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華爾街“鬼才”伯納德·巴魯克

  • 發佈時間:2014-09-15 09:31:5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約翰·肯尼迪總統在白宮接見伯納德·巴魯克。

  

  丘吉爾(左)和巴魯克(右)

  美國女詩人多蘿西·帕克曾説,有兩樣東西困惑著她:拉鏈的原理和伯納德·巴魯克的確切作用。對於後者,帕克小姐是指巴魯克在其成人生活的大部分時間裏沒有一份有薪水的日常工作。

  他既鍾情于股市又熱衷於政治,被人們冠以“總統顧問”、獨狼、投機大師、“公園長椅政治家”等美名。然而人們更願意稱他為“在股市大崩潰前拋出的人”,他就是華爾街大冒險家——德國猶太后裔伯納德·巴魯克 。

  赤手打天下

  “巴魯克”一詞在希伯來語里正是“賜福”的意思。1870年生於南卡羅萊納州,他的父親是位出色的醫生,母親以教授鋼琴和聲樂為業,他在4個兄弟中排行老二。巴魯克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典範,早先他在紐約的一家小經紀行中乾些打雜的活兒,周薪3美元。通過不斷努力,被迅速提升為公司的合夥人後,他傾其所有,購得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一個席位,不出30歲便成了百萬富翁。此後的幾年裏巴魯克幾度瀕臨破産卻東山再起,可是到了1910年,就已經和摩根等一起成為華爾街屈指可數的大亨。

  1891年開始,巴魯克當起了紐約大銀行家豪斯曼的辦事員,相當於辦公室的勤雜工,平時只做一些接電話、整理交易記錄和買三明治的工作。然而,正是這種身份激發了他賺錢的動力。從此,巴魯克把閒暇時間用在了學習上,他參加了速記班和商業法夜校,熟記各鐵路和工業公司的經營情況和業務範圍,通讀了《商業金融史》和《謀生手冊》。他還學著畫了一幅精緻的全國地圖,添上了各條鐵路幹線及其運輸的主要商品名稱,這樣無需再花費大量研究時間就能迅速掌握每條新聞的重要金融價值。

  1895年初,風險投資大王詹姆斯·基恩授命巴魯克聯合汽油公司及其新的證券。這樣,昔日的跑腿小夥升級為一名初級金融分析員。同時,巴魯克還偷偷地做著另外一份兼職:海上保險辛迪加的一個人向他提供了1500美元,“任務”是提高公司信用度。

  由於巴魯克總是做小筆股票買賣,因此他在股市上發展很慢。1893年的金融大恐慌給每一名證券經紀人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要想尋找足夠的有償債能力的客戶變得很困難。起步不久的巴魯克更是什麼樣的客戶都找不到,一來他沒有名氣,二來他所效勞的公司無關緊要,三來他做的證券總是賠本。為了招徠客戶,他先寫好股市行情分析報告,然後挨家挨戶地去敲公司辦公室的門。

  有一次,他去拜訪有名的幹貨商詹姆斯·泰爾科特,卻被秘書攔在了門外,於是巴魯克就耐心地等在外面的大街上,直到目標再次出現在眼前。他緊追了幾步,簡單作了自我介紹後説,鐵路公司的紛紛倒閉是一個大好機會,此時兼併必將趕上股票升值通道。由於事先對形勢做過了仔細研究,他的話打動了泰爾科特,便授命巴魯克購買俄勒岡&大陸運輸公司6%的債券,當時每股約78美分。形勢的確如巴魯克分析的那樣,鐵路股升值了,巴魯克在該股漲到1.25美元的時候拋了出去,從此,泰爾科特成了巴魯克的固定客戶。

  速成百萬富翁

  6000美元的年薪是巴魯克進入華爾街第一天時比較滿意的收入。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巴魯克的視野逐漸開闊,他開始覺得擁有100萬美元的年薪也不過如此。根據現有資料,從1897年至1900年大約3年時間裏,巴魯克的個人資産上升到了100萬美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積累這些財富,這算是一個奇跡。但外界更推崇的是,巴魯克獲得這些財富時採用的是不拘一格的投資手段。

  奇跡發生在1897年。那年春天巴魯克對美國煉糖公司的股票發生了興趣,財運的好壞就取決於關稅的高低。只要外國低價糖被關稅擋在外面,美國煉糖公司的股價就會看漲;但如果擋不住外國糖的話,該股票的價格就會隨著公司的利潤下降而下跌。

