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黃奇帆解析內陸城市重慶的開放特徵

  • 發佈時間:2014-09-02 22:2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重慶9月2日電 (唐楓)“一個地區開放不開放,首先看有沒有大通道,有沒有大通關,有沒有大平臺,這三個是開放的重要標誌。”2日,在重慶舉行的2014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上,重慶市長黃奇帆作為時半小時的致辭演講,“開放”成為其演講的關鍵詞。

  重慶地處中國西部內陸,是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黃奇帆認為,內陸城市也能開放,開放是一種觀念,是一種制度安排,是一種文化,它和地理位置無關。

  黃奇帆介紹,重慶近年來建設水、陸、空三方面的交通樞紐。重慶機場客流量和國際貨運吞吐量五年來大幅增長,已成為樞紐性國際機場;水港是長江上游的主要樞紐港,集裝箱年吞吐能力達300萬箱;鐵路依託渝新歐成了中歐鐵路聯運大通道的西線主體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載體。

  此外,重慶機場是內陸一類口岸機場,港口也是一類口岸港口,重慶團結村火車站(渝新歐鐵路的起點)為內陸的一類口岸。黃奇帆稱,重慶水、陸、空三個交通樞紐因同時有口岸功能,所以不僅是中國內陸的交通樞紐,也是國際樞紐。此外,三個樞紐還一一配對有保稅區,這在中國內陸地區獨此一家。三個“三合一”(樞紐、口岸、保稅區),正是重慶開放的標誌性特徵。

  開放使重慶成為進出口貿易、引進外資成倍增長的內陸城市。黃奇帆列舉兩組數據為證。五年前,重慶進出口貿易額60多億美元,去年即達687億美元。在世界金融危機背景下,地處內陸的重慶進出口貿易猛漲十倍,預計今年接近千億美元。其二是外資,五六年前,重慶每年引進外資約10億美元,2011年開始進入每年100億美元階段,連續三年達百億美元,和沿海八省並列成為每年引進外資百億美元以上的一個地區。

  黃奇帆透露,重慶政府最近和各大企業集團一起會商,形成未來五年重慶的十大支柱産業,包括積體電路、液晶面板、機器人、石墨烯新材料、化工産品新材料、生物醫療工程、環境産業工程、新能源汽車工程、頁巖氣等。重慶確定這十大産業主要是根據中國每年進口商品種類,在進口量前50位的商品中,選取重慶有條件幹、有可能幹、有一定基礎的來做。(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