼斧神工的鑲嵌技術沒有任何肉眼可見的爪子,鑲飾效果簡潔悅目,令它的每件珠寶都無以倫比的玲瓏剔透。無論是薄如蟬翼的手帕圖案的胸針,或是栩栩如生的蝴蝶,還是冰清澄澈的雪花,每件飾物都體現著細膩與靈動。這樣的工藝,就算時至今日,依然令Van Cleef & Arpels傲然於世。可見,完美的手工、靈活的變化及細緻的設計都是古董珠寶珍貴的重要條件。

  當然,令古董珠寶蘊涵無限的觀賞及藝術價值的原因還取決於其藝術美感,可以傳世到今天的古董珠寶,無不出自珠寶大師之手,均被注入了深層的美態、神韻,以及獨特的氣質。當具備了這些因素以後,古董珠寶想不耀眼都難了。

  仔細探索後,我們發現,古董珠寶中幾乎每一件寶貝都能追溯到一段時期,可以通過它感受當時的繁盛與衰敗,甚至可以知道它曾經在哪些人家輾轉過,這就是古董珠寶特有的歷史感。

  珠寶女人

  珠寶往往象徵著女人的愛情,古董珠寶亦然。

  《色戒》中王佳芝的一句“這個人是真愛我的”,早就説明瞭珠寶和女人的關係,與其説女人愛珠寶,不如説是愛它背後的意義。所以,古董珠寶引人入勝之處不僅僅是它的尊貴身份,更致命的誘惑力是它背後充斥的激情故事和不平凡的使用者。

  在英國,被無數人傳頌的“愛江山更愛美人”故事中的女主角辛普森夫人,有一個碩大無比的祖母綠古董戒指。這個戒指正是來自為她放棄王位的前國王愛德華八世,後來的溫莎公爵送她的定情信物。

  傳説,這枚古董戒指上的祖母綠原來屬於一位蒙古王爺的珍藏,品質絕佳。經歷了無數王公貴族之手,最終到了紐約一個珠寶商手中。由於原寶石體積過大,當時沒人買得起。於是珠寶商決定將那塊祖母綠一分為二,其中一個被愛德華八世買走了。1987年4月2日,在日內瓦蘇富比拍賣會上,這枚戒指以210萬美元的價格被賣出。

  墨西哥女演員Maria Felix的影迷們應該對她獨特的風格和其擁有的眾多卡地亞珠寶有著深刻的印象。她十分迷戀收藏珠寶,在她的珍藏中,最著名的一件是一條于1968年製成的178.21克拉蛇形項鍊。卡地亞在巴黎rue de la Paix的高級珠寶工作室的名師花費了幾年時間製作了這件由鉑金、白金和黃金製成,鑲嵌著2473顆狹長型鑽石和梨形綠寶石,飾以綠、紅和黑色彩釉的高級珠寶。Maria Felix為了能儘快與這件典藏珠寶相見,甚至還出動了專機。

  還記得電影《蒂凡尼的早餐》中,演員奧黛麗·赫本佩戴的蒂凡尼珍珠短項鍊麼?這可以算是最著名的古董珠寶了。或許這些,都讓我們覺得古董珠寶有些遙遠,其實不然。

  2000年,好萊塢明星凱瑟琳·澤塔·瓊斯與邁克爾·道格拉斯結婚時,見證他們這一神聖時刻的昂貴珠寶就是愛德華七世時期的皇冠,絕對的古董級。還有在Keira Knightley因《傲慢與偏見》獲奧斯卡影后提名時,陪伴她走過紅毯輝煌的也是古董珠寶——寶格麗古董珠寶系列中的彩鑽黃金項鍊……

  打上“古董”字眼的珠玉美鑽猶如時光的精靈,記錄了生命中每一個難忘的瞬間。它們顧盼流離、搖曳生姿,讓每個女人都能時刻綻放出與眾不同的迷人光彩。

  “古董珠寶是擁有魔法的,它盛開于繁華悠久的歲月之河中,當我們拭去歷史的塵埃,感受到它昔日的輝煌的同時,它也給我們帶來了最美的享受,無論是視覺上還是感情上。”一位收藏家如此感嘆,在她的眼裏,珠寶不是用來炫耀的,而是為了取悅自己。無論何時何地,低頭看到指間閃耀著心愛的戒指,那一刻心情就會無比愉快。

