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鮮豐”,17年專注水果之路

  • 發佈時間:2014-09-09 06:01:32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莊小琴

  它似乎無處不在,儼然成為標配。

  毋庸置疑,“鮮豐水果”已成為杭城最顯眼的連鎖標識之一。人流量集中的小區、成熟的商貿市場、主要幹道匯集處等繁華地段幾乎都有它的身影。

  據杭州群豐果品連鎖有限公司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其水果銷售門店已經達到200家,其中浙江省省內180家,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水果連鎖銷售商。每天大約 200 噸新鮮的水果,通過“鮮豐”到達千家萬戶。

  “現在,水果已經成為人們品質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賣好水果也已經成為一項事業,但當年,賣水果只是迫於生計,是謀生的一種手段。”公司董事長韓樹人感慨。

  甚少有人知道,“鮮豐”如此龐大的“水果王國”,起步于十多年前的一輛三輪車。

  1997年,韓樹人還只是一名保安,生活頗為拮據,無奈下,向老鄉借了80元錢,買了一輛二手三輪車,利用白天空余時間,兼職賣起了水果。

  是當作生計,還是成為事業,取決於一個人的格局。1998年,華商、歐尚等大型超市開始在杭州初露鋒芒,顧客趨之若鶩,韓樹人也不例外,不過他的關注點在超市的水果區域。後來,他看到了一本影響他至深的書:《沃爾瑪真經》,他確信,水果連鎖超市將會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

  從2004年6月在和睦農貿市場開出杭州第一家水果超市,韓樹人開啟了水果連鎖征程,並成立物流配送中心,實現了統一採購與統一配送的戰略目標。此後,每年以2家店、10家店、20家店的速度進行穩步擴張,2013年,新開店數目達到50家。

  “十多年來,我們只專注做一件事,那就是賣水果,”韓樹人説。

  而綜觀激烈競爭的水果零售市場,“鮮豐”正是因為十年如一日的專注,依託行業領先的門店數量,穩定優質鮮果供應,及後臺精細化管理、不斷完善的客戶體驗,實現了可持續的單店盈利模式,進而形成可複製的商業模式。

  推薦公司

  杭州群豐果品連鎖有限公司

  推薦理由

  從1997年一輛二手三輪車起步,群豐人立足杭州、佈局浙江、面向全國,以連鎖直營模式發展門店,成為中國果品業異軍突起的領頭羊,現已成為世界水果連鎖的領導品牌,年銷售額達6.5億元。

  公司履歷

  1997年:韓樹人以80元購買了一輛二手三輪車,開啟群豐人創業之路。

  1999年:和睦飯店屋檐下襬攤經營,建立了一個固定的水果銷售陣地。

  2004年:第一家水果超市和睦店開業。

  2005年:第二家水果超市三塘店開業,開啟了群豐果品連鎖的新篇章。

  2006年:杭州群豐果品連鎖有限公司成立,標誌著公司向規範化、標準化、制度化的成功轉型。

  2007年:建立海南芒果基地1500畝,實現了群豐果品的産地直供。

  2008年:物流配送中心成立,群豐果品實現了統一採購與統一配送戰略目標。

  2010年:紹興世茂店開業,群豐果品正式走出杭州、進入紹興市場。

  2010年:建德新安東路店開業,公司第一家控股子公司正式成立。

  2011年:鮮豐創業大廈正式啟動,鮮豐水果學院正式成立。

  2012年:上海、義烏、麗水、安吉等區域門店開業,標誌著群豐果品正以杭州為中心向浙江省及周邊區域快速擴展。

  滿世界種水果 全産業鏈模式保證從枝頭鮮到舌頭

  連鎖模式的開啟,直接考驗著貨源的供應要求。批發市場貨源顯然無法滿足品質的穩定性。因為貨源供應緊張時,一些無底線商販甚至會夾雜石頭,以謀求更多利潤。

  另一方面,多地出現的水果傷農事件也引起韓樹人的關注,因為水果豐收,供過於求,大批水果價格暴跌,嚴重滯銷,許多果農因為償還不起種植的借貸費用,發生多起自殺事件。“如果果農按我們的標準來種植水果,我們以高於市場一定比率的價格收購,這樣既能保證水果品質,也能保證果農收入。”

  當時,協議種植及定單農業在國外已經是一種成熟模式,國內則鮮有嘗試。

  2007年,韓樹人在上虞瀝海鎮簽訂了第一份西瓜種植協議,此後,在海南、新疆、陜西等多個省市,開始了芒果、哈密瓜、冬棗等水果的協議種植。

  在這些種植基地,表皮糖度、中心糖度、開花到挂果的時間、化渣率、松脆度等都有嚴格規定。“如果不按我們的規定種植,或達不到采收標準,我們可以拒收,以西瓜為例,我們給果農的價格要高出市場價兩毛錢左右,一畝地采收8000斤,也就是説賣給我們會增收1600塊,當地果農一般300畝起種,那麼就是48萬元。如果驗收不合格,那麼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損失。”

  目前,“鮮豐”擁有的38個全球種植基地和49個國內種植基地,保證了消費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健康新鮮的水果,而“鮮豐”11位水果種植專家,常年奔波在這些種植基地。

