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8月CPI同比上漲2.0% 物價總水準進入持續平穩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4-09-12 07:2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薛志偉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統計局11日發佈物價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2.0%,環比上漲0.2%,月度之間的物價總水準基本保持平穩。1至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CPI)比上年同期上漲2.2%,接下來的4個月不會出現物價大幅波動的影響因素,全年物價有望保持在2%至3%這一溫和上漲的合理區間,物價總水準進入了持續平穩、溫和上漲的新常態。

  物價調控取得顯著成效

  物價調控和保持經濟增長關係非常密切。物價低增長甚至負增長,往往意味著經濟增長乏力;經濟高速增長,則意味著物價調控壓力大增。這一矛盾往往讓宏觀調控取向在穩增長和控物價之間糾結和搖擺,一不小心就會顧此失彼甚至矯枉過正。不過隨著宏觀調控的日益成熟,這種狀況正在悄然改觀,經濟中高速增長和物價溫和上漲的新局面正在形成。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表示:“2%至3%的物價漲幅已經持續兩年多,明顯低於3.5%的調控上限,表明物價調控取得了顯著成效,這兩年也成為我國物價水準最平穩、最合理的時期之一。”

  姚景源指出,判斷物價水準合理與否不僅要看物價是否持續平穩,還要觀察另外兩個方面。一是看物價漲幅是否與經濟增速相匹配,物價漲幅過高會影響經濟增長品質,物價過低則會損害企業投資生産的積極性,高增長低通脹是最理想的運作狀態。二是看物價總水準漲幅是否與居民收入增速相匹配,物價總水準漲幅低於居民收入增幅才不會降低居民生活水準。

  從這兩年情況來看,2013年經濟增長7.7%,CPI同比上漲2.6%;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7.4%,CPI同比上漲2.3%。當前我國經濟處在7.5%左右的中高速增長狀態,2%至3%的物價漲幅應該是匹配的。

  同時,2013年全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0%,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實際增長9.3%;今年上半年全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1%,農民每人平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9.8%。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增速持續高於物價總水準漲幅,表明居民生活水準沒有因物價上漲而降低。

  綜合來看,當前物價總水準已經連續兩年多基本保持在2%至3%的較低水準,既與7.5%左右的經濟增速相匹配,又遠低於居民收入增速,表明我國物價是平穩的,水準是合理的,處於宏觀調控追求的理想狀態。

  月度物價繼續保持平穩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分析認為,從同比看,8月份CPI同比漲幅比7月份回落了0.3個百分點。不過據測算,8月份的翹尾因素約為1.0個百分點,比7月份減少約0.4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0個百分點,比7月份增加約0.1個百分點。由於兩者合計凈減少約0.3個百分點,也就是説8月份物價實際同比漲幅和7月份基本持平。

  “雖然CPI同比漲幅有所回落,但部分品種價格漲幅依然較高。”余秋梅指出,食品中鮮果價格和蛋價仍處於高位,同比漲幅均在20%左右;非食品中,家庭服務、旅行社收費和學前教育價格同比分別上漲8.8%、8.1%和5.8%。從50個城市主要食品價格監測看,8月份香蕉、蘋果和雞蛋均價同比漲幅高達39.6%、32.7%和22.9%。

  從環比數據看,8月份食品價格上漲0.7%,非食品價格下降0.1%。食品中蛋、肉禽和鮮菜價格有所上漲,鮮果和水産品價格則有所下降。七大類非食品價格環比二漲一平四降。其中,柴油和汽油價格分別下降2.7%和2.5%,合計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環比下降約0.02個百分點。

  PPI同比、環比降幅略有擴大

  數據顯示,8月份,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環比下降0.2%,環比降幅比7月份擴大0.1個百分點;同比下降1.2%,同比降幅比7月份擴大0.3個百分點,PPI已經持續30個月同比負增長。

  余秋梅表示,8月份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環比、同比降幅均略有擴大,主要原因是原油、成品油價格由升轉降,煤炭、鋼材、水泥等主要工業品價格仍處於下降趨勢中。PPI持續負增長表明,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對工業品價格形成的壓力依然存在,工業品市場供需形勢仍不樂觀。

  從發佈的分行業出廠價格環比數據看,在30個主要工業行業中,有色金屬冶煉、農副食品加工、醫藥製造等行業出廠價格環比上漲,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價格環比上漲0.4%,連續4個月上漲;石油加工、煤炭開採和洗選、石油和天然氣開採、黑色金屬冶煉等行業出廠價格環比則有所下降。

  PPI反映的是工業企業産品第一次出售時的出廠價格,持續30個月的同比負增長,表明工業品的出廠價格持續走低,也意味著市場需求的相對不足。

  物價環境有利加快改革步伐

  “接下來的4個月,物價不存在大幅波動的影響因素,全年物價總水準維持在2%至3%的合理區間已經完全沒有懸念。”姚景源表示,我們要利用好較低物價帶來的較為寬鬆的外部環境,抓住有利時機落實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尤其要加快推進改革步伐。

  首先,物價溫和上漲使國民經濟運作中物價的弦不至於繃得太緊,政府可以放開手腳適當加大“微刺激”力度,加快補上基礎設施、民生等領域的投資短板,擴大市場需求,進而拉動經濟平穩增長。

  同時,可以在貨幣政策繼續維持穩健的基礎上,努力用好和盤活財政、金融增量和存量資金,在避免惡性通貨膨脹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和新興産業、新興業態的支援力度,推動小微企業和服務業快速發展,為中國經濟培育新的增長點。

  平穩的物價環境也為深化改革特別是價格改革留出了較大的騰挪空間。當前正是完善能源産品、藥品和醫療服務等價格形成機制的大好時機,我們要抓住機遇,推動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點改革,著眼解決長遠問題,加快打造可持續發展的中國經濟升級版。(經濟日報記者 薛志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