  裝飾藝術

  隨著古董珠寶大放異彩,古董珠寶的收藏也成為一種潮流,可謂是最值得收藏的裝飾藝術。

  在業內人士看來,如今收藏的古董珠寶大多是指1850年至1950年間的珠寶精品。有時候,上世紀60年代的作品雖然有著新時代的精神,但也承襲了過往風格,因此常被列為古董珠寶。

  在不同時期古董珠寶的設計裏,也記載著社會的變動與生産技術的發展,尤其佔古董珠寶大宗的裝飾藝術時期珠寶,更是記錄了一個時代。

  珠寶與時裝近似,也有年代風格的劃分。比如維多利亞時期(1836–1901年),這個時代由於強國擴張領土,對於異國文化的吸收也影響了珠寶設計,珠寶的風格除了保留浪漫氛圍,也涵蓋多元文化,諸如新文藝復興風格、自然主義風格、希臘風格、埃及風格、伊特魯裏亞風格、亞述風格、印度風格、吉普賽風格等。在風格如此多元的時代,彩色寶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等)以及鑽石常常作為主石來設計,是一個非常值得收藏的典型時期。而到19世紀末則出現了一個非常短暫,甚至只有幾年的時期,但它對之後全世界範圍的珠寶設計風格影響巨大,各種華麗繁複、流暢捲曲線條的花草紋式、自然圖騰以象徵手法延展出一個個極具動態美感的藝術珍品,這就是Art Nouveau(新藝術風格)。在這兩個時期的珠寶珍品中,我們依然能夠找到天然珍珠的影子。這是在現代珠寶中幾乎不可能看到的。

  其中,維多利亞時期的古董珠寶多為女士們所喜愛,那個時期的珠寶多以愛與浪漫為主題,花卉、心型、飛鳥和弓箭都被工匠們巧奪天工地設計到珠寶上。新藝術運動時期的珠寶主要為迎接“新時代”到來,到處都是一派祥和的氣氛,蝴蝶、蜻蜓、蛇、罌粟、蘭花、睡蓮等的自然界植物被廣泛用到了珠寶的設計上。

  愛德華七世時期大量使用鑽石與鉑金等的貴金屬,極致奢華,製作精細。Art Deco(裝飾藝術時期)的珠寶設計鮮明,與過去形成反差與對比,帥氣利落的粗條線表現工業化社會以及女性的自立,幾何工藝的切割讓珠寶有著完美的對稱性。新古典時期的珠寶正值經濟大蕭條,這一時期的珠寶特徵是外形矮胖,尺寸誇張的彩色寶石,玫瑰金、綠金、黃金的大量使用讓這一時期的珠寶五彩斑斕、魅力四射。

  短短百年間,珠寶的工藝、風格和材質,都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在當年盛極一時的藝術珍品,像浮雕和凹雕,純手工的黃金編織、黃金雕刻,現在幾乎失傳。而古董珠寶的魅力也恰恰在此,收藏它是講究緣分的,真正品質上乘的珠寶歷經百年及戰亂等各種因素影響,能夠留傳至今,而又恰好出現在我們面前的,一定是緣分使然。

  較之前的典型時期,最值得收藏的要數Art Deco時期的珠寶,它源自1920年,盛行于1930至1940年間,將“幾何簡約風格”推到最高峰。其顯著風格特徵為色彩對比鮮明強烈,具代表機械美學的幾何線條造型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Cartier的幾何圖騰鑽石手鍊。而其他同樣有裝飾藝術優異作品的Boucheron、Van Cleef &Arpels、Mauboussin、Tiffany & Co.等,至今仍然活躍在珠寶的世界裏。因為1905年禦木本幸吉(Mikimoto)成功養殖出真正圓形的珍珠,使得那個年代的珠寶在材質選用上加入許多珍珠素材。

  裝飾藝術珠寶的另一特色便是在材質上更多元化。19世紀前,多數珠寶是黃金與銀制飾品,到了20世紀初期,白金的發現改變了珠寶的呈現方式。由於白金材質顏色的特性,鑲嵌上鑽石或是半透寶石後仍然可以呈現為其色澤,這點使得珠寶在材質選用上可選擇更多前所未見的寶石。

