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高舉品質旗幟 服務提質增效 促進轉型發展

  • 發佈時間:2014-09-11 09:33:53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以來,市質監局圍繞“三個轉變”(從“中國製造”轉變到“中國創造”、從“中國速度”轉變到“中國品質”、從“中國産品”轉變到“中國品牌”),積極開展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創建,主動順應改革大勢,高舉品質旗幟,強化質監作為,努力為杭州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做好服務。

  1

  圍繞提質增效,服務轉型升級

  1.推進品質強市示範創建。年初以來,我市啟動全面部署“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創建工作,把10大方面、50項內容、271項具體任務逐項分解落實到市直26個部門和13個區、縣(市)政府,將政府品質工作與品質強市任務綜合納入市政府目標考核;圍繞“五水共治”、“四換三名”、“美麗杭州”等重點工程建設,科學制定2014年品質強市工作計劃,全力推進17項重點工作措施;紮實開展品質示範鎮街、中小學品質教育基地、先進品質管理孵化基地創建。

  2.實施品牌戰略成果豐碩。省市政府品質獎和省市名牌産品是實施品牌戰略的主要平臺。2014年,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獲“首屆中國品質獎”提名獎;杭州鴻雁電器有限公司和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獲浙江省“政府品質獎”,全市累計5家企業獲此殊榮;杭州天堂傘業集團有限公司、杭州開元酒店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華立儀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東南網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迪安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獲杭州市“政府品質獎”,全市累計9家企業獲此殊榮。全市共培育440個浙江名牌、434個杭州名牌産品,以及西湖龍井茶、徑山茶、臨安山核桃、衙前化纖、黨山衛浴等5個浙江區域名牌和7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

  3.推進標準化戰略紮實有力。推進標準化工作由傳統的工業、農業領域,拓展到高新技術、新能源、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市政府主推的“十大産業”領域。我市先後引進建立了33個國家、25個省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委會或工作組,共有19項標準被國標委評為“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引導18家企業主導和參與37項國際標準制修訂,400多家企事業單位主導完成近2200項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制修訂,全市6284家規上工業企業採標率達52.72%,還建設了26項國家級、近200項省級、150余項市級標準化示範項目,涵蓋“高新産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政府管理與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

  2

  圍繞品質安全,突出監管創新

  1.創新消費品品質安全監管。消費品質安全監管與民生權益息息相關,是質監部門履職的重點。全市質監部門堅持以發現問題為導向,以強化處置為核心,以保障安全為底線,創新舉措開展品質安全監管。截至目前,共完成家裝建材、家用電器、兒童用品、農資等142種1903批次産品品質監督抽查,對20家品質預警企業進行跟蹤抽查,對92家纖維製品企業實施分類監管和專項整治,對太陽能熱水器、食用塑膠包裝容器、膠合板、棉針織內衣等7類區域塊狀産業的159家企業實施重點關注,確保不發生區域性或重大安全事故。

  2.創新電子商務産品品質監管。為凈化電子商務品質環境,促進電子商務産業健康發展,市質監局立足服務杭州電子商務産業健康發展實際,創新服務資訊經濟和智慧經濟發展,助推我市打造“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積極探索開展全國電子商務領域産品品質監管機制研究與應用。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和實踐,“質檢總局電子商務産品品質風險監測中心”和“國家質檢總局電子商務産品品質12365投訴舉報處置指揮中心”先後落戶杭州;網上産品品質風險監測深入開展,累計完成13000余批次産品品質安全風險監測;源頭追溯、屬地查處機制日漸成熟,成功完成276批次産品落地查處;電商企業的品質意識和品質管控能力不斷提高,産品品質主體責任落實不斷推進。創新電子商務産品品質監管機制不僅開啟了促進電子商務産業健康發展的新藍海,而且必將大大有利維護網購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3.創新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特種設備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全市特種設備保有量達17萬台(套)。全市質監部門全面貫徹實施《特種設備安全法》,大膽突破傳統監管方式,努力推動構建“企業主體、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三位一體的特種設備監管新模式;重點突出涉“氨”特種設備和快開門式硫化罐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大力推進無燃煤區建設,加快推進燃煤鍋爐技術改造,持續開展全市電梯維保單位星級評定;組織實施特種設備安全隱患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違法生産、違法安裝、違法使用等行為,有力推動企業落實安全主體責任。

  3

  圍繞品質惠民,強化權益保障

  1.聚焦民生抓計量。計量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支柱。全市質監部門著力夯實基礎,改革量值溯源模式,深化計量監管創新,推廣能源計量管理體系,規範計量校準市場。截至目前,共完成6359台件電子秤、9866台件醫療計量器具、2519支加油槍等重點計量器具強制檢定;對全市315家眼鏡經營單位和大型超市等重點消費環節的計量器具開展計量專項檢查;積極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引導並培育127家誠信計量自我承諾示範單位,累計總數達591家。

  2.聚焦偽劣抓打假。堅持維護民生民安等權益開展打假執法行動,對嚴重侵犯國計民生的品質安全違法行為善於出新招、敢於下重拳、勇於出狠招;深入開展打假保節日、農資産品、建材産品、兒童用品等“藍劍”專項執法行動,全力保障消費者權益。據統計,截至目前共出動執法檢查11694人次,檢查生産企業4603家,查處違法行為651件,其中立案處罰448件,端掉制假售假窩點51個,罰沒款622.9萬元。

  3.聚焦共治抓宣傳。宣傳品質知識,營造品質氛圍,構建共治格局是抓品質的長效機制。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5.20”世界計量日和品質月等重要節點,組織品質安全知識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活動,開展品質諮詢服務,拓展應用政務微網志、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實時發佈工作動態、權威資訊和宣傳品質知識,營造人人關注品質、人人監督品質和人人選擇品質的良好氛圍。

  4

  圍繞品質服務,做強技術支撐

  1.做好改革文章。檢驗檢測認證技術機構作為高技術服務業正面臨市場化改革的考驗。市質監局認真貫徹國務院和國家質檢總局對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改革的指導原則和要求,按照“建立政府公益性檢驗機構和社會經營性檢驗檢測機構兩支隊伍”的改革思路,以市場化機制為紐帶,以合資、股份制等方式,推動品質檢測、計量校準和特種設備檢驗工作改革,下好改革“先手棋”,牢牢把握改革的主動權,切實增強技術機構的活力和實力。

  2.做精服務文章。堅持以政府、市場和社會的需求為第一導向,以技術服務行政監管、經濟發展和群眾生活為第一目標,真正把技術機構改革融入到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去衡量和評價。截至目前,共開展各類産品品質檢驗檢測23170批,實施計量器具量值傳遞15.1萬台(件);繼續深化“走出去”戰略,與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學習借鑒先進管理理念、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機制等內容,共建共用“檢測+標準+科研”三位一體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點對點個性化服務。

  3.做強發展文章。積極完善技術機構崗位設置、績效考核、技術創新等制度,努力提升技術機構核心競爭力,為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改革奠定基礎、爭取主動。大力突出“國”字號機構建設,順利推進“國家半導體照明産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籌建;加快申請“國家工業鍋爐節能品質監督檢驗中心”進程;積極規劃建設“國際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産業園”,集聚優勢資源,努力推進我市檢驗檢測高技術産業健康快速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