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安谷創新 塑造綠色環保生態水電站

  • 發佈時間:2014-09-11 04:36:10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9月中旬,大渡河安谷水電站,雖然廠壩施工已經完成,水電站現場仍是一片繁忙,十幾輛卡車在工地上穿梭,這裡是廠壩旁復耕的現場。

  大渡河安谷河段的洲島密布,水生生態、陸生生態和濕地生態交織,生態敏感。通過兼顧濕地生態與河壩環境的保護與修復,水電七局通過技術和理念創新將安谷水電站建成一座綠色環保水電站。發電、節能、環保、防洪……安谷水電站建成後,不僅為樂山發展提供電力電量保障,還將美化沿河兩岸的生態環境。

  安谷這座綠色環保生態水電站是怎麼煉就的?

  □陳果 劉川

  環保理念塑造生態水電站之魂

  由於安谷水電站地理位置特殊,處於樂山市的旅遊走廊上,複雜、脆弱、特殊的開發環境,讓電站的環境保護受到了高度關注,對生態的要求更為嚴苛,如何建設成為一個生態環保電站?這是水電七局建設者們思考的問題。

  最終,在通過一系列的設計優化後,在中國水電建設歷史上,首次針對性極強地提出了“左側河網保護與河流生境營造、設置倣自然魚類通道和魚類增殖放流站、建生態小機組向泄洪渠下泄生態流量等生態環保措施”,得到了專家的一致認可。

  增設的1.2萬千瓦生態裝機可謂一舉三得,既可以增加下游生態河道的流量,滿足濕地的滋養所需;又可以確保庫區水利資源的有效使用,使發電總量增加8千萬度/年。

  翠綠色的河道兩旁,綠樹成蔭,百鳥群飛……在安谷水電站旁初步形成的生態濕地裏,一幅幅環境優美的畫面讓人目不暇接。地處峨眉山東麓的安谷水電站,若天氣晴好時,峨眉金頂和沙灣美女峰等美景也將盡收眼底。安谷水電工程建成後,大壩上游將形成100年一遇的防洪體系,下游也將形成20年以上的完整防洪體系,使河段全面達到防洪標準。

  在具體施工中,安谷砂石加工系統在減少揚塵和污水排放等各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乾淨整潔的路面、醒目的標語、清晰的組織結構示意圖……踏入安谷水電站砂石拌和工區,一切井然有序,儼然就像工廠的生産車間。“我們這裡的生産廢水通過‘三級’物理自然沉澱處理之後,每公斤水為70毫克的懸浮物,完全能達到國家廢水排放標準。”中國水電七局五分局局長陳雁高説,“三級”物理自然沉澱即通過“三級自然沉澱池+德瑞克水處理器+澄清水處理器”的工藝,以達到生産廢水的合理排放。

  除對進入破碎機的原料進行“保濕”噴淋灑水外,還為篩分樓穿上了“外套”,使得整個篩分樓封閉起來,這樣就防止了篩分揚塵進入外部環境中。由於良好的封閉措施,幹篩系統揚塵基本全部控制在系統封閉車間內,有效地降低了粉塵污染。

  安谷水電站也重視珍稀魚類的放流。目前,安谷水電站投資建設的3500萬元的魚類增殖放流站已基本成型,近日向大渡河放流了18萬尾珍稀魚苗,未來還將連同沙灣水電站一道每年向大渡河放歸魚類30萬尾。

  技術創新為生態水電站保駕護航

  在水電施工中,一期圍堰防滲墻至關重要,對工程進度、品質、安全、成本控制有著全面、持久的深度影響。

  水電七局所完成的防滲墻,在大渡河流量超過4500立方/秒、基坑開挖深度超過30米的“高壓”考驗下,防滲效果近乎是滴水不漏,是安谷基坑開挖得以順利展開的、地地道道的“保護神”,它從根本上解除了基坑開挖對滲漏的後顧之憂。

  安谷水電站基坑另一條爽心悅目的線條,就是全方位、大斷面的預裂爆破。密集的預裂孔,平整的預裂面,構成了優美的基坑整體框架。

  安谷水電站尾水渠底板岩石為粉砂岩,屬於次堅硬岩石,再加上開挖方量增大,工期緊,施工難度大,特別是安谷水電站尾水渠底板面積約30萬平方米,相當於42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這麼大的面積,如果超挖1釐米,在混凝土澆築施工中,將産生巨大的損失。

  一種新興的施工工具強力松土器在石方開挖中得以應用。

  中國水電七局三分局局長、安谷項目經理何勇表示,強力松土器主要靠自身動力鉤子産生大於岩石極限抗壓強度的壓力,對岩石進行極限破壞,有效保證了移民點居民房屋及人員、羅安大橋、尾水渠兩岸邊坡的安全,併為今後國內外高強度、高精度的石方開挖施工積累了經驗。

  設計優化創新在前期工程建設中,取得明顯的多重效益——既加快工程進度,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又降低了工程成本。

  在工程實施階段,水電七局表現出了高度的技術敏感性,及時發現設計缺陷、強力主導設計優化:如將泊灘堰過水斷面為隧洞混凝土修改為明渠施工,既保證了施工工期,又減少投資千萬元;對導流明渠,既進行了設計支護形式優化,將大量鋼筋籠支護改為連砂石砼和耐特籠支護,又進行了施工組織優化,並適當調整生態河走向軸線,減少了表土開挖25萬多立方米,減少土夾石開挖143.7萬立方米,減少砂卵石填築28萬立方米,這一系列優化,既降低了施工強度、難度,確保了工期,又降低了工程造價。

  “安谷創新”不僅引領著國內外同類型水電站的發展,還塑造了一座綠色環保水電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