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大V考察也是種“不正之風”
- 發佈時間:2014-09-15 02:31:11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非常評
時下,有地方政府部門邀請網路大V走訪考察,以各種活動名義拉近雙方距離,似乎已成為一種流行。《中國青年報》近日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報道,並頗具意味地指出:“網路大V馬不停蹄,似乎收起了昔日的鋒芒,表達也變得善意和溫情多了。”然而,所謂吃人家嘴軟、拿人家手短,網路大V們哪怕是因此而在關鍵時刻保持沉默,也難脫“有償沉默”之罵名。
邀大V考察與“公款追星”何異
一些地方政府熱衷邀請大V,乍看之下,似乎值得肯定。這説明這些地方政府對網路輿論越來越重視,也希望開拓更多渠道,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網民。但凡事有度,地方政府對網路大V的過於熱情,就難免讓人懷疑其目的不純。
這些地方政府如果真的重視網路輿論,在大V或普通網民對當地提出質疑或監督的時候,可以更及時主動地溝通;如果大V有代表網民去考察、走訪的意願,地方政府可以提供更多便利。但“無事獻殷勤”,主動拉攏邀請大V,甚至大掏腰包努力讓大V説點“好話”,就的確有“招安”之嫌,這種做法不僅浪費公款,而且註定失敗。
網路大V參與這種活動,顯然不可能自費,交通食宿等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除了經費支出程式是否合規的疑問之外,本身也有不當的利益輸送之嫌。每次地方政府搞什麼網路名人行,用公款招待討好他們,和那些公款追星有什麼本質的區別?要記得當初那些地方政府“公款追星”,也都是有宣傳地方形象等充分理由的。不論客觀效果如何,地方政府都是在“花錢賺吆喝”,是一種值得警惕的不正之風。
其實,若是一些地方政府願意與網路大V“互動”,這也無妨。但這種“互動”必須是良性的,前提是地方政府不能拿納稅人的錢“請客”。而網路大V要是有心“走訪基層”,不妨自掏腰包,體驗完,到時想讚想彈——請自便。
海量資訊並存的網路特點,早就決定了那種“你説我聽”的傳統宣傳方式的落伍。在網路空間刊發再多吹捧之語,如果得不到網民的由衷認同,那就只是一種“網路垃圾”。
眾多普通網友雖沒有特別的話語權,但擁有轉發、點讚、評論的權利。這種權利易被忽視,但正是這些微小力量的匯聚,形成能載舟也能覆舟的力量。大V們的違心之論多了,自會失掉網民信任。
所以,一些地方政府看到網路大V的影響力,就想通過拉攏所謂的網路名人為我所用,這是一種投機取巧,只會遭到更多質疑。現在很多網民就很“好奇”:地方政府組織這類活動,花了多少錢,這些錢是以什麼名目出,經過了什麼程式?不妨把帳單拿出來,曬一曬。
□喻辛(編輯)
網路大V別淪為“傳聲筒”
網路大V通常指那些粉絲人數超過10萬以上的微網志名人。這些名人經常發表對社會時事的看法,在一些熱點事件中,大V的表態往往能夠影響公眾態度,甚至改變事件走向,有時難免讓涉事政府部門感到頭疼。在這種背景下,地方政府頻頻邀請大V參觀走訪,其用意何在,不免引起人們猜測。
地方政府部門這麼做是否妥當,暫且另説。網路大V該如何對待來自公權力的盛情款待,又是另一回事。記得幾年前,某地邀請一批網路名人前往參觀走訪,搞得煞是熱鬧。後來,該市主要領導落馬,相關活動當事人發言、照片也被翻曬出來,遭到許多網友譏笑。這説明,不管地方政府邀請大V前往參觀是出於什麼目的,被邀請者都應具有自主意識。如果覺得“來者不善”,不妨加以拒絕;倘若實在推託不過,也應謹言慎行,不講違心話,不亂拍馬屁。
名人的名聲是公眾給的,做什麼事情都要“對得起觀眾”。雖説網路大V這個稱呼只是一個筐,實際上什麼人都有,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都扮演著公共角色,其言行應與身份相符,而不能節操全無。一旦喪失應有的公共立場,網路大V難免淪為“傳聲筒”,失掉公信力。如果是這樣,哪怕粉絲再多也將失去其固有價值,被人們拋棄。試想,如果一個人連起碼的公信力都沒有,他還有什麼可值得政府部門重視?
網路大V最可珍貴的不是粉絲無數,而是其客觀公正的立場。近年來,一些網路大V儼然成為公眾輿論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其發言往往能夠影響輿論走向。這是政府部門重視網路大V的原因,也是熱點事件發生後人們願意聽聽大V怎麼説的原因。因此,網路大V固守節操、在公共事務上保持公正客觀的最好方式就是,與任何利益相關方都保持一定距離。這不僅是對一些地方政府的盛邀,也包括對來自於商業利益的遊説。
所謂吃人家嘴軟、拿人家手短,哪怕是因此而在關鍵時刻保持沉默,也難脫“有償沉默”之罵名。所以,熱衷於接受各方邀請、四處遊山玩水的網路大V們,不妨想想自己能否守得住底線原則,否則還不如“宅”一點,少參與為妙。
□魏英傑(媒體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