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滬深股市200多股票 因重組停牌

  • 發佈時間:2014-09-03 08:33:03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截至8月28日,滬深股市共229家A股上市公司停牌,約佔全部上市公司的一成。上市公司停牌多因資産重組,部分公司的停牌已經長達四五月之久。這種突發性長期停牌,無疑給股市投資造成了新的風險因素,投資者呼籲,有關方面應儘量縮短突發性停牌的時間。

  現象:停牌時説停就停,復牌時一拖再拖

  在南京證券炒股的股民老陳最近心裏有點煩。他買的浙江東日,從6月24日一直停牌至今。“一開始説停5天,後來又説停30天,後來又説時間不夠還要停30天。到時候能不能復牌,還真説不準。”老陳向記者抱怨。

  記者查閱公告發現,6月24日,浙江東日宣佈,控股股東正籌劃與公司相關重大事項,為避免股價異常波動,公司股票自當日起停牌,並將在5天后公告事項進展情況並復牌;7月1日,公司宣佈繼續停牌5天;7月8日,公司又宣佈延長停牌30天;8月8日,公司再次宣佈繼續停牌不超過30日。

  類似浙江東日的停牌並非個案,記者統計發現,近幾個月,停牌股票呈現逐漸增多的態勢。8月宣佈停牌且至今仍未復牌的股票有100多家,僅8月28日一天,宣佈停牌的股票就有12家。截至8月28日,兩市合計有229家A股上市公司停牌,約佔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10%。

  停牌時間最長的是華潤萬東,自2月11日停牌至今已超過半年。南通科技西安民生長城集團棱光實業耀皮玻璃等股票停牌時間也超過了5個月。

  原因:經濟結構轉型推動重組“井噴”

  是什麼原因造成大批股票停牌的呢?上市公司大多表示“正在籌劃重大事項”。

  “所謂重大事項多指資産重組。”民生證券分析師邢華秀表示,目前中國經濟正處於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上市公司會跟隨産業發展的前景通過並購重組來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這既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體現了國家産業政策的引導作用。與此同時,國家針對企業間的並購重組,也出臺了不少鼓勵政策。今年3月,國務院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優化企業兼併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隨後,中國證監會也發佈了《上市公司重大資産重組管理辦法》和《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進一步簡政放權,提高並購重組的市場化程度。

  政策的鼓勵造成了上市公司重組數量的迅猛增長。據統計,今年上半年資本市場並購交易累計達到2063起,涉及交易總價值1.28萬億元,已超2013年全年並購交易總額。資本市場正逐漸成為並購重組的主渠道。據華泰聯合證券統計,今年上半年收購方為上市公司的並購交易數量,佔我國全部並購數的比例首次超過50%。

  聲音:投資者呼籲停牌時間能短點

  股票突發性長期停牌,無疑對股民的投資形成了干擾。

  “看到自己股票停牌,一開始還是蠻高興的,畢竟資産重組是個不錯的炒作題材。”老陳説,但隨著復牌時間一次次的“爽約”,加上近期股指開始高位震蕩,不少股票出現了幅度不小的調整,他開始對手中停牌股票的前景産生擔憂。“還是希望能夠早點復牌,在市場還沒有降溫的時候賣,獲利的把握大一點。”

  “應該嚴格限制停牌的時間。”“讓投資者有選擇投資重組和不投資重組的機會。”記者查詢網路發現,有不少投資者建議對現行停牌機制加以改進。而且,現實中也不乏長期停牌後依然重組失敗最後股價大跌的案例。

  “在重組停牌方面滬深交易所的確有進一步提升效率的空間。”南京一證券業內人士指出,在這一方面,香港聯交所的一些原則性的規定可能值得借鑒,聯交所《上市規則》規定,上市公司股票應當盡可能持續交易。暫停交易只是處理潛在及實際出現的市場特殊情況的手段,即使必須停牌,停牌的時間也應盡可能縮短。

  本報記者 唐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