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家小院裏的音樂發燒友

  • 發佈時間:2014-09-12 07:32:1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簡承淵 文/圖

  每天清晨,老田把自製的二胡或者古箏捆綁在電動車上,六點準時從距離河北省魏縣縣城幾公里外的東代固鄉西代固村出發,到城區公園裏為晨練的群眾演奏。這樣的生活已是第八個年頭了。

  大家稱他是“農民音樂大師”

  “一、二、三,走起!”隨著老田的樂器聲響起,晨曦中的公園就這樣被喚醒了。愛唱歌的人開始一圈一圈圍了過來,歌聲也越來越大。《南泥灣》、《在希望的田野上》……一曲接著一曲,老田如癡如醉——古箏、二胡在他的手中時而低吟、時而奔放。“你看不出老田是個農民吧?我們稱他是‘農民音樂大師’,他不但會彈奏還會自己動手製作樂器。”一位叫張傑的歌唱愛好者邊説邊朝著老田豎起大拇指,“實在了不起,他是我們這個歌唱隊的核心人物。”

  老田大名叫田全良,62歲,河北魏縣人,平時除了種地,最大的興趣就是音樂。“我從小就喜歡音樂,雖然沒上過幾年學,但我喜歡鑽研,不是吹牛,無師自通,聽上幾次就能拉出曲子。”老田説,年輕時為了家和孩子,沒有時間想自己的愛好。2004年孩子們都上了大學,家裏的負擔輕了很多,老田開始自學二胡。“早些年,村裏的人認為我是不是神經有毛病,一個農民不好好種地,學什麼音樂。”老田説他當時並沒有理會這些説法。200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一家木器廠收回了一架舊古箏,經過整修後又學會了彈古箏。

  眼看著唱歌的人越來越多,老田換上了古箏,腳下也支起一個自製的打板,一曲高山流水緩緩而起……剛剛還引吭高歌的人群瞬間變得低沉舒緩,再看這時的老田儼然像一名指揮官。老田手中的傢夥什,從二胡到古箏、笛子再到葫蘆絲,一個都沒有落下。

  “我也有微網志和QQ,現在有近百個粉絲”

  一進老田家,院子裏到處都是製作樂器的工具,在不大的家裏,隨處都能看見半成品的二胡、古箏,加起來差不多有十幾架。記者看到在一台架子上挂著幾把用廢舊品做的二胡,底座有廢塑膠桶、奶粉桶等。“這些都能拉出好聽的曲子。”老田隨手取下一隻用裝水的塑膠桶製成的二胡拉了起來……

  “製作古箏重在調音。”老田打開一架古箏,裏面露出若干按鈕,仔細一看,原來是利用廢舊的自行車鏈條做成的。“簡單實用,扳上去是高音,扳下去就變成了低音。”

  在臥室一角,一台知名品牌的電腦打開著。“我也有微網志和QQ,現在有近百個粉絲了。”記者在田全良的微網志裏看到,有製作樂器的心得、攝影照片,還有他自己寫的小詩。有網友留言:沒想到一個農民這麼有才。

  老田説他日常製作樂器時遇到難題或者想學歌,就通過網路搜尋和學習。“已賣出去了10幾架,價錢和市場上不相上下。”

  隨著老田來回撥弄,悅耳的音樂從他那雙粗糙的雙手間流淌出來,傳出這個小院,引來了幾位村民走進這個院子。“現在老田是我們村裏的名人了,我們都是他的學生。”一位抱著孩子的婦女的快言快語引起大家一陣笑聲。

  這幾年,西代固村許多農民受到老田的感染熏陶,一到晚上大家就到他家學習古箏、二胡,老田總是耐心地、一點一點地教。如今已有近50位農民學會彈古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