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圖文:為土苗兒女織起保護網

  • 發佈時間:2014-09-03 07:29:32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圖為:保險工作人員深入水稻種植現場了解水稻生長情況。

  鶴峰縣地處恩施州邊遠山區,先後被定為國家一類革命老區縣、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重點縣、國家首批“星火西進”科技示範縣、農業部定點幫扶縣、湖北省“616”工程對口幫扶縣和脫貧奔小康試點縣,屬武陵山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的核心區域。

  貧困縣如何發展保險業,並成功進入全省保險先進縣市行列?如何發揮好保險“助推器”和“穩定器”作用,為土苗兒女提供人身、財産保障?鶴峰在實踐中給出了解答。

  激勵機制引導良性發展

  7月9日,鶴峰縣政府金融辦考核保險機構風險管理綜合評價結果再次“出爐”,9家保險機構全部進入A類機構行列,其中,人保財險、中國人壽、中華聯合等保險機構以100分以上的評價得分,分別排名前三。

  該縣連續兩年由縣政府金融辦牽頭,從縣人民銀行、工商、地稅等部門抽調專業人員組成綜合評價專班,對全縣現有保險機構的內部管理、風險控制等情況進行現場評估。

  據了解,為鼓勵保險機構強化管理,建立激勵機制,該縣決定:凡在此次綜合評價中進入A類機構行列的,均可依法享受下個年度縣政府金融辦組織的常規檢查免檢政策;在A類機構中排前三名的,可獲得年度地方行政資源配置優先權。

  該縣每年度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均將保險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2011年,政府將水稻保險相關工作納入了該縣《湖北武陵山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實驗區發展規劃》;2012年下發文件,就“三農”保險服務體系建設做出專項部署;2013年,再次明確政策性“三農”保險實施方案。地方黨政負責人經常到轄區內保險經營機構開展調研活動,對縣域保險業的發展提出建設性指導意見。

  目前,在該縣開展保險業務的9家産壽險公司,經營狀況均良好,內控制度建設完善,反洗錢制度執行到位,退保率低,結案率高,無惡意競爭現象,保險市場健康有序,為地方經濟社會穩定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2011年保費收入8360.8萬元;2012年保費收入9572.78萬元,增幅14.5%;2013年保費收入12437萬元,增幅近30%。縣域每人平均保費2011年376元、2012年429元,增幅14.1%;2013年達到565元,增幅31.7%。

  當好風險保障“規劃師”

  隨著保險基層服務體系建設的不斷深入,各類保險需求也逐步釋放,如何發揮保險功能從而支援農業産業化經營、防範農業産業風險的要求逐步顯現。對此,在省委省政府、湖北保監局的指導下,鶴峰縣積極探索發展地方特色農業及農業産業鏈保險,結合縣域經濟發展特點,爭取富有地方特色的農業保險産品落地。

  據介紹,在該縣開展的政策性補貼險種包括兩屬兩戶農房保險、能繁母豬保險和水稻保險;政策性保險的政府補貼資金分中央財政補貼、省級財政配套補貼和縣級財政配套補貼,這些補貼均嚴格按照文件要求落實到位。縣級財政在2012年度預算內列支全縣農房統保資金125000元,並在保單簽發的兩個月內將資金劃入保險公司賬戶,承保率為100%。除政策性保險之外,該縣每年從財政預算中列支全縣農房統保資金,用於對全縣農房承保,全面保障了農民的財産安全。

  針對當地盛産茶葉、煙葉等特色農業經濟作物的實際,該縣組織保險公司從種植、儲藏、加工、出口等生産全過程開展風險管控調研分析,推出針對自然人和法人的“三農”組合型保險産品,覆蓋生産鏈全過程風險點。為此,該縣于去年專門成立了由財産保險公司參與的農業産業化風險全過程管控與金融服務需求項目組。

  值得關注的是,在為農業提供風險保障的同時,該縣也積極關注民生建設,為廣大農民量身定制保險保障,充分發揮保險的補償救助功能,避免農民因災、因病致貧、返貧。一方面,專門成立了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項目組,積極參與新農合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工作,從方案測算、基金管理、理賠服務、風險管控、操作流程等各方面為衛生主管部門提供全方位的保險建議。另一方面,他們還積極推動開展農村小額人身意外險業務,將治安保險與人身意外險有效結合,在保障家庭財産的同時負責家庭成員意外傷害保障。

  把保險送到農民家門口

  “農村網點是聯繫保險服務的紐帶。工作中,我們將建設重點放在服務功能的前置與滲透上,創新推出適合農村市場的便民舉措,做好就地承保、協助理賠工作,切實將服務送到老百姓的田間地頭。”鶴峰縣分管金融的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彭元洪表示。

  據介紹,在下坪、中營等鄉鎮,人保財險鶴峰支公司將“三農”保險服務窗口設在基層政府政務大廳或便民服務大廳,並安排專職人員固定從事承保諮詢、就地出單與協助理賠工作。目前,在該縣6鄉3鎮都成立了“三農”保險工作協調領導小組與工作辦公室,由分管副鄉(鎮)長具體負責,各村配備協保員,形成自上而下、構建完善的組織體系。

