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運動場窘境 折射發展觀念偏差

  • 發佈時間:2014-09-05 05:20:4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兩則關於運動場的消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其一是,浙江天臺縣一小學因無地建操場,只好把跑道搬到教學樓頂上,成了一座“空中操場”;其二是,深圳最大業餘足球場蓮花山展鵬足球場近日正式關閉,原址將建起兩棟超高層商業大樓,當地很多人則表示不願看到足球場關閉。雖説這兩件事並非發生在同一個地方,但其中所暴露的運動場地窘境卻是相同的。

  這些年來,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很多城市規模不斷擴展,樓房越建越高,但公共體育健身場地卻在不斷減少,甚至在一些城市裏中小學校的操場用地都難以保證。同時,由於管理工作不到位,現有體育設施也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大媽去哪兒跳廣場舞”等問題在一些地方都成了個頭疼事兒。

  公共運動場地遭遇生存困境,既暴露出城市規劃方面的某些不足,也和城市建設中只看重經濟效益,不重視社會功能思路不無關係。這些年來,城市裏的土地不斷升值,一些大城市可謂“寸土寸金”,把建設用地通過招拍挂形式用作商業開發,地方政府可迅速獲得相當可觀的土地收益。而且,商業設施建成後,在具體運作和流轉等環節,地方還可以得到不錯的稅收。相比之下,若把土地批給學校或用來建設公共健身場地等,一段時間內很難給當地財政收入帶來大的幫助。説到底,公共運動場地的窘境反映出的是一些地方在發展理念上的偏差。

  為群眾提供公共健身休閒場地,是政府應該提供的一項公共服務。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推動大眾健身等作出部署,這説明體育健身中還蘊含著巨大的消費潛力和經濟增長動力,是一個值得深挖的“富礦”。希望相關部門能夠更新觀念,對運動場的窘境給予足夠的重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