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亨氏鉛超標背後到底隱瞞了什麼

  • 發佈時間:2014-09-01 02:35:4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資本論

  亨氏重金屬鉛超標醜聞還遠遠未結束,又有媒體質疑亨氏豬肝蔬菜米粉被指違規使用無標準原料。作為一家口口聲聲表示“永遠將食品安全品質放在首位”的洋品牌,在事發後仍然堅稱自己遵守中國法規的亨氏,有必要就一些核心關鍵問題對提心吊膽的中國消費者做公開解釋。

  我國對嬰幼兒奶粉現在執行最嚴格的全項目批批檢驗制度,有專家認為,作為同樣的嬰幼兒食品,米粉生産企業也應當嚴格監管。然而亨氏鉛超標事發後,其將問題一直推給供應商,稱是因為提供了合格證書的原料供應商的産品出現了“偶發性帶入”。隨後在外界的質疑聲中,亨氏最終承認,其原料進廠是“概率性抽檢”。此次事件後,亨氏能否接受教訓未來將執行更嚴格的批批檢測?對此,亨氏卻沒有承諾。

  而且,這些問題成品為何能順利出廠?即便亨氏推脫罪責,但其仍難辭其咎。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生産企業應當建立食品出廠檢驗記錄製度,查驗出廠食品的檢驗合格證和安全狀況。目前已經召回的6881.4箱産品(其中包括預防性召回的産品)是如何以“檢驗合格”的身份出廠的?從事發至今,亨氏對這個關鍵問題始終沒有給出説法。

  還值得追問的是,亨氏為何在約談9天后才發佈召回資訊?我國《食品召回管理規定》,自確認食品屬於應當召回的不安全食品之日起,最多在3天之內要通知有關銷售者停止銷售,通知消費者停止消費;《食品安全法》更是有類似的明文規定。對此,亨氏除了堅稱召回流程符合國家法律規定外,並未對此給出合理的理由。

  亨氏方面還表示,已就此事與媒體進行了“懇切溝通”,希望媒體“客觀中立看待問題”。既然是懇切溝通,就上述疑問,亨氏又為何遮遮掩掩?到底有何難言之隱?

  其實,洋品牌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何止是亨氏。近期以來,包括上海福喜、沃爾瑪紛紛上黑榜。上海福喜6名高管已于近日被正式批捕。食品安全無國界,即便是國際巨頭,在中國只要跨越紅線,必將受到嚴懲。如果亨氏僅僅用“偶發”之詞搪塞中國消費者、以一句“帶來困擾”就試圖想打發中國消費者,那麼其最終也將被中國消費者拋棄。

  □胡笑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