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産學研合作結碩果

  • 發佈時間:2014-09-04 08:32:2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馬愛平

  ■醫療新幹線

  多年來,江蘇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簡稱江蘇生化學會)不斷加強與地方和企業産學研交流,夯實學科的內涵、拓寬學科的外延,發揮著學科的創新優勢,將基礎研究成果産業化,引領和提升産業發展。

  搭建協同創新平臺

  江蘇生化學會由我國生物化學學科的奠基人鄭集創建,是我國最早的省級生物化學學會之一,也是我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會員人數及實力最強的省級學會,其匯集了江蘇數十所高校、研究所、醫療機構等單位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領域專家學者。

  2009年底,江蘇生化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華子春上任伊始對江蘇生化學會提出的新課題:作為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群眾組織,如何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國家戰略做出自己的貢獻?

  此後,理事會對學會功能進行重新思索和定位,認識到:學會具有多學科、多渠道、多人才、多資源的獨特優勢,應該成為完善學科、引領産業、服務社會的協同創新平臺。

  在明確定位後,江蘇生化學會大膽革新理事會的組成活動形式,圍繞將其建設成為協同創新、服務社會的平臺做了探索和創新,形成了鮮明的特色。

  産學研合作重實效

  目前江蘇生化學會共有10多個新藥已轉讓企業。

  從上世紀90年代的酶製劑、到21世紀初的多糖新藥、再到2006年後的2個一類基因工程創新藥物,常州千紅轉化品種不斷隨著學科的發展升級換代、居於學科的前列,這離不開與江蘇生化學會密切合作20年的共同努力。

  在江蘇生化學會上任理事長吳梧桐、現任理事長華子春、副理事長王旻等,與常州千紅長期開展産學研合作努力下,常州千紅從一個傳統生化提取的醫藥企業發展到現代生物技術制藥企業。常州千紅董事長王耀方説,近年來,企業已承擔了3項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項目和2項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項目,科技水準提升,實現了上市。

  江蘇生化學會與常州千紅的産學研的合作成為國內産學研合作的典範:2011年,被教育部評選為2008—2010年中國高校産學研優秀案例第一名,華子春被常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常州市産學研合作貢獻獎;2012年,王耀方被常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常州市産學研合作貢獻獎;2013年,華子春與常州千紅合作的項目被常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常州市産學研合作成果獎。

  南通秋之友生物技術公司是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該企業從創辦初期就成為江蘇生化學會的重點産學研合作對象。

  從企業的品種選擇、工藝開發、企業的生産廠房規劃、企業建立院士工作站、到企業申報和競爭市級及省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基金、3個品種的行業標準制定等,在企業起步、發展和壯大的全過程,江蘇生化學會發揮著幫助、支撐和服務的作用,有豐富産業化經驗的該學會專職副秘書長朱長生專門負責對口服務。在江蘇生化學會的幫助和支撐下,該企業已成為國內核苷酸生産規模最大的企業。

  搭建國際産學研合作平臺

  江蘇生化學會不斷探索、拓寬“協同創新”內涵,創新學術活動和國際交流的新模式,將國際學術交流從純學術層面向應用轉化和産學研拓展,打造著政産學研國際合作平臺。

  華子春説,每次在主辦國際學術會議時,都重視融入産學研交流合作的內容會專門邀請國外生物醫藥研發專家做大會報告和交流。

  2011年,華子春聯合江蘇生化學會和南京大學等發起組織並經江蘇省科技廳批准成立“江蘇—澳大利亞維州生物醫藥産業創新國際合作聯盟”,該聯盟包括了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和江蘇省內30多家生物醫藥相關的大學和研究機構、企業、學會(協會)、相關的政府機構和和創新創業載體等。該聯盟搭建了一個兩國科學家、企業家及項目和資金交流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將澳大利亞的生物醫藥項目、人才和資金引入到江蘇、同時將江蘇省的項目、産品和資金引入到澳大利亞。

  2013年,在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提升學會服務科技創新能力計劃”中,江蘇生化學會在江蘇省科協綜合示範學會獎評選中獲得一等獎,並首批獲批1個協同創新服務示範基地、3個科技服務站、3個首席專家(工程師)項目。

  走出象牙塔辦學會

  華子春説,江蘇生化學會還吸引了本領域的企業家和管理人員入會,理事會已吸收了包括江蘇省內多家生物醫藥上市企業在內的10多家生化藥物相關的高科技企業的技術專家。

  自2009年起,江蘇生化學會改革學會常規的“象牙塔(學術圈)內辦會議”的活動方式,與地方政府和企業聯合舉辦活動,以企業和地方的需求為核心,將理事會會議與産學研活動掛鉤。

  華子春説,採取“請進來”的方法,2009年,江蘇生化學會邀請30多位醫藥企業及研發部門負責人走進校園進行産學研交流;並通過“走出去”,走進基層、服務地方,將學會活動與地方政府和企業相結合,開展産學研交流。

  江蘇生化學會實現了與院校、企業、政府和社會的多贏:2010年,其在常州首創“企業點單式”産學研交流模式;2011年,走進太倉深入企業、進行分組對接式交流;2012年,走進今世緣酒業、企業生産實踐,尋找對接點;2013年,走進無錫企業等。

  “走進基層、深入地方、發揮優勢、服務企業、注重實效”,就這樣,江蘇生化學會調動和發揮了政府和社會資源,探索了組織的新模式,豐富了活動的形式和內容,贏得了讚譽、提高了凝聚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