  當時,參議院正在討論一項降低外國糖進口稅提案,同時眾議院也正在進行類似的立法程式。參議院的一舉一動時刻牽動著股市的漲跌。巴魯克堅信參議院通不過這項提案,理由是西方的甜菜種植主們和華爾街一樣希望通過關稅保護來獲得更大的利潤。他用300美元為自己的明智推斷下注。如果定金是10%的話,他可以操作3000美元股票。那年四五月間,該股價每股約115美元,但到了7月底就漲到了139美元。隨著股價的上漲,巴魯克又用自己以前做定金交易賺取的現金吃進該股,他不斷地買,把自己的賭本和贏金再做賭注全部買進。等到股價漲到一定高度的時候,他又開始時刻提醒自己,一旦有突然下跌的跡象就馬上下指令拋出。

  但這種被不斷警惕著的“停止損失”的指令始終沒有發出,巴魯克獲得了巨大利潤。當最後參議院否決了這項提案時,股價持續向上攀升。8月31日那天,一則有關財政部將禁止進口荷蘭糖的消息帶動股市創下了日漲幅最高紀錄,美股飛漲8美元,達到156.25美元。就在這時,巴魯克拋出。他當初投入的區區300美元,最終卻足足賺了6萬美元。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巴魯克忙著不斷買進時,華盛頓人正在忙著賣出,華爾街一片悲觀情緒。

  1898年的美國,整個國家的經濟狀況還算不錯。在春季時,戰爭陰雲日漸濃密,股市有所降溫。但是到了夏季,前線傳來了打勝仗的消息後,股票價格一路回升。此時,27歲的巴魯克已經是一名較有知名度的股票經紀人,俗稱投資代理人。他的老闆阿瑟·豪斯曼與《紐約時報》財經版的編輯亨利·阿羅威一直保持著密切的私人關係,這一點無疑推動了巴魯克的事業發展。在華盛頓正式宣佈美國海軍于7月3日這一天在聖地亞哥取得美西戰爭的決定性勝利前,阿羅威把消息透露給了豪斯曼,豪斯曼又與巴魯克商議後認為,戰爭結束後,美國的金融市場隨之會出現快速反彈,甚至可能出現強勁勢頭。第二天7月4日紐約證券交易所按照慣例停業一天,但是倫敦證券交易所在正常營業。此時如果在倫敦低價購進股票,然後在紐約高價拋出,中間的差額利潤將是可觀的。最終,他們成功了,雖然他們並非是國慶節這天從倫敦購進大量股票的惟一一家公司,但是畢竟這一舉動顯示了該公司極強的預見性和有勇有謀的一面。

  自1897年以300美元做風險投資起家,到32歲巴魯克便積累了320萬美元的財富。即便在經歷了1929年至1933年的經濟大蕭條後,他仍能積累起幾千萬美元的財富。據估計,巴魯克1929年財産最高值可能在2200萬美元至2500萬美元之間。1931年的財産清單顯示巴魯克那時的總資産是1600萬美元,其中現金870萬美元,股票369萬美元,債券306萬美元,借貸55萬元。巴魯克留下來的物業價值超過了1400萬美元,他一生對各項事業的捐款將近2000萬美元。

  六大投資素養

  巴魯克奉行一個真理,就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行業的投資要領,所以最佳的投資途徑就是找到自己最了解和最熟悉的行業,然後把所有的經歷都投入進去。對巴魯克而言,他坦承自己一直沒能掌握農産品的投資訣竅。在這一領域,他一直沒有信心,只要他對某種農産品進行投資,該種産品就會變得越來越不值錢。

  作為百萬富翁,巴魯克最大的愛好就是環遊世界,他的聲望和地位使他無論走到哪都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每年巴魯克都要在美國東西南北走個來回,以便對各地的地理環境有一個細緻的了解,這對商業投資非常有利。夏天他一般到歐洲度假;冬天來臨時則會有一大部分時間住在南卡羅萊納州的一個水上莊園,巴魯克一直把這裡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因為在這裡,巴魯克能真切地感到自己與來自南方的父母有著某種密切聯繫。

  巴魯克的投資方法靈活多變,他提倡堅決止損。他認為,投資者如果有止損的意識,即使每十次只做對三四次的話,也會成為富翁。他叮囑投資者要有兩手準備,以便隨時轉身離場。巴魯克還指出,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行業的投資要領。所以,最佳的投資途徑就是找到自己最了解和最熟悉的行業,然後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進去,要謹慎對待“內部消息”。

  巴魯克還提醒投資者應該注意投資對象的三個方面:第一,它要擁有真實的資産;第二,它最好有經營的特許優勢,這樣可以減低競爭,其産品或服務的出路比較有保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投資對象的管理能力。他告誡道:寧肯投資一家沒什麼資金但管理良好的公司,也別去碰一家資金充裕但管理糟糕的公司的股票。

