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不分科利大於弊
- 發佈時間:2014-09-06 01:31:15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玉淵雜譚
高考改革引人矚目,其中最大的亮點,應是取消文理分科。世間難有萬全之策,只有相對最為適合,政策更是這樣一種東西。對當前已經充分感受到分科弊病的我國來説,取消應是進步之舉。
由於文理分科,許多學生從高中一入學開始,就進行了“有選擇”的學習,不同程度存在偏科現象。到了大學之後,專業分隔就更為明顯。幾十年下來,我們的社會上出現不少這樣的“專業”人才:文科生面對一台機器手足無措,或者乾脆認為擺弄機器顯得不夠文雅;理科生想不起李清照哪朝哪代,或者乾脆認為根本沒必要知道李清照生在什麼時候。在網路上,那些咄咄逼人的科技男們,常常會對缺乏科學素養的網友回敬一句:“你文科女生吧?”,幾乎讓人無地自容。而文科生們看到理工男們乾癟的人文修養和審美能力,會面含譏諷地嘆一句:你們到底有什麼資格看不起文科生呢?
但事實上,在現代社會,不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也沒有寬容悲憫的人文情懷,即便不是愚民,也很難説是一個現代意義的公民。能親自換一隻汽車輪胎,對於文科生是良好的思維補給。讀讀李清照的詩詞雖然不能漲工資,但它帶給你的審美體驗一定讓你明白,人生的美好不僅僅在於邏輯世界。
孔慶東是北大中文系教授,但幾年前看其部落格,他常常會在結束一天的閱讀後,饒有興味地做上一道或者幾道中學數學題,比如雞兔同籠之類,換換腦子。雖然孔慶東早已不復往日笑談金庸大俠的形象,但這一細節實在很值得稱道:長久處在某種固化的思維模式下不僅會疲勞,也容易僵化,跨一下界,交叉一下,可以豐富人的思維結構,乃至活躍其精神。
一位從事光學研究的前輩,他常年的床頭讀物則都是閒書、雜書,甚至是繪本,以此來抵擋高強度、高壓力科研帶來的精神消耗。他自謂這是自己保持科研和人生活力的法寶,沒有像一些脆弱的科研人員那樣走入神經衰弱和精神抑鬱的黑暗地帶。
只是大多數普通人並不能做到像學者這樣有自覺意識,主動用兩種思維來調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大眾世界裏,知識吸收上的偏食讓精神也營養不良,思維也發育不全。缺乏科學素養,容易缺乏質疑精神,易走入精神歧途;人文情懷不足則容易使人機器化、異化,也容易陷入精神泥沼。邪教和養生大師的信徒們常常就是前者,流言也容易抓住這部分人以獲得傳播;而後者則易實用主義、工具主義,容易沉浸在效率的快感之中,比如一度迷失在GDP中的我們。
當然,知識面狹窄的弊病不能全部歸罪于高考,但它至少是元兇之一。雖然短期內可能會存在增加學生學業壓力的現象,但長遠看,對提高人口素質,進而改變我國“精神文明”略顯落後的狀態會有助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