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首席經濟學家:新常態下中國已無太大必要和空間實行大規模經濟刺激

  • 發佈時間:2014-09-11 18:20:3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天津9月11日電(記者張澤偉 王希 方問禹)中國人民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在天津夏季達沃斯期間出席“新常態 新機遇”論壇時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即使面臨GDP減速壓力,也無太大必要實行大規模經濟刺激,增加金融杠桿的空間也比以前“舊常態”下要小得多。

  馬駿説,當前,中國對GDP減速導致失業上升和社會不穩定的擔心比以前少一些,這是新常態下沒有必要出臺過度刺激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他説,雖然中國的GDP增長率比以前要低,但就業情況卻比較樂觀。2007年之前,如果GDP增長掉到7.5%,就業情況就會很不好,現在不是這樣了。

  “原因之一,是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開始下降,因此沒有必要每年創造像以前那麼多的就業崗位了;原因之二,是中國的經濟結構正從重化工業主導的製造業向服務業轉型,而對同樣的GDP來説,勞動密集型的服務業能創造的就業機會遠多於資本密集型的重工業。”他説。

  同時,中國大幅擴張貨幣信貸、增加金融杠桿的空間比2008年之前更小了。馬駿説,中國經濟的杠桿率自2009年以來上升較快,目前用廣義債務與GDP的比例或M2與GDP的比例來衡量,雖然還低於一些發達國家,但高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

  另外,如果金融杠桿率過度上升,往往在一段時間之後會轉化為政府債務風險。馬駿説,通過分析政府長期債務的可持續性,發現在今後幾十年中由於養老金缺口、醫療成本的上升、治理環境污染的成本等因素,政府債務佔GDP的比重將面臨許多上行壓力。雖然從短中期來看,中國的政府債務風險還在可控範圍之內,但長期風險不可忽視。

  馬駿還表示,舊常態下,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往往是政府主導型的“發展重點産業、戰略産業”等,而新常態下的經濟結構變化則更應是以市場和民生需求為導向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