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滬港通”開閘進入倒計時

  • 發佈時間:2014-08-30 06:47:4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8月11日進入測試期以來,“滬港通”的進展狀況受到市場持續關注。技術通關是基礎,按照此前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發佈的聯合公告,兩地市場將在9月30日之前完成包括全天候測試、接入測試和全網測試在內的所有準備工作。

  記者從上海一家券商獲悉,8月23日、24日,多家券商參與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港股通”連接測試,系統運營整體比較穩定,首次全網測試啟動在即。“全網測試一旦通過,意味著‘滬港通’技術準備基本就緒。目前,其他項目也在按計劃有序推進。”上證所國際發展部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部分規則出現較大調整

  順暢的交易需要合理的規則支撐。近期,上證所向所有提出滬港通業務申請的券商發佈了《滬港通試點辦法(草案)》、《港股通業務試點(草案)》和《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徵求意見稿)》等3個指導性文件,進一步梳理了交易制度安排。

  將新文件與4月發佈的《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實施細則》相比,記者發現部分規則出現了較大調整,其中發揮市場因素和加強合規監管成為亮點。

  比如,關於“滬股通”和“港股通”投資標的規定有所變化。一方面加強兩邊市場的對稱性,如果“A+H”股公司的A股被納入風險警示板塊,那麼其相應的H股也不會被納入“港股通”投資標的;一方面更加遵守市場規律、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明確由上證所、港交所自行明確相關股票調入或者調出時間,刪除了“調整滬股通及港股通的股票範圍需監管機構審批”等條款。

  此外,修訂文件進一步強化了對“滬港通”參與者的監管要求。一是在《滬港通試點辦法(草案)》中明確,港交所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必須申請成為上交所交易參與人,同時參與機構需補充提供承諾書,承諾遵守相關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範性文件和業務規則。二是針對“滬股通”投資者超過限定比例購入股票情況,港交所證券交易服務公司應當要求聯交所及時實施平倉。

  “總的來説,交易規則正在日漸清晰。不過,機構普遍關注的款項交收時間差異、颱風等特殊情況帶來的交易風險問題還沒有得到明確答覆。”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滬港通’交易規則調整的基本原則是,在尊重對方交易規則差異化的前提下保障交易順利進行。具體事項還得在兩地連接測試過程中不斷優化解決方案。”

  據悉,上證所也明確地為將來規則的再調整留下了空間。相關文件顯示,關於股份分拆、合併、稅費徵收、融資融券等細則有待增補和修訂。

  券商將直面國際市場

  “暫不論能否帶來A股的大牛市,能否實現兩地資本市場‘一體化’,‘滬港通’首先為國內券商國際化提供了重要演練場所。”在董登新看來,對於一直處於封閉、半封閉市場的券商來説,熟知國際規則是走出去的第一步。

  投資港股是一塊全新業務,不同的市場規則、全新的公司標的,對券商的研究能力是重大考驗。據悉,目前申萬、中信等多傢具有較強投研實力的券商早已著手佈局“港股投資顧問”業務,投資策略也初步形成體系。以國金為例,在分析對兩地投資者結構、交易活躍程度、股票波動率、市場結構,以及目前A股、H股價差的前提下,著重推薦了A股高分紅藍籌、AH價差較大的公司、只有A股或H股的公司,以及券商、交易所等投資機會。“同時,針對匯率和‘T+0’、‘可做空’、‘不設漲跌幅限制’等差異化交易機制帶來的風險問題,國金也已制定了相關的投資者培育計劃和投資者教育活動,以便客戶在參與‘港股通’業務之前,充分認識‘港股通’業務的風險。”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此外,不同於內地,港股是一個全面開放的市場,機構投資者佔比常年超過60%,交易量最高的機構分別來自美國、英國、歐洲其他地區等海外市場。這就意味著,隨著滬股通業務的開展,A股市場將迎來更多的國際玩家。

  “未來,A股市場將更容易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市場風險偏好、交易模式和投資邏輯都可能發生根本性變化。這將給券商的自營、投資業務帶來挑戰。”西南證券首席分析師許維鴻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