  新生意經

  正因為古董珠寶的稀缺性和高冷風格,古董貿易一直都遠離普通民眾。

  在古董珠寶收藏家眼裏,巴黎古董雙年展是可以説是直觀面對那些珠寶的最好盛會。

  記者得知,此次的巴黎雙年展的展品可謂包羅萬象,從17世紀的傢具藝術品、古書和稀有手稿,到現代雕塑和繪畫作品,都讓人嘆為觀止。但是雙年展上最受矚目的並不是這些古董擺設,而是那些全球最負盛名的高級珠寶商展廳。

  卡地亞、梵克雅寶、寶格麗、海瑞溫斯頓、梵克雅寶、伯爵……這些高級珠寶的翹楚離你只有一個轉身的距離,這樣的展覽相信全球找不出第二個。而且它們都只展示“僅此一件”的珠寶臻品,也許這是你見到這些珠寶作品的惟一機會,因為那些資深藏家已經為它們苦等兩年,早就蠢蠢欲動了。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發現,在復古風盛行的今天,雖然博物館大單採購、藝博會展銷仍是古董珠寶銷售的主要媒介,但不斷壯大的新生代古董珠寶商正在逐漸扭轉這一局面。這些珠寶商們在將那些材料上乘、工藝精良、設計獨特的古董珠寶從精緻雕刻的象牙塔中“挖掘”出來的同時,更注重探尋珠寶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將古董珠寶與時尚設計結合,運用現代科技展開行銷。

  作為這場激烈的珠寶貿易角逐中堅力量的Symbolic & Chase便深諳其道。據報道,每年的倫敦古董藝術博覽會,Symbolic & Chase都會展出驚艷全場的作品。總經理馬丁·特拉維斯(Martin Travis)認為,這些都是廣告和形象公關必不可少的,而品牌每一個動人的組合都是為了更好地突出珠寶的特性:19世紀早期的搪瓷手工蛇頭項鍊靜靜地安放在熱帶植物從中;令人沉醉的森林係短項鍊鑲嵌在白樺樹葉間;瑰麗的活珊瑚魚缸裏放著極其稀有珍貴的瑪麗·都鐸(Mary Tudor)珍珠……這些都是特拉維斯眼球行銷的一部分。

  特拉維斯認為,收藏古董的樂趣,就在於身處摩登時代,仍然能夠收納逝去時代裏的美麗事物。就珠寶收藏來説,耀眼的寶石或精巧的鑲工等技術元素固然很重要,但最令人著迷的,應該是背後所包含的小故事,這就要求珠寶零售商們要像博物館館長一樣,對珠寶的工藝、藝術和歷史重要性進行深入的研究,因為古董珠寶的起源往往蘊含著巨大的升值空間。2004年,在佳士得展出Mary Tudor珍珠之前,特拉維斯委託一位歷史學家對這件巴洛克時期的珍珠進行了鑒定,當得知是英格蘭都鐸王朝的瑪麗女王于16世紀丟失的珍珠時,特拉維斯就預測,珍珠將因為其“顯赫的身世”加價至少100萬美元。

  當然,堅持運用現代科技進行珠寶銷售也是這家公司獲得成功的原因。

  “古董收藏其實是一個業已成熟的行業,要想做出一番成績絕非易事,有的珠寶行已經傳至家族第15代接班人。”特拉維斯告訴媒體,他專門為自己的店舖創建了一個線上購物網站,將店裏的每一件珠寶都仔細地拍攝下來,並且還開發了自己的購物APP。很顯然,這些嘗試都非常成功。在iPhone上,他賣出了兩件價值100萬的Cartier珠寶。同時,他非常注重培養與客戶的關係,他説自己曾經徹夜在車內等待,只為將珠寶按時遞送到客戶的私人飛機上。

  隨著珠寶商逐漸翻新的“生意經”,原先被束之高閣的古董珠寶也將迎來新的風潮。對於新一代的古董珠寶商來説,未來古董珠寶銷售的前進方向仍將是對歷史的追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