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爭做普惠金融急先鋒

  • 發佈時間:2014-09-04 01:32:57  來源: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龍雨晴張 慧

  “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産品。”這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給金融行業樹立的發展“新路標”。

  事實上,這也正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鄭州市分行一直以來的“行動方針”。“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也是今後持續做的,更是我們有信心做好的。”該行行長賈群生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話語鏗鏘,信心充沛。

  身居其間,順勢有為,普之城鄉,惠之於民。7年來,在賈群生的掌舵之下,郵儲銀行鄭州市分行大船出海,鼓滿“普惠金融”之帆,助力地方經濟發展,駛出了“潮平兩岸闊”的新征程。

  植根沃野行普惠

  “普惠金融”是一種理念,是一種能有效、全方位地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服務的金融體系。“普惠金融”的主要任務是為貧困、低收入人口和微小企業提供可得性金融服務。而普惠之難,難在普惠金融的政策性與銀行經營的商業性之間存在博弈現象。

  “商業可持續是普惠金融的基本原則,無法實現商業可持續的普惠金融體系通常難以持續,也違背金融普惠大眾的初衷。”賈群生認為,“商業銀行應有效參與普惠金融體系建設,發揮自身特色,揚長避短。”

  郵儲銀行鄭州市分行正是在發展和探索“普惠金融”服務中摸著石頭過河,逐步成長起來的,並在此過程中始終堅持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社區的定位。那麼,在既要實現“普惠”,又要兼顧“金融”這一問題上,郵儲銀行鄭州市分行有什麼可供借鑒的經驗呢?

  賈群生解釋説:“主要在於我們注重發揮併發揚覆蓋城鄉的網路優勢、規模龐大的資金優勢和紮根基層的隊伍優勢。”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植根沃野。“我們的網點覆蓋全市城鄉,有相當一部分網點分佈在縣及縣級以下地區,真正為解決‘三農’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提供了基礎條件。同時在山區、村鎮等地採取設置固定金融服務網點、便民服務點、流動服務站和布放POS機等方式,提供了優質、便捷、高效、均等的金融服務。”

  二是大小互補。“一方面‘小’處入手,將小額貸款作為長期、核心的戰略業務,目前,已為我市多戶農業家庭解決了融資難題。另一方面 ‘大’處拓展,依託公司金融和金融市場兩類批發業務,在豐富社會服務主體的同時,以開放的姿態將郵儲吸收的資金反哺地方,同時為普惠金融開展提供財務支撐。”

  三是團隊制勝。據了解,郵儲銀行鄭州市分行在基層支行組建了三農金融服務專職團隊、零售客戶服務團隊,並建立起針對此類團隊,囊括準入、培訓、資格考核認證、推出的一整套人才培養機制。“自2009年起,我們陸續招募大學生‘村官’並建立人才培養機制,最大限度發揮其熟悉農村情況、了解農民金融需求和信用狀況的優勢。”

  四是優先發展電子銀行。“近年來,我們加速推進電子銀行的應用,與傳統的網路優勢形成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極力構建起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普惠金融服務網路。”

  “人嫌細微,我寧繁瑣;不爭大利,但求穩妥。” 郵儲銀行鄭州市分行正是以這樣的情懷,不辱使命,一路走來,獲得了地方政府、社會各界以及廣大群眾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運籌帷幄挺“三農”

  通俗點説,“普惠金融”就是支援弱勢的金融。因此,做好“三農”金融服務,是發展“普惠金融”的主要內涵和內在要求。

  農村是“普惠金融”的重點所在地,要實現農業發展、農村繁榮和農民增收,離不開金融機構的強有力支援。賈群生告訴記者:“農村金融是我國金融體系中最薄弱的環節,但農村金融市場容量極大。”

  據了解,郵儲銀行鄭州市分行自成立以來,便立足“面向‘三農’,服務社區”的市場定位,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大力拓展服務領域,提升服務內涵。該行組建了“三農”金融部,在基層支行組建“三農”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將支農服務組織架構覆蓋全市。

