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設用地“負增長”倒逼城市轉型
- 發佈時間:2014-09-11 22:15:3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上海9月11日新媒體專電(記者葉鋒)建設用地“負增長”,總規模“總量鎖定”……許多人眼中的“大上海”,在土地問題上格外“吝嗇”。不過,對公共綠地、公共服務設施、民生用地等土地供應只增不減。今年以來,上海實踐“總量鎖定、增量遞減、存量優化、流量增效、品質提高”的思路,為城市通過轉變土地利用方式促進城市發展轉型探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説,要堅持問題導向,深刻把握城市未來發展的重大問題,要搞好科學規劃,引領城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鎖定土地建設“終極規模”
土地已成為上海當前面臨的最大資源瓶頸。截至目前,上海建設用地總規模超過全市陸域面積的40%,明顯高於不少國際大都市。
據介紹,上海此前設定的2020年建設用地規模目標為3226平方公里,接近全市陸域面積的48%。而今年,上海將2020年的階段控制目標確定為未來建設用地的“終極規模”。按此計算,在去年基礎上,全市未來的新增建設用地總量應控制在150平方公里以內。上海市決策層明確要求:“建設用地規模必須只減不增、必須負增長”。
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局長莊少勤説:“在土地利用問題上,上海已經給自己戴上了‘緊箍咒’,城市發展進入資源‘緊約束’階段,必須轉型升級。”
在為建設用地做減法的同時,上海在生態、民生等方面的土地供應卻做加法。根據已出臺的文件,整體轉型區域規劃公共綠地、廣場用地及地塊開放空間用地佔城市建設用地比例不低於15%,規劃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比例不低於10%。
位於中心城區的普陀區桃浦工業區,其控詳規劃已于5月獲批,核心區是面積達4.2平方公里、産城融合的“科技智慧城”,其間規劃的50公頃的中央公園,將成為上海中外環線之間的大片“綠肺”。
在郊區,上海規劃選址了21個郊野公園。記者日前在已啟動建設的閔行區浦江郊野公園現場看到,一些産出效率低下的倉庫、堆場等設施正在拆除,並將按規劃進行復耕。根據規劃,浦江郊野單元範圍內的建設用地將大幅減少,而耕地、林地、河湖水面等將增加。
向高效利用求增量
土地總量鎖定、增量減少,並不意味著無地可用。發展的增量空間,來自土地存量結構的優化和利用品質的提高。
新空間,來自土地的綜合開發利用。將地鐵站與其上蓋的住宅、商業設施等統一規劃、同步實施,已成為上海創新土地利用的重要探索。地鐵10號線吳中路停車場上蓋,規劃為綜合用地,將建成博物館、購物中心、寫字樓、酒店等,規劃面積達50多萬平方米。通過“一地多吃”,既建成了一座地鐵停車場庫,又相當於充分開發利用了300畝土地。
新空間,來自現有空間結構的優化。位於上海市中心的靜安區,行政區域面積全市最小,已遭遇建設用地的“天花板”。提高存量資源利用品質,對資源閒置和低效利用“零容忍”,成為全區幹部、企業和群眾的共識。靜安成立工作領導小組,著力推進區內靜安寺、梅泰恒等主要商圈樓宇的連通工作。靜安區委書記孫建平説:“資源的稀缺,將倒逼對資源的高效利用。我們將把壓力轉化成動力,在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方面成為標桿。”
新空間,來自存量土地資源的二次開發。今年,上海出臺專門政策,通過區域整體轉型、土地收儲後出讓和有條件零星開發等路徑,著力盤活存量工業用地。如,允許單一主體或聯合開發體採取存量補地價方式自行開發,在土地轉型後補差價、容積率調整等方面有鼓勵舉措。同時,通過規定物業自用比例、限制零星轉讓等方式防範炒地炒房。“這些政策,將對企業形成明顯的激勵。”上海市土地學會副會長袁華寶説。
從“地根”推進城市轉型
在郊區奉賢區南橋鎮,一家不景氣的機械企業的土地被政府回購後,出租給一家外企,用於生産高端流體技術産品,去年完成稅收7600多萬元,今年有望保持20%的增長。另一座閒置廠房,當地政府通過招租,引進物流設備和新型管材生産兩家企業,前者去年實現300多萬元稅收,後者今年將投産。
據介紹,區裏已出臺産業結構調整的“三年行動計劃”,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7200畝工業用地的調整和二次開發任務。“這是郊區發展的必由之路。”奉賢區委書記周平説。
不過,土地利用方式的轉變,對傳統的要素推動型的發展模式,對基層領導幹部一貫的政績考核方式等是新的挑戰。一些基層幹部坦言,盤活存量土地,在企業意願、政府財力和制度支撐等方面面臨一些操作上的困難。土地管理方式的改革,相當於政府“自己革自己的命”。
弓沒有回頭箭。應對資源環境“緊約束”的挑戰,加快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落實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轉變土地利用方式,上海別無選擇。
據了解,上海已啟動面向未來的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編制。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説,城市終極規模的鎖定,有賴於土地規劃的邊界約束建設用地規模只減不增,“以土地資源利用方式轉變,倒逼城市發展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