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服務城區“菜籃子”引領農區現代化

  • 發佈時間:2014-09-11 01:30:4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肖力偉 胡明寶

  登高俯瞰陜西省西安市涉農區縣,一座座現代化設施大棚在佔地數百畝、數千畝的現代農業園區內綿延成片。走進園區,但見:一棚棚的彩椒、黃瓜、茄子、番茄等蔬菜鮮鮮亮亮地生長著,豐富著市民一年四季的“菜籃子”;一欄欄數以千計的荷斯坦奶牛一邊聽著輕音樂一邊很受用地在自動按摩器上接受著按摩;一頭頭關中黑豬一邊吃著西瓜一邊在運動場上嬉戲……這些生動畫面都是西安都市現代農業的真實寫照。

  在國家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推動城郊地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號角下,西安市堅持運用工業理念發展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出了一條大城市、大農業的都市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都市現代農業如何佈局?

  圍繞城市中心區打造“一區三帶七板塊”

  “都市農業在‘菜籃子’産品供給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城市‘菜籃子’産品全部由都市農業提供,既不現實,也不符合資源優化配置要求。都市農業在城市‘菜籃子’産品供給中到底應該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如何與農區農業進行分工協作以保障城市‘菜籃子’産品的供給,是都市農業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西安市農委相關負責人説。

  西安市地處關中盆地,與其接壤地區都是糧食生産大市,可以保障糧食的供給,因此將城郊有限的耕地進行高效開發至關重要。西安市圍繞“服務城市、富裕農民”這一目標,按照農業生産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專業化、生態化要求,建成了“一區三帶七板塊”發展新格局。

  “一區”是指秦嶺北麓西安都市現代農業示範區;“三帶”是指南橫線都市農業産業帶、沿渭都市農業産業帶、渭北農業産業帶;“七板塊”是指白鹿原都市農業板塊、周至獼猴桃板塊、戶縣葡萄板塊、長安鮮桃板塊、臨潼石榴板塊、臨潼奶牛板塊、藍田肉雞板塊。

  目前,秦嶺北麓旅遊農業板塊,面積發展到35萬畝,成為西安市民週末出行的重要首選地;周至獼猴桃板塊,發展到41萬畝,成為全球最大的獼猴桃集中産區;臨潼石榴板塊發展到10萬畝,臨潼奶牛板塊發展到10.8萬頭,藍田肉雞板塊年出欄量達到800萬羽。産業帶建設加快推進,生豬産業帶發展到83.13萬頭,沿渭無公害蔬菜産業帶發展到13萬畝等,農業規模效應不斷顯現,産業優勢進一步集聚。都市現代農業如何構建産業體系?

  堅持既要保供給又要保安全還要拓展農業功能

  “發展都市現代農業,無疑首先要滿足保障生鮮農産品供給,特別是保障出現突發事件時的應急供給。”西安市農委相關負責人如是説。

  西安市在發展都市現代農業過程中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産業結構,加快推進糧食高産創建、設施蔬菜擴建、特色果業增效、優勢畜牧提升四大工程的實施。

  目前,已在全市8個涉農區縣建立小麥、玉米萬畝示範片39個,千畝示範方100個,百畝攻關田60個,確保全年糧食總産166萬噸任務的完成。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全市新增設施蔬菜1萬畝,其中:日光溫室2500畝。加快特色果業發展,重點建設西安現代果業展示中心和獼猴桃、石榴、葡萄、櫻桃、鮮桃五大主題公園,全市新增果業面積2萬畝。突出抓好畜牧業發展,建設市級以上各類標準化養殖場60個、示範場20個,力爭全市畜禽標準化養殖率達到25%以上。

  在保障農産品有效供給的同時,還要確保農産品品質安全。西安市堅持強化農産品源頭治理,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産,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年”活動,加快推進“三品一標”認定和農業標準化生産基地建設。

  目前,西安市已組織編制農業地方標準和生産技術規程20項、新建農業標準化示範基地10個,認定無公害農産品基地35個,認證“三品一標”農産品39個,從源頭上確保農産品的安全。積極開展農産品品質安全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查,主要農産品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

  在提供安全、充足的農産品供給的同時,觀光農業在西安市都市農業産業體系中尤為耀眼,服務鄉野遊憩休閒的景觀生態型農業風生水起。目前已形成休閒農業“兩帶三區”産業發展新格局,加快形成10條特色鮮明、內容豐富的精品休閒農業旅遊線路,全年接待遊客力爭突破1000萬人次,實現經營收入13億元以上。

  都市現代農業如何實現現代化?

  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抓手

  據西安市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西安市以園區建設為抓手,發揮區域産業特色,按照“前聯農戶、後接市場”的模式,採用“企業+合作社+農戶”、“企業+基地+農戶”等多種組織形式,以利益為紐帶把周邊農民組織起來參與生産,逐步形成了以園區為龍頭、圍繞園區建基地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閻良區關山鎮是著名相棗的産區,由於大多是有多年樹齡的老棗樹且疏于管理,經濟效益很一般。自從豐宣果蔬現代農業園區在該鎮栗邑村建成後,情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栗邑村棗農劉社娃説,因為參加了豐宣合作社以後,統一管理,統一技術指導,去年是相棗這十幾年來收成最好的一年。

  “以前棗樹都是分散經營的模式,一家一戶一棵兩棵,農民不會投入太多精力和財力去管理它,合作社把相棗資源整合以後,再分包給善於經營、善於種植的社員,讓他們投入精力和財力來經營和管理。合作社統一管理、註冊商標、統一收購銷售,發展這一特色産業,廣大社員收入大增。”豐宣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思妮説。

  園區建成以來,不僅帶動了當地産業發展,還積極吸納社員、土地出租戶及其周邊其他農戶參與生産、管理、銷售等活動,在獲取土地租金的同時,每人每月還有1500~4000元的工資性收入。

  另外,豐宣果蔬示範園區充分利用和挖掘石川河天然谷地、古相棗林帶、村域歷史文化等資源,規劃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區、傳統農業觀光區、休閒農業度假區、風俗文化體驗區和綜合功能服務區,實現果蔬生産和市民觀光體驗雙重功能。

  類似豐宣果蔬現代農業園區,西安市目前已建成各類農業園區312個,在都市農業發展中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引領、帶動”作用。閻良設施農業示範園區以股權形式流轉1.2萬畝耕地發展甜瓜産業,採用“甜瓜—玉米—蒜苗”每年三茬種植模式,畝均增效突破1.5萬元,節本增效達20%以上,實現了産業發展、農民增收。在秦嶺北麓、渭河南岸,以周至獼猴桃主題公園為引領,一個集産、加、銷為一體,生産要素高度聚集、種植面積35萬畝的全國最大獼猴桃産業板塊已經形成。

  2013年,西安市現代農業園區總産值達到30.88億元,佔全市農業總産值的11.3%,帶動周邊農戶52.4萬人,園區內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1.8萬元,高出全市平均水準5000多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