  “期間,我們也像其他的商業銀行一樣,在服務對象資訊不對稱、服務成本較高、信用體系不完善、風險補償能力較弱等困難中艱難探索、摸爬滾打,但與此同時,也堅定了我們扎紮實實、持續高效地服務好‘三農’群體的信心與決心。”賈群生語氣中透出果敢與堅定。

  在積極探索服務“三農”、支援地方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賈群生目光敏銳地將小額貸款業務作為切入點,有效解決了農民群眾融資難的問題,有力支援了鄭州地方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他要求全體信貸人員要真心實意地幫助農民,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無論額度大小,無論環境優劣,只要符合條件,一定要積極幫助農民辦理貸款,幫助更多的農民脫貧致富。

  目前,郵儲銀行鄭州市分行已形成了多層次、廣覆蓋的“三農”金融服務體系,初步探索出了一條大型零售商業銀行服務“三農”的特色發展之路。

  面對下一步的“三農”服務工作,除了繼續鍛造“強執行力、強凝聚力、強戰鬥力”的“三農”金融服務團隊外,賈群生認為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可以做:

  一是服務手段的創新。“小額貸款是我們著力解決農村‘融資難’問題的‘法寶’,我們要在前期良好的發展基礎上,深入推進‘一行一品’工程,針對特色行業、特色農業,優化産品要素;同時,圍繞農村土地、農機具、林權等進行抵質押物創新,在法律允許、財産權益歸屬清晰的前提下,有效擴大抵押擔保範圍,充分盤活縣域有效資産。”

  二是搭建支農合作平臺。“前期,我們與財政、工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共青團、個私協會等部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開發了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青年創業、農業機械購置補貼貸款等産品,在服務送貸活動中送貸款進鄉村取得了實效。今後,我們還將積極聯絡第三方機構,主動搭建銀政、銀協、銀擔、銀企合作平臺,豐富信貸業務擔保方式,增加農戶獲得資金支援的渠道。”

  三是加快經營模式轉型升級。“通過‘銀行+龍頭企業+農戶’的批零聯動模式,將農業前、中、後産業鏈條各環節緊密結合。”

  四是完善農村金融網路佈局。“持續改造縣及縣以下網點服務環境,加大助農取款機具及自助設備在縣域的投放,持續做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代繳代發服務工作,同時著力普及電子銀行在農村地區的應用,將‘三農’服務渠道向廣大農村地區橫向延伸。”

  佈局眼前,籌劃未來。秉承著“普惠金融”理念,郵儲銀行鄭州市分行還將持續加大對“三農”領域的金融支援力度,積極填補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空白,不斷增強“造血”功能,反哺農村,努力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蓄水池”和“灌溉渠”。

  對症下藥助小微

  除了做好“三農”服務工作之外,助力小微企業也是“普惠金融”的一大攻堅難題。

  小微企業相對大中型企業來説,在信貸環節的各個方面都有著較為明顯的劣勢,比大中型企業更需要金融機構給予針對性服務。

  金融是經濟的血脈,企業是經濟活動的基本細胞,金融和企業唇齒相依,冷暖共渡,不可分割。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關注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多次要求金融機構加大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

  郵儲銀行鄭州市分行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從未間斷對小微企業的“雪中送炭”。發放小微企業貸款,服務小微企業客戶,並保持較高水準的資産品質,已經成為該行自覺承擔的“分內之事”。

  “做好小微企業服務工作,突破點在於實現小微業務融資服務的良性可持續發展。”賈群生認為,“制約小微企業獲得融資的瓶頸在於‘難’、‘貴’、‘慢’三點。”

  於是,郵儲銀行鄭州市分行摸清病根,對症下藥,針對小微企業普遍缺乏房地産等有效抵質押物而導致“融資難”的問題,“我們將繼續推動産品創新工作,根據小微企業實際情況,不斷豐富擔保和授信方式,推動互惠貸、信用貸、聯保貸、增信貸等弱擔保類信貸産品的研發與應用。”

  其次,針對小微企業‘融資貴’問題,“我們一直通過探索專業化操作、集約模式運作來實現小微企業服務的規模化運營,從而降低小微企業服務成本。”關於“專業化操作”和“集約模式”,賈群生向記者舉例説明:“滎陽市支行就是我們以專業化思路打造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特色支行。而集約化思路則是靠 ‘平臺服務’、‘行業化服務’、‘園區服務’、‘産業鏈服務’來實現。”

