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省食藥監局強化抽檢監測後處理

  • 發佈時間:2014-09-13 04:35:31  來源:吉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楊曉艷)不合格樣品和問題樣品核查處置是食品安全抽檢監測的關鍵環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通過構建一個高效有序的工作機制,注重借助公安和媒體兩大力量,統籌運用行政處罰、約談警示、監管整治三種手段,切實加強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後處理工作,努力做到處置一個企業的問題,解決一個行業的隱患,防範一個區域的風險。

  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初步建立一個職責明晰、流程順暢的“閉環式”工作機制,保證了檢驗報告送達、發現問題通報和處置、處置情況報告和匯總、處理結果分析等工作流程的無縫銜接。在具體工作中,實行“三督三審”制度,即:核查處置工作五天電話調度、十天書面催辦、十五天領導督辦;對各業務處室報送的核查處置結果,通過秘書處一審、督查指導處二審、局領導三審把關後上報國家總局。省局每年至少組織一次食品安全分析評估會,深入分析不合格樣品和問題樣品産生的原因,主動防範區域性和系統性風險。

  積極發揮公安部門的“硬實力”和宣傳部門的“軟優勢”,協同作戰,確保不合格樣品和問題樣品處置更加有力、更有影響。一方面,省局與省公安廳簽署行刑銜接框架協議,組建聯動執法辦公室,加大對涉嫌犯罪企業的懲處力度。開通食品藥品違法犯罪案件檢驗鑒定“綠色通道”,對各地公安、食藥部門聯合執法辦案所需檢驗檢測經費給予適當補助。另一方面,省局與省委宣傳部建立了資訊共用機制,對省本級抽檢監測發現的不合格樣品和問題樣品,進行輿情研判後,在省內主流媒體上通報,用輿論的力量強化監督,實現社會共治。

  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對於發現的不合格樣品和問題樣品既注重“經濟罰”、又注重“資格罰”,既強調處罰、又注重公示,使企業不敢、不能、不再出現類似的錯誤。對有一定影響力、産品市場佔有份額較大、老百姓消費量較高的不合格樣品和問題樣品生産經營企業,在進行行政處罰的同時,約談企業主要負責人,責令限期整改,使企業帶上有問題必被查、必被究的“緊箍咒”。把約談企業列入“飛行檢查”數據庫,加大抽檢和監督檢查的頻次。同時,不定期對約談企業進行“回訪暗查”,盯住看緊,防止再出現類似問題。此外,省食藥監局每季度通報一次不合格樣品和問題樣品資訊,並將相關企業納入日常監管的重點對象,強化巡查的頻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