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開放不停步、合作更緊密、發展獲共贏--寫在第四屆中國-亞歐博覽會閉幕之際

  • 發佈時間:2014-09-07 15:09:1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烏魯木齊9月7日電(記者潘瑩)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響應,沿線50多個國家和38億人口面臨振興歷史機遇,中國-亞歐博覽會無疑成為做大區域經濟合作“蛋糕”的重要載體。

  放包容不停步

  9月1日至6日舉行的第四屆中國-亞歐博覽會期間,來自6大洲60個國家(地區)、4個國際組織的外國政要及嘉賓與會,48個國家和地區參展,規模超過往屆。

  本屆博覽會共舉辦13場高端論壇活動及120余場各類投資貿易促進活動,中外嘉賓就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進行了深入廣泛交流,尋求共識。與會各方在政治、經濟、貿易、科技、交通、人文、能源等領域達成了一系列合作成果。

  正如中國—亞歐博覽會秘書處秘書長、新疆國際博覽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李靜援所説,中國-亞歐博覽會暨中國-亞歐經濟發展合作論壇的意義正在被放大:它成為一個平臺,把各方的潛力挖掘出來,把大家的互補性結合起來,把不同國家的利益融匯起來,把不同文明的優秀基因融合起來。在這個平臺上,“共商共建”成為可能。

  區域合作更緊密

  古時,依靠馱隊走出的絲綢之路,今天何去何從?在第四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中外嘉賓表達了致力“五通”、在更廣領域促進合作的共同期許。

  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交通運輸峰會上,哈薩克共和國投資發展部第一副部長熱尼斯·卡蘇梅克説,“古代交通支撐了絲綢之路的貿易繁榮,而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也必將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發揮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助力形成全方位開放的嶄新格局。要把絲綢之路從線形的商貿路,變成産業聚集的經濟帶,首先要有交通和物流的引擎帶動,這樣才能吸引企業入駐,才能形成産業生態鏈。”

  各方暢想正逐步變為現實:今年4月,被稱為第三條亞歐大陸橋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克拉瑪依至塔城合資鐵路正式開建,將成為我國渤海灣經內蒙古、甘肅、新疆塔城到阿斯塔納、莫斯科、明斯克進入波羅的海最便捷的通道;2013年底,中國政府與新疆周邊7個國家簽署雙邊《汽車運輸協定》,為促進新疆物流業與亞歐物流業融合打下基礎;今年上半年,烏魯木齊開通至法蘭克福旅遊包機。

  繁榮發展獲共贏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提出,將新疆建設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在全國19個對口援疆省市、各部委及央企幫助下,新疆正憑藉政策、區位、資源、人文等優勢,吸引眾多國內外資本,形成龐大産業集聚,煥發出強大的經濟文化發展動力。

  正是看中了這塊繁榮發展、投資興業的熱土,美國霍尼韋爾公司已連續3年參加中國-亞歐博覽會。美國霍尼韋爾公司戰略與市場部高級總監周衛良説,對於美國企業來説,新疆乃至中亞的市場是一塊“誘人的蛋糕”,我們很看重新疆這塊新興市場,開拓新疆更能幫助我們走向中亞。

  本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歐洲六國經貿交流會、太平洋島國經貿交流會……一場接一場經貿洽談活動有序進行。東加王國駐華大使西亞梅利耶·拉圖説,參加中國—亞歐博覽會,就是來“交朋友找夥伴”的,希望通過積極推介本國特色,尋求與中國新疆以及參會各國開展全方位合作。

  隨著中國—亞歐博覽會影響力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世界和中國500強企業落戶新疆。目前,與新疆有貿易關係的國家和地區已達190個,來自美國、日本等52個國家和地區的427家外商企業在新疆投資建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