  在巴魯克心中,投資和投機必須具備六大基本素養:一、自立,必須獨立思考;二、判斷,千萬不要讓自己希望發生的事情影響自己的判斷;三、勇氣,不要過高估計當一切都對你不利時,你可能具有的勇氣;四、敏捷,善於發現一切可能改變形勢的因素,以及可能影響輿論的因素;五、謹慎,當股市對你有利時,就更要謙虛。當自己認為價格已經達到最低點便著手買進,這不是謹慎的行為;最好再等等看,晚些買也不遲。執意等到價格升至最高點再賣出;六、靈活,將所有客觀事實和自己的主觀看法綜合起來考慮、再考慮。

  謹慎對待“內部消息”

  對於自己擁有的鉅額財富,巴魯克的做法是通過政治捐款或其他方式將其中一部分提供給社會,他不希望在公眾心目中自己是一個腰纏萬貫的富翁。在他心中,他覺得自己首先是一個美國人,其次是一個美國南方人,然後是一個民主黨人,最後才是一個有錢人。但令他不安的是,他擁有億萬資産這一點卻成了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事情,誰都以為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簽發支票。

  事實上,巴魯克也正是以一位富豪的身份進入美國政界的。1912年,他為威爾遜總統競選提供了1.25萬美元的經費,1914年,當威爾遜政府決定籌款1.35億美元用於救助美國棉農時,巴魯克提供了350萬美元。巴魯克最熱衷從事的一項公共事業還有積極致力於提高美國在軍事和工業領域的戰備狀況。後來威爾遜總統接見巴魯克時,他向總統闡述了“商人使命”,即如何團結美國工商業界知名人士,共同為戰爭做準備。此後,他就被看成了政府圈內人士。

  1916年,他被威爾遜總統任命為國家防護理事會顧問委員。作為戰備動員的先鋒,巴魯克的身份是“紐約銀行家”。對於這一婉轉稱呼,巴魯克很不安,他不知道一旦自己進行股票投機交易的背景被揭露後,公眾會作出何種反應。不出所料,隨後巴魯克遭到了謠言和匿名誹謗信的攻擊,被批在國會調查委員會面前替自己進行辯護。就在等待國會質詢和作證的過程中,心急如焚的巴魯克竟然瘦了12磅。導致巴魯克這次聲譽危機的原因,是曾經在1915年讓巴魯克大吃一驚的牛市到了1916年底卻出乎意料地突然大跌,讓股票交易者一個個損失慘重。

  一位名為勞森的作家和股票交易人公開指責説,肯定是有人事先故意走露了風聲,這才讓那些股票投機者在股票下跌之前大量賣空,從而發了一筆橫財。勞森的指控引發公眾共鳴,他的話還被多家報紙刊用,“那些與美國政府有著密切聯繫的人40多年來一直在華爾街享受著種種優待,他們驕奢放縱,賺盡了不義之財。”這一矛頭顯然對準了巴魯克,大家認為是他把一些消息傳給了華爾街的交易人,他是引發暴跌的頭號嫌疑人。就在威爾遜總統擬定的指令得以正式公佈的30分鐘前,當鋼鐵業股票仍處於上升勢頭時,巴魯克本人拋售了1.5萬股貝斯勒赫姆鋼鐵公司的普通股。

  但經過一年多國會的漫長質詢和聽證過程,巴魯克終於以勝利者的姿態走下了證人席。在此之前,他下定決心做到如下兩點:第一,洗清自己的名聲;第二,再也不與政客們打交道或者涉足政治事務。但是由於第一點上表現得非常出色,所以最終放棄了第二個決定。1917年2月1日,巴魯克早晨一覺醒來,讀到了《紐約時報》上一篇有關他“罪名昭雪”的社論性文章,大標題非常醒目:“他根本無需內部消息!”

  擺脫嫌疑後,巴魯克轉讓了他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席位,賣掉了大多數普通股,將剩餘股票的分紅捐給紅十字會。當時,巴魯克的財富已達到1000萬美元,他將其中的3/4投資到了自由債券。安排完這一切,巴魯克把妻子和孩子全留在家裏,自己隻身一人前往華盛頓,住進了謝爾海姆酒店。他的第一個職務是國防理事會顧問委員會下屬的原材料與礦物委員會主席。