  該縣的農村保險服務不僅“硬體”建設到位,“軟體”上也有所提升。據介紹,在“三農”保險服務地理資訊系統中,“三農”保險基層服務體系的機構、人員、險種、客戶等資訊可以一目了然,並以此為基礎構建了從縣到鄉(鎮)再到村的服務地圖。無論是保險機構的經營管理者還是基層的協保員,都可通過該系統準確掌握不同區域內農民的保險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去年10月14日,下坪鄉江坪村村民潘賢月、褚慶華居住房屋因火災遭受損失。接到報案後,“三農”保險服務網點充分發揮作用,理賠人員在20分鐘內到達事故現場,及時拍照查勘、核定損失,第二天上午就把27600元的保險賠款送到了災民的手中。

  前不久,村民張金老在田間勞動時,被自己的鋤頭挖傷腳趾,花了數千元醫藥費。由於張金老參加了小額意外傷害險,村協保員得知後,主動提醒他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也及時幫他辦理有關理賠手續,並將1500元賠款送到張金老手上。周圍群眾對當地黨委、政府和保險公司的關心和及時賠付給予稱讚和好評,也切身感受到“三農”保險政策給他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利用‘三農’保險基層服務體系,我們把保險保障送到了農民‘家門口’,使之成為發展‘三農’保險、為農民群眾提供‘面對面’和‘零距離’服務的有力抓手。”人保財險鶴峰支公司經理唐衛華説。

  讓農民走進保險課堂

  鶴峰縣金融辦主任丁仕德表示,“發揮‘三農’保險基層服務體系作用的關鍵,在於提高農民的保險意識,讓農民真正認識保險、了解保險、信賴保險。”帶著這樣的初衷,該縣把“三農”保險基層服務體系建設與普及保險知識相結合,大力推進送保險文化知識下鄉。

  在鶴峰,當地保險分支機構緊盯政府關心的熱點重點,積極參與到當地創建新型農民學校的工作中去,將保險培訓納入到新型農民學校的教學內容中,將基層的農村保險行銷服務部辦成附近各村農民的“第二教室”,並統一購置了滿足農民生産生活需要的各類書籍,贈送給各鄉鎮新型農民學校。不僅如此,這些分支機構還錄製了“三農”保險基層服務體系建設宣傳片,製作專題培訓課件,面向廣大農民開展通俗易懂的保險文化、職業道德、保險知識、投保理賠常識、涉農保險産品、日常風險防範等內容的培訓和宣導。

  “三農”保險基層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開展,使農民不再是保險領域的“門外漢”。通過採取參與各級政府組織的“三下鄉”活動、走上農村農貿集市、播放露天電影、發放明白卡等多種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保險知識帶到農民身邊,介紹“三農”服務網點職能,講解涉農險種承保理賠常識。廣泛的宣傳讓許多“三農”保險服務網點的農村協保員和享受到保險服務的農民,也成為了保險的“圈裏人”。

  為山區撐起一片艷陽天

  2012年7月中旬,“政府+基金(中國鄉村兒童大病醫保公益基金)+商業保險”的中國鄉村兒童大病醫保項目啟動,鶴峰作為國家級貧困縣成為首個試點地區。項目覆蓋0至16周歲參加城鎮居民和新農合的所有少年兒童,其中全縣的農村家長不出一分錢,孩子即可獲一份新華保險保障,在孩子身患大病時,最高可獲賠20萬元資金。截至今年6月,該縣共有144名大病患兒獲得理賠,賠付金額165萬元。

  “多虧了政府幫我辦理的保險,讓我減少了損失!”走馬鎮古城村養豬大戶黃桂清表示,由於有了政府的補貼,去年他養的80頭母豬辦理了能繁母豬保險。在4、5月間,母豬出現疫情,1個多月就死了8頭。正當他一籌莫展時,人保財險鶴峰支公司及時兌現了8000元賠款,挽回了一定的經濟損失。

  去年8月27日,中營鄉三家臺村村民龔本貴因車禍意外死亡,事故發生後,承保公司迅速組織人員辦理查勘及有關理賠手續。9月1日,人身意外險賠款給付到死者家屬,其妻捧著這筆雪中送炭的賠款,泣不成聲,連連感謝。

  鶴峰縣從實際出發,堅持“不虧不賺、略有盈利、回報社會”的原則為引導,使保險服務領域不斷拓寬,保險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對此,該縣民政局認為,擴大保險覆蓋面對於社會保障救濟來説好處很多:一是幫助群眾增加救災資金來源;二是幫助政府增加救災力量;三是龐大的保險網路確保了賠付的及時性和快速反應。

  截至今年2月,該縣已全部辦理“農村人口自然災害公眾責任保險”,且由當地政府買單。目前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援下,湖北保監局的指導下,該縣已陸續為農民辦理了農房統保、自然災害公眾責任保險、森林火災險、大病保險等多種形式的商業保險,為當地農民兄弟織起了一張花小錢辦大事的“立體保障網”。在服務農民上,通過“面對面”、“心貼心”的服務,使“保險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融入村村寨寨。(秦衛飛 蔣楊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