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西安激活企業創新基因

  • 發佈時間:2014-09-07 06:31:0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記者張毅、通訊員何汪維報道:今年上半年,西安市完成技術交易額逾260億元,這一數字幾乎是2010年該市全年的技術交易總額的2.65倍,其中技術成果就地轉化率再創新高。

  技術合同交易額被認為是衡量區域創新活力和經濟增長品質的重要指標。對科教大市西安而言,短短4年時間,技術合同交易以每年100億元的規模實現增長固然可喜,但連續4年年均遞增50%以上的科技成果就地轉化量則更加令人興奮。有專家評價:這顯示當地企業的創新性成長基因正在快速滋長、裂變,科技經濟“兩張皮”現象開始得到實質性改善。

  西安市科技局副局長任暉表示,從去年開始,西安市創新改革財政科技資金的投入方式,變計劃導向為企業需求導向,實施“需求主導,流程再造”。任暉表示:過去是我們做計劃髮指南,企業按圖索驥分頭申請;而現在是按照企業創新需求統籌扶持,有需求的企業先提出3年發展計劃,由科技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評審,根據入圍企業具體需求定向扶持。

  “市場為主,政府托底”。以財政專項為引導,激發市場金融資本的主體作用。財政專項重在引導銀行、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及社會資金向企業投入。為此,西安市政府專門成立了西安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新組建了西安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前者負責科技引導資金投入,後者負責權益管理和企業再融資服務。目前,西安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每年支援企業逾千家,貸款餘額突破12億元。其中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額佔60.6%;科技企業股權融資近20億元。同比增幅均在50%以上。

  西安科技局局長問向榮表示,引入競爭機制後發生了三大變化:一是科技主管部門只作行政判斷,技術、産業和市場價值判斷全部交給專家組評價決策;二是以績效、公平為導向,大大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三是強化了政府部門、項目承擔單位各自的管理責任,解決科技項目重立項、輕管理的問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