  連鎖經營的一個優勢是價格優勢,但不久前,韓樹人去左岸花園“暗訪”,顧客們的反應出奇一致,“水果的品質一貫很好,不像其他水果店時好時差,唯一不足的是價格稍貴了一點”。

  “在無比重視舌尖安全的今天,低價不再是水果的核心競爭力,一以貫之的好品質才是,”他拿起一粒冬棗,咬了一品,松脆的聲音清晰可聞,“要達到這樣的松脆度和化渣率,種植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有閃失,使用的有機肥1600元一噸,而化肥的成本會更低,我們保證的,首先是品質。”

  這樣的冬棗,“鮮豐”給果農的協議收購價就高達25元一斤,而沒有協議收購的果農,為了趕在中秋節前賣個好價錢,會使用膨大劑催熟。“使用過膨大劑的冬棗收購價最低的只要7元一斤,但它們絕對不會進入“鮮豐”的收購範圍,”他説。

  全程冷鏈模式助力水果O2O 水果線上銷售的區域難題有望破冰

  2012年中國果品連鎖協會發佈數據,發達國家成年每人平均消費水果150公斤,中國成年每人平均消費水果僅23公斤,中國水果零售業還有足夠大的空間潛力。

  十多年專注做水果,“鮮豐”已經形成了四個水果品牌:“鮮豐水果”、“楊果鋪”、鮮果碼頭、水果碼頭,分別對應零售、乾果、鮮榨果汁和批發,全方位做好“水果”這門生意。

  然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快步到來,讓“水果生意”也變得難做起來,“鮮豐”也在努力嘗試擁抱網際網路。

  韓樹人告訴記者,從2009年起,公司便成立獨立的電子商務事業部,著力開始對電子商務渠道的開拓,截至目前,已建立起“鮮豐”官網、天貓旗艦店、微商城等多個電商銷售服務渠道,在上海、杭州、紹興等長三角地區,只要有“鮮豐”的門店在,就可實現線上訂單,線下配送。

  但他不諱言,即使像“鮮豐”這樣已經解決了貨源問題的大型實體零售企業,也無法破解水果線上銷售的區域限制。但這並不是無解之題,“取決於企業的發展方向,如果成為一個全國性公司,那麼區域限制自然會打破,每個客戶的訂單會自動匹配到所在城市最近的門店,以實現大範圍、高效率的到府配送。”

  “鮮豐”現在正在向全國性公司這一目標發展,開拓上海市場,以滬杭為中心輻射蘇南,從而形成滬杭寧三角戰略態勢,繼而進一步向長江中下游擴張。“我們的目標是,2015年門店到從250家擴張到480家,年服務從1800萬人次到2015年的5800萬人次。”

  為實現這一目標,一方面,公司投入1000多萬元,全面改造已有的100多家門店,從賣場形式轉變成田園風格的“體驗店”,另一個更大的動作是,今年8月,投入3000多萬元,由美國知名設計師設計,使用面積超1萬平方米的大型冷鮮庫在康橋正式動工,預計明年年初投入使用。

  “冷庫建成後,將成為電商配送中心,作戰半徑也會擴大,以杭州為中心,100公里範圍內將實現全程冷鏈。”

  把農民工變成專業的産業工人 這是鮮豐品牌發展的基石,也讓他們有改變命運的機會

  在位於勾莊的杭州果品市場,八層樓的“鮮豐”創業大廈矗立在入口處,迎面而來的,是一張張生機勃勃的年輕臉龐。

  在“鮮豐”現有的1500名員工中,農民工店員1200人,平均年齡只有24歲。或許是韓樹人自己出身於貧窮人家,他對沒有文憑的農村孩子抱有一份深切的責任,“我希望‘鮮豐’把這些農民工變成産業工人,這是‘鮮豐’品牌發展的基石,也希望‘鮮豐’給他們帶來改變命運的機會,因為社會底層的人有希望,感到溫暖了,社會才能變得更和諧。”

  2008年,“鮮豐”成立了水果學院,每一個來“鮮豐”的年輕人,都會進入水果學院進行系統培訓,從水果擺放到保鮮控損,讓他們在培訓中真正熱愛水果,從而成為一個懂水果的專業水果人。

  一大批年輕人在這裡成長,並成為業務骨幹,300多名的管理層人員中,70%來自於門店的一線銷售員。19歲來杭州,在九佰碗打了一年工的涂伸相,來到“鮮豐”後再也沒有産生過跳槽的想法,現在他已經是公司營運中心副總監,也成為全公司年輕人的勵志楷模。

  公司還成立了“店長創業基金”,鼓勵更多的群豐人成為公司門店股東。2010年,公司出資100萬元,正式頒布《群豐店長創業基金管理章程》,幫助更多店長入股群豐,參股門店,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到2013年,總基金已到達500萬元,入股的員工已達50多人。

  培養願意投身於水果事業、樂意對事業忠誠的真真正正的水果人,是人才梯隊建設的重要一環,但在門店加速複製的過程中,公司也會花重金聘請專業人才,以完善自己的人才系統。

  2004年,第一家水果超市和睦店開業。10年後,水果銷售門店已經達到200家,其中杭州180家。

  2009年,“鮮豐”開始開拓電子商務渠道,目前已建立起鮮豐官網、天貓旗艦店等多個電商銷售服務渠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