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60余幅精美多派唐卡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

  • 發佈時間:2014-09-06 14: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9月5日上午9點30分,當代傑出藏文書法家、多派唐卡創始人、唐卡藝術家、西藏唐卡文化産業領頭人年敘?多吉頓珠先生攜其多年精心創作和收集的60余幅西藏精品傳統手繪唐卡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在這個由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西藏自治區文化廳、西藏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西藏文化産業協會主辦,西藏拉姆拉綽唐卡畫院和西藏崗地文化産業集團承辦的“帶著千年的傳統突圍——西藏多派唐卡藝術作品展”上,年敘?多吉頓珠先生和其創辦的西藏拉姆拉綽唐卡畫院向世界展示了唐卡這一西藏藝術文化符號的獨特魅力。

  唐卡是藏語音譯,最早出現于1300多年前的吐蕃王朝松讚幹布時期,是指用彩緞裝裱後懸挂供奉的宗教卷軸畫,被作為攜帶型解讀教義的圖錄和供奉物。唐卡有“藏民族百科全書”之稱,並在2006年6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出生於康區著名年敘家族的年敘?多吉頓珠先生,多年來致力於弘揚唐卡藝術文化,並創辦了獨具藝術特色的西藏多派唐卡。多派唐卡在創新發展過程中自覺地把具有宗教功能的藏傳佛教唐卡與具有審美功能的藝術唐卡,從題材、配置、風格上區別開來,既保留了對民族傳統價值觀的尊重,又滿足了市場需要和利益訴求;在題材與審美兩個方面放開了傳統唐卡畫師在量度、儀軌方面的限制,激發了他們的創作活力,逐步影響了當代唐卡的形態,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多派對唐卡繪畫語言的創造性運用,極大地豐富了西藏傳統繪畫的表現力,為當代西藏藝術提供了新的美術營養。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多派唐卡的貢獻將會引起中國美術界特別是當代工筆畫界、當代西藏題材創作群、西藏當代藝術家們更多的重視,他們將會在創作中受到多派唐卡的啟發和教益。這是多派唐卡團隊對中國美術界的貢獻。

  據悉,在本次“帶著千年的傳統突圍——西藏多派唐卡藝術作品展”中,所展出的60余幅西藏精品傳統手繪唐卡全部由活動方西藏拉姆拉綽唐卡畫院多年精心創作和收集。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唐卡研究學者、畫家、西藏曆史文化專家、評論家、各主流媒體記者對參展作品從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見,對於多派唐卡藝術的發展歷程以及發展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

  參觀展覽的專家和學者紛紛表示,多派唐卡在復古中追求時尚,畫面氣質典雅高貴,色調響亮和諧,題材漢藏交融,製作精細工整,這是多派唐卡獨特的美學品位和藝術特色;在創作內容上多派唐卡從宗教向世俗相容,突出人性意味;審美從傳統向現代轉變,技法從圖像製作向藝術創作轉變,使西藏傳統藝術適應現代社會的創造。

  眾所週知,迄今已有千年曆史的唐卡藝術是西藏的文化名片,是藏民族獨創的、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和高原氣息的、代表藏傳佛教文化深厚底蘊的宗教藝術作品。唐卡藝術是西藏眾多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傑出代表之一,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産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隨著“西藏熱”近二十年以來的持續升溫,唐卡作為一個“藏密文化”的概念逐漸被世人所知。 2006年,唐卡列入我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各藏區唐卡畫派傳承人進入媒體平臺和公眾視野,唐卡作為“藏文化”的符號獲得了更加廣泛的社會知名度。

  而新近崛起的多派唐卡在繼承和吸收傳統各派唐卡藝術營養的基礎上,博眾家之長,結合自己團隊的創作實力,從不同的角度向傳統突圍,或整合唐卡的文化藝術價值,或尋找唐卡的當代表達方式,或傳播唐卡的佛教和諧理念,創作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作品,已經成為當代著名的唐卡流派。

  此次活動的承辦方西藏崗地文化産業集團有限公司是西藏自治區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基地,成立於2001年,在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的關心和扶持下,現已發展成為以民族文化産業項目投資與開發與經營管理、優秀名族文化産品展示銷售、文化旅遊配套服務、藏文化傳播、文藝演出等方面的綜合性全産業鏈的文化産業集團。

  據西藏崗地文化産業集團董事長、西藏拉姆拉綽唐卡畫院院長年敘?多吉頓珠先生介紹,幾千年前,聰明靈巧的藏族藝術家用粗疏的麻布、羊皮和天然的礦粉塗抹聖潔的天堂,刻劃精細的形象幻化為移動的佛龕,她就是西藏唐卡的起源。西藏唐卡容納了西藏本土、古印度、古希臘、古代中亞以及中原漢地的多元文化因子,這些不同秉性、不同地域、不同格調的文化相互激蕩交響,在唐卡的天地中被智慧的藏民族所消融,創造出畫派林立,風格迥異、獨樹一幟的藝術奇觀,她是西藏獨有的用彩緞裝裱而成的卷軸細密畫,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西藏唐卡在傳承了幾千年後,因迎來大中華復興崛起的盛事,成為愛好文化藝術人士的時尚寵兒,唐卡作為“藏文化”的符號獲得了更加廣泛的社會知名度,迅速變成了代表西藏的文化瑰寶之一。然而西藏唐卡步入市場卻對藏族傳統價值觀産生了異化。面對世俗化和市場化的雙重壓力,如何從不同的角度向傳統突圍,如何整合唐卡的文化藝術價值,尋找唐卡的當代表達方式,則是當代西藏唐卡藝術傳承發展的困惑;然則當今的時代又正是中國文化與全球化浪潮碰撞的時代,而這又為唐卡藝術百花其放、繁榮發展提供了嶄新的契機和巨大的機遇,誰能把握住機遇誰就將成為時代的弄潮兒。以年敘?多吉頓珠先生為代表的唐卡畫師團隊緊緊握住了這個機遇,西藏多派唐卡應運而生。

  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靈魂,是時代進步的核心。多派唐卡正引領著當代唐卡的創新流向,多派唐卡風格正在深刻影響著唐卡文化産業的發展方向。這種傳承與創新的智慧歷久彌新。該次展覽充分體現新西藏、新唐卡、新境界,進而達到內地與西藏之交流,藏族與漢族等各民族之溝通,經濟與文化之共贏,傳統與創新之融通。同時為西藏文化藝術的發展和提升、為西藏唐卡藝術的傳承、創新和發展提供新的契機。在當代文化背景下,此舉也將為唐卡藝術的發揚提供新的舞臺併為其後續的發展邁開具有深遠影響的一步。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熱地、許嘉璐,中宣部、中央統戰部、文化部、國家民委、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中國書協、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要領導、文化藝術界嘉賓、西藏自治區文化廳領導、西藏文聯黨組書記沈先生、部分駐京大使館貴賓、部分省市唐卡專家學者、收藏界、金融界貴賓等出席了開幕式。

  包括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民日報、人民日報藏文版、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中國文化報、鳳凰衛視電視臺、北京青年報、新京報、人民網、西藏電視臺、西藏日報、西藏商報、西藏資訊網、拉薩晚報、青海電視臺、康巴電視臺及港澳臺主流媒體在內的六十多家國內媒體對此次唐卡藝術展進行了現場採訪及報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