  不變的愛國情懷

  他一生性格多變,但是愛國的熱情從未減退,即便被人誤會,在關乎國家利益的問題面前,他仍喜歡慷慨解囊,無論在股市還是仕途,他的一生總帶有傳奇色彩。

  曾六次擔任美國總統顧問的華爾街傳奇人物伯納德·巴魯克屬於那種具有雄才大略的人。巴魯克在1916年被威爾遜總統任命為國家防護理事會顧問委員。 二戰時期巴魯克又成了羅斯福智囊團的重要成員,他提出的一系列經濟建議均被羅斯福政府所採納,成為促進美國經濟恢復的重要政策。 戰後巴魯克受杜魯門總統之命參與聯合國原子能理事會,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他後來步入政壇後,卻處處謹小慎微。對於自己擔任的職務,他堅持原則,積極參與活動,與眾人意見不一致時就無條件服從。他在自己的回憶錄中甚至把自己比作一隻膽小怕事的“縮頭烏龜”。

  他的財富是在低稅收和有限政府控制下的華爾街股票市場上獲得的,但後來他卻幫助建立了一種高稅收和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制度。1917年早些時候,美國金融市場一段時間內猛烈下降,倒不是因為他到華盛頓時,美國的國債不到30億美元,個人所得稅微不足道,國家計劃經濟還是個令人陌生的字眼。但當1919年巴魯克完成使命離開華盛頓時,美國的國債已達到250億美元,最高稅率翻了10倍以上,達到了73%,聯邦政府牢牢地控制著國家經濟。

  除了有一個在危機來時貢獻力量的迫切願望,巴魯克還有一顆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愛國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就當了一名不拿工資的專職公務人員。

  巴魯克對待戰爭問題同他對待政治和經濟問題一樣,採取折衷主義。羅斯福總統曾説,巴魯克就是一個“備戰狂人”,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巴魯克時刻惦記著擴軍備戰。有一次陸軍部助理部長路易斯·約翰遜無意中提到,因缺少300萬美元的經費,陸軍部無法購置一種急需的火藥生産設備。巴魯克聽説後表示他個人願意出這筆錢,但最終被約翰遜拒絕了。然而1941年,馬歇爾將軍接受了巴魯克贈送的德國蔡司光學儀器公司生産的一架望遠鏡。早在1935年,他就聲討希特勒是“世界安全的最大威脅”,所以巴魯克可以想像到,一旦希特勒在戰爭中獲勝,自己的結局會如何,因為他的名字確定無疑地已經上了納粹的黑名單,名單上全是希特勒最想抓住的人。

  與巴魯克曾經共事過的美國總統,包括威爾遜總統、柯立芝總統、羅斯福總統以及杜魯門總統。他的仕途也終止于與杜魯門總統的一段恩怨。1946年3月16日,美國總統杜魯門與國務卿進行了一番長時間的協商後,作出了一項高級任命。關於這項任命,他在自己的筆電上寫下了這樣幾句備忘錄:“讓巴魯克擔任美國駐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代表。這個人認為自己應該整理整個地球,甚至還能管理月球和土星,現在就讓我們見識一下這個老人的本領吧。”

  在杜魯門總統任命時,巴魯克已經是76歲高齡的老人了,他還沒有從戰爭的身心疲憊中緩過勁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多。但是他最終還是接受了這一職位,並提出“確保原子能只被用於和平目的而不該被用於戰爭”的理念。他的這一理念引發了國際輿論界的強烈反響,後來,巴魯克一直沒能打破與蘇聯人之間的僵局,還受到了國外的言論攻擊。當時的蘇聯外長莫洛托夫稱,巴魯克本人就是美帝國主義的實際領導者。

  最終,因國際原子能談判失敗,1947年1月4日,巴魯克辭去了美國駐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代表職務,一週後又宣佈退出政界。同年7月,一尊巴魯克的半身塑像被贈送給美國國防學院並安放在那裏。富有諷刺意味的是,正當巴魯克在公眾心目中的威望如日中天時,有人建議杜魯門就一個對外政策方面的問題徵詢一下巴魯克的意見。沒想到竟然惹惱了總統,杜魯門乘機大聲道出了對巴魯克在自己心底的地位,他説:“我才不會去找8個巴魯克,我也不想再讓那個老傢夥浪費我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的時間了。”此後,兩者關係不冷不熱,1948年時,有人建議杜魯門讓巴魯克到民主黨財政委員會工作,但巴魯克拒絕擔任。隨後,巴魯克又向杜魯門推薦自己的弟弟出任駐荷蘭大使,但杜魯門對巴魯克家族的人似乎都沒好感,他的評價是:“他是個阿于奉承之徒,有當法國大使的野心,同他哥哥一樣是個陰謀家。”

  1965年,巴魯克在距離95歲還有59天時去世,他一直認為,只要蘇聯的威脅依然存在,美國就始終處於戰爭狀態,處理一切國家事務時必須考慮到這一狀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