  最後,在解決小微企業“融資慢”的問題上,“我們發揮郵儲銀行點多面廣的實體網路優勢,與分佈區域散、涉及産業鏈條多的小微企業形成‘無縫對接’。”

  除此之外,郵儲銀行鄭州市分行還一直堅守“陽光信貸”政策,將“八不準”規定條條落到實處,要求信貸人員不準向客戶提出工作以外的任何要求、不準索取和收受客戶任何宴請、禮金、禮物等,這也從側面減少了小微企業主融資過程中的等待、遲疑、舉棋不定。

  “我們將持續關注小微企業的發展融資情況,堅持普惠金融,踐行‘服務小微企業’的發展道路,在支援小微企業成長的同時,促進自身業務發展,真正做到‘進步,與您同步’,實現銀企雙贏局面。”賈群生如是説。

  日進日新迎挑戰

  “普惠金融”的踐行,離不開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脫離不了當下所處的社會環境。

  “我市正處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期。”對我市商業銀行目前所處的環境,賈群生知之甚詳:“當前,世界經濟發生了新的變化,溫和復蘇態勢顯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測調高到了3.7%,明年則是4%。這對商業銀行來説,既意味著無限的拓展潛力,也預示了市場競爭之激烈將前所未有。”

  “與此同時,我國經濟面長期向好,全省三大國家戰略穩步推進,上半年,《中共鄭州市委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加快金融改革創新’。這向金融機構謀劃長遠、實現科學可持續發展釋放了紅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們都很幸運,站在了一個挑戰與機遇共存,壓力與動力共生的關口。”談及當下及未來,賈群生目光如炬,神采飛揚。

  “積極融身地方經濟發展大局,對商業銀行來説,是責任、需擔當。尤其是在我市發展‘爬坡過坎、轉型攻堅’的緊要關口,積極作為,以自身改革助推大局變革,以自身機制完善助推社會制度體系的成熟,以破解社會經濟發展突出問題作為優化發展戰略的出發點與落腳點,進一步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就是商業銀行的科學發展之路。”

  誠哉斯言。其實,自2007年12月成立至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鄭州市分行就一直把“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當做使命所在,而作為該行近千名員工的領航者,賈群生審時度勢、搶抓機遇,帶領該行搭載著鄭州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和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快車,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的轉型之路,使郵儲銀行鄭州市分行成為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金融領域的新生力量,為促進我市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彼時,站在建行之初僅具備個人儲匯業務辦理能力的起跑線上,郵儲銀行鄭州市分行始終堅持“客戶至上,因需而變”的創新宗旨,積極推進“以産品創新促轉型”的發展戰略,七年來累計推出小額貸款、小微企業貸款、票據貼現、現金管理等幾十種新業務;為滿足城鄉居民日益豐富的支付結算需求,郵儲銀行鄭州市分行致力打造便捷化、智慧化、立體化的線上線下全方位金融服務,積極改造物理網點,並且大力推進縣及縣以下地區電子銀行的普及應用;同時,推出手機銀行、電話銀行、易信銀行、微信銀行、二維碼支付等17項新服務。

  春種一粒籽,秋收萬擔糧。勤勉耕耘,必有收穫,近年來,踐行“普之城鄉,惠之於民”的理想,郵儲銀行鄭州市分行經營效益穩步增長,管理水準持續提高,企業形象全面提升,郵儲銀行鄭州市分行也由此收穫了榮譽,收穫了民心,收穫了經驗,也收穫了成就。

  眼界高時無礙物,心源開處有清波。面對榮譽,賈群生的謙和與清醒一如既往、果敢與勇毅歷久彌堅:“在平穩中積蓄力量,在探索中勇敢前行,在穩步中華麗蛻變。未來,我們將日進日新,繼續在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支援地方經濟建設的征程中大步前進,為建設資本充足、管理先進、風險可控、品牌卓越的一流大型現代商業銀行上下求索,奮勇前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