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服務甘肅經濟社會發展

  • 發佈時間:2014-09-03 05:29:32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省是全國受氣象災害影響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有效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對氣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應對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賦予氣象工作新的使命;適應農業生産結構調整,合理開發利用適合當地氣候特點要求氣象服務不斷豐富內涵;以國家生態屏障綜合試驗區為平臺,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對氣象工作提出了更廣泛要求;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生活方式不斷轉變,迫切需要高品質的氣象服務。

  近日,甘肅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不斷增強氣象防災減災、氣象預報預測、應對氣候變化、開發利用氣候資源能力,到2020年,建成科學有效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覆蓋城鄉的公共氣象服務體系、功能先進的氣象預報預測體系、佈局科學的綜合氣象觀測體系、可持續發展的氣象事業支撐保障體系,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優質氣象保障。

  加強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回顧氣象災害防禦工作歷程,氣象部門從氣象觀測、預報服務逐步發展到了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服務,在減少經濟損失的同時,有效避免了災害中人員群死群傷,實現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職能轉變。但是近幾年,即使在監測到位、預報準確、預警資訊發佈及時的情況下,每年氣象災害仍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或人員傷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氣象災害防禦機制不健全。所以首先要制定氣象災害防禦規劃,將氣象防災減災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政府績效考核和責任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氣象災害預警社會應急聯動響應機制;加強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建設;探索城市氣象災害防禦機制,推進城市氣象防災減災示範社區建設。

  其次要加強基層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基層是氣象災害的重災區,所以要健全基層氣象防災減災機構,構建覆蓋城鄉、規範標準的氣象災害防禦組織體系和服務體系,實現村級氣象資訊員全覆蓋。開展氣象災害防禦應急準備認證工作。加強氣象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將防雷工程建設納入政府民生工程。充分發揮鄉鎮(街道)氣象協理員、村(社區)氣象資訊員和部門應急聯絡員職能作用。強化氣象科普宣傳,提高全民防禦氣象災害的意識和能力。

  同時要完善預警資訊發佈及傳播體系。幾年來,氣象部門加強氣象災害監測系統和氣象預警發佈系統的建設,氣象預警發佈系統通過電視、電話聲訊、短信、網路、LED屏、衛星DAB等手段向社會發佈氣象預警資訊,實踐證明大大增強了氣象預警發佈時效性。所以要繼續推進“甘肅省農村氣象災害預警資訊發佈系統(村村響)”建設。完善我省“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預警資訊發佈系統”運作機制。建立氣象災害預警資訊傳播“綠色通道”和手機短信“全網”發佈機制,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網際網路等各類媒體的作用,及時發佈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資訊,擴大氣象資訊的公眾覆蓋面。加強人員密集區和重點區域氣象資訊接收設施建設。

  提高預報預測氣象保障品質

  氣象服務的首要基礎是預報預測。目前,我省初步建成由新一代天氣雷達、探空雷達、地面氣象觀測站組成的氣象綜合觀測系統,監測範圍覆蓋全省大部分地區;建成1766個區域自動氣象站,覆蓋每個鄉鎮和重點村,建成了省—市兩級天氣視頻會商系統;開展了鄉鎮和城市的精細化預報業務的三個根本性轉變:時間解析度由日精細化到時;空間解析度由市精細化到縣(鄉鎮);降水預報實現了由定性精細化到定量。氣象預報預測準確率逐步提高,我省的氣象預報準確率屬全國中等偏上水準,中國氣象局考核的5項天氣預報指標中有3項位於全國前列。

  但甘肅屬於氣象災害多發地區,預報預測難度高。為此,《意見》明確指出甘肅氣象現代化的主要目標是“完善鄉鎮氣象觀測系統,實現全省鄉鎮氣象監測全覆蓋”“開展精細到鄉鎮的短期精細化要素預報和臨近預報”,將進一步提升我省基層氣象服務能力,為全省“三農”工作邁上新臺階提供有力的氣象科技支撐和服務保障。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有效提升氣象服務能力,《意見》對構建我省氣象觀測、預報預測體系提出新的要求:加快天氣氣候預報預測系統研發;加強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及強對流天氣短時臨近預報業務系統建設;建立氣象資訊共用和天氣預報預警業務平臺;建立和完善等級降水預報、定量降水預報、中尺度天氣分析業務;強化高解析度的災害性天氣診斷分析和短時臨近天氣預報業務;開展精細到鄉鎮的短期精細化要素預報和臨近預報、精細到市州的延伸期逐日預報,3年後實現月降水、氣溫預測準確率分別提高2%—3%,災害性天氣預警準確率提升3%—5%,預警提前量達到20分鐘,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準確率達到75%。

  在預測預報準確率提高的基礎上,圍繞我省“365”現代農業發展行動計劃和農業産業佈局,加強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建設。加快農業氣象觀測站網建設,推進高效農業和特色農業的氣象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業氣象災害預警評估。完善部門聯合為農服務機制,強化面向新型農業生産經營組織的“直通式”氣象服務。積極開展人工增雨雪作業和防雹作業,開展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建設氣象保障服務。

  應對氣候變化保障生態文明建設

  甘肅省地處西北內陸生態脆弱區,近50年來年平均氣溫升高了1.1℃,幅度遠高於全國平均值。由於氣候變暖,甘肅省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乾旱區荒漠化加重、冰川加速退縮、積雪量減少、凍土減薄、水資源減少、病蟲害增加等,因氣候變化而導致的生態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對經濟建設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的影響日益加大。

  近年來,甘肅省氣象局圍繞氣候變化開展了一系列涵蓋服務、業務、科研和基礎能力建設工作,為國家層面戰略調整和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有針對性的決策服務,製作發佈了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和氣候變化分析産品,獨立或與國內外相關機構合作爭取獲得了多項科學研究項目,“中國西北乾旱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減災技術”項目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與此同時,甘肅省氣象局不斷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基礎能力的建設,建立和完善了各類服務、業務流程,特別是注重推動發揮應對氣候變化政府職能,《甘肅省應對氣候變化方案》《甘肅省“十二五”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和《甘肅省氣象災害防禦條例》已經頒布實施。

  甘肅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轉型發展、建設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的重大決策部署,給氣象部門氣候變化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為此開展氣候變化對農業、水資源、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影響評估,提高應對氣候變化決策諮詢水準;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納入生態恢復與保護、新型城鎮化及工程建設,發揮其在重大項目建設方面的保障作用;重點推進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域氣候模式研發工作和中國乾旱科學試驗;增強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氣象保障能力,推進甘肅省風電場、太陽能資源開發的深層次服務,重點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統一佈局監測網路、重污染天氣的監測預警體系和應急聯動機制響應機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