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運大國”邁向“海運強國”
- 發佈時間:2014-09-03 20:09:4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9月3日電(記者 齊中熙、趙文君)國務院近日印發了《關於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交通運輸部副部長何建中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佈會上表示,海運業關係到我國經濟命脈和戰略安全,今後將在政策上給予支援,讓海運業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經濟命脈,大而不強
目前,我國海運船隊運力規模達到1.42億載重噸,約佔世界海運船隊總運力8%,居世界第4位;港口貨物吞吐量已達118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76億標準箱,億噸大港達到29個,百萬標箱港口達到22個,在世界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10中分別擁有8席和7席。
“總體上説,目前我國海運業的總體狀況是規模較大,但是實力不強。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海運業發展還存在較大差距。”何建中説。
首先,我國海運服務業服務貿易長期處於逆差狀態,尤其是高端服務業水準相對較弱。其次,挂五星紅旗的船隊規模偏小。在1.42億載重噸裏,有些是五星紅旗船,有些是中資方便旗船,運力結構、專業化船隊、技術水準有待優化和提高。第三,我國海運企業承運我國進出口貨運量的總體份額偏低,目前佔進出口貨物總量的1/4,保障我國經濟安全運作的總體能力還不夠。
“另外,我國是海員大國,整個海員隊伍是150萬,但實際上真正外派海員只有12萬。不説西方國家,就是東南亞一些國家,我們海員外派的水準也不如他們,這都需要培養和提升。”何建中説。
潛力巨大,發展可期
“把海運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是國務院第一次對海運業長遠發展制定的系統性政策意見,從頂層進行設計,對推進現代海運體系建設具有重大推進作用。”何建中説。
《意見》提出,到2020年,我國要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經濟、綠色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海運體系。我國海運業發展潛力巨大。
首先,海運發展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豐富。我國海域面積300萬平方公里,大型深水港口能力世界第一。通海河流眾多,內河航運規模世界第一。這些為我國國際國內海運統籌發展提供了獨特條件。
其次,我國海運業發展需求較大。據有關國際機構預測,2030年的全球海運量將在現有基礎上翻一番。我國在國際海運中的地位和作用仍將進一步加強。
此外,我國海運産業結構調整空間較大。按照承運我國當前40%的對外貿易貨物量計算,現有船隊規模需要擴大60%。多式聯運、海運物流、海運交易、海運金融保險等需求將有力地促進我國高端海運業發展。
何建中表示,交通運輸部會同有關部門要研究出臺一個加快促進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的具體實施意見,按照這個《意見》進一步進行細化和推敲。
政策發力,轉型升級
發展海運,關鍵靠落實。何建中表示,我國今後將在幾方面同時“發力”。
優化海運船隊結構。打造規模適度、結構合理、技術先進的專業化船隊,大力發展節能環保船舶和原油、液化天然氣、滾裝、集裝箱、特種運輸船隊,有序發展幹散貨運輸船隊和郵輪經濟。
完善全球海運網路。優化港口和航線佈局,完善主要貨類運輸系統。推進深水航道和集疏運體系建設,大力發展鐵水聯運和江海聯運。
促進海運企業轉型升級。創新技術和産品。加快兼併重組,有序發展中小海運企業。適度開展多元化經營,實施“走出去”戰略。
大力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加快發展和創新航運金融(保險)、航運交易、研究諮詢、海事仲裁等現代服務業。建立海運發展基金。
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海運企業,穩步擴大開放,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穩妥開展外商成立獨資船舶管理公司、控股合資海運公司等試點。
在提升海運業國際競爭力方面,要構建國際海運交易和定價中心,加快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同時推進安全綠色發展,提高海上搜救、溢油等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理順安全監管體制,加大監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