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融合:援藏之“通”共築發展之夢

  • 發佈時間:2014-08-31 11:30:4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親相愛,漢藏一家,猶如雪域高原上的茶與鹽巴。”如今,這已化為廣泛流行于西藏地區的諺語。對口援藏20年,給西藏帶來的不僅是經濟社會面貌的滄桑巨變,也擴大和深化了西藏與內地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拉近了漢藏等各民族群眾之間心與心的距離——感情相通,經濟互通,人員流通,文化融通,促進了雪域高原與全國一起融合發展。

  “我長大了要學援藏幹部,像黃叔叔那樣資助許多小朋友上學。”察隅縣中學學生李穎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孤兒李穎,家庭條件十分困難。廣東省第五批援藏幹部黃偉平,每年拿出3000元資助她上學。不僅如此,他還把李穎當親生女兒照顧,不論多忙,總要抽時間去看看。黃偉平的關愛和幫助,改變了她的人生。

  幫窮助困、結對認親,是幾乎每名援藏幹部都要做的事情。由此,藏族群眾與內地幹部之間真摯的感情日益濃厚。

  “在西藏,每天感受到的都是藏族人民的情誼。那些困擾自己的離家鄉愁、高原不適,被火一樣的熱情驅散了。”一位援藏幹部曾動情地説。

  20年來,援藏帶來的不光是人財物,更重要的還有市場經濟的新理念。以援藏幹部為橋梁和紐帶,大批受援地幹部群眾赴內地考察學習或挂職鍛鍊,開闊了眼界,更新了觀念。

  “對口援藏所帶來的資金、項目以及新觀念,提高了西藏的自我發展能力,單向援助正逐步向互利共贏轉變。”西藏自治區工商聯副主席廖貽東説。

  “南京的超市貨架上擺著産自拉薩的瑪卡,動車組擺上了西藏産5100礦泉水,青稞啤酒、牦牛奶成了搶手貨……”西藏自治區商務廳廳長邊巴説,在援藏單位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西藏産品正走向內地市場,“西藏産”遍佈內地很多商場、超市,有些還遠銷海外。

  2013年舉行的招商引資活動——“中國光彩事業西藏行”中,內地大企業紛紛“搶灘”西藏,共簽約200多個項目,協議總投資達2393億元。

  有專家説,援藏工作從以前無償援助到如今多層次、全方位合作,從昔日單一的政府資金支援到包含政府資金、民間資本等在內的綜合力量,這其中,市場的力量發揮了重要作用,西藏與內地在市場經濟的理念上正在趨同。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援藏也被擺上重要位置。西藏與內地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更多人得以近距離感受西藏文化藝術的魅力,文化的融合發展正逐步深入。

  有著上千年曆史,集歌、舞、樂於一體的西藏民間舞蹈拉孜堆諧,曾經因多種原因瀕臨失傳。為讓堆諧文化更好地傳承,上海市援藏隊投入大量資金,使其重煥生機。在今年的上海亞信峰會中,拉孜堆諧給國內外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拉孜堆諧的成功僅是文化援藏的縮影。各援藏單位更注重的是推動西藏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和感情交融。對口支援拉薩市的北京援藏隊,通過組織開展首都藝術家西藏行、京藏手拉手讀書活動、京藏兒童手牽手夏令營、北京奧運文化展等一批文化品牌活動,增進了兩地人民的情誼。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0年對口援助,讓祖國各地與藏族群眾的感情愈加深厚;

  20年對口援助,讓藏漢之間的經濟文化交融發展綿延不休。

  眼下,雪域高原正值最美季節。大昭寺前,象徵著漢藏千年親情交融的“唐柳”枝繁葉茂、生機盎然!

  (新華社拉薩8月30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