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難忘水上教學船

  • 發佈時間:2014-09-12 07:32:5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楊信坤

  往事悠悠,真情難忘。不久前,落實代課教師教齡補貼,勾起了我對那段水上教學船代課生活的回憶。30年前,我所在的公社是全縣唯一的一個漁業鄉,名為“水上公社”。漁民們長年漂泊生活在淮、澮、漴、潼、沱的5條河流水域,漁家子弟上學成了一道難題。為此,公社購置了幾十條能容納20人至40人的水泥船作為水上教學船。當時公辦教師特別少,公社領導和大隊幹部從當地篩選一批“有初中文化的人”報縣教育局聘任代課教師,我有幸選中被聘用。中心校把我分配到澮光大隊教學船代課。教學船共兩人,一人負責代課,另一人負責行船,漁船到哪,我們教學船就跟隨到哪。

  每次行船,我和船工一人在船頭,一人在船尾,各撐一根六七米長的竹篙,走五六十里水路,才能到達生産區域,行船時間少則一天,遇風大則需兩三天。

  我教了30幾個學生,語文、數學幾門課從備課、教學到作業批改全由一人承擔,教學任務重,但我從不敢怠慢,暗自下決心:一定為人師表,把學生教好。每天晚上在煤油燈下備課、批改作業,一幹就是兩三個小時。一段時間下來,學生和我逐漸親近起來,我和學生家長也越來越熱乎。每週上六天課,週日不回家時也給學生補課,學生學習興趣很濃,家長熱情也高。無論春夏秋冬,學生家長都在第一時間接送學生,上午划船送來,中午划船接回家,吃完飯又划船送來,傍晚划船再接回家。有的教學船船工用小划船天天義務接送學生,船工很辛苦。

  水上教學船最擔心的是突如其來的天氣變化,每次遇到困難都是漁民們冒著險情趕來相助。一天夜裏起大風,教學船天亮時已在岸邊擱了淺。一二十戶漁民見狀後便從自家拿來繩索、竹篙、棍棒之類,拉的拉,推的推,兩個小時才將教學船弄回水中。我連聲道謝。老殷隊長説:“你來教書是為了我們孩子,你遇到事情我們應該出手幫忙,不然會誤了孩子上學,幫你也是幫我們自己。”當時我被感動得説不出話來。

  一次,我突發高燒到昏迷狀態,從水上到近處的農村醫院也有二三十里遠。那時交通很不方便,船工老劉急得亂叫人。鄰船的趙阿姨聽説後馬上划船趕過來,不知道她用的什麼民間草方,我的高燒奇跡般地退了下去。後來,我花9元錢買了一條“豐收”牌香煙送給她以表謝意。可她怎麼也不肯收。她説:“這點小事用不著你破費,如果我收下了,就會壞了我們的家風。”老趙已故,但她樸實的話語至今仍常在我耳畔響起。

  那批代課教師當年大都20多歲,年齡大一些的30來歲。在流動教學船上短的幾年,長的有20幾年,月薪20元錢,可從未聽人要求提高待遇。他們把美好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黨的教育事業。

  這次落實代課教師教齡補貼,大家相聚,悲喜一起涌上心頭。一致倡議待教齡補貼文件下來,大家熱鬧一下,拍個合影留作紀念。

  轉眼30幾年過去,水上教學船早已不復存在,漁民也大都上岸居住,子女上學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沉浸在改革發展、社會和諧的生活環境裏。而對我來説,永遠忘不了那段水上教學船的生活經歷。因為,這不是誰都可以有的,即使是在30年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