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企業“退城進園”一舉多得
- 發佈時間:2014-08-30 04:29:32 來源:大眾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石如寬 戴玉亮本報通訊員 聶桂芬
8月25日,65歲的張義山在金山街騎車經過壽光巨能金玉米開發有限公司時,沒有聞到“熱乎乎、發甜又有點腥”的味道。7月底,該公司已經搬遷到壽光科技工業園,“附近的空氣再也沒有異味了。”張義山説。
搬遷後的玉米公司澱粉項目,新上設備471台,生産線全部採用DCS自動控制,實現轉型。
在早期規劃中,壽光的大多數企業建在市區。近年來隨著縣域經濟發展,市區有限的空間制約了企業擴大再生産。同時企業噪音、污染等對市民生活造成很大影響。而壽光北部的羊口鎮、東部的侯鎮等地,則有十幾萬畝尚未開發的鹽鹼地。近年來,壽光加大鹽鹼整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多個工業園,並動員市區老四環以內企業退城進園。
從産麻袋到造航太貼膜
健元春公司原在壽光市區佔地83畝,多年來主打産品是麻袋。2011年,該公司搬遷到晨鳴工業園,廠房96畝,生産編織袋、包裝膜等。抓住再次搬遷的機遇,公司從德國引進先進設備,生産技術含量高的航空航太用貼膜,廠區面積也達到了663畝。
“公司研發的奧美拉唑原來賣中間體每瓶1.5元,現在成品藥賣到每瓶42元,我們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奧美拉唑生産商。”在富康産業園,富康制藥總經理楊磊説。
進入新園區後,富康制藥先後建立了6個省級以上創新平臺,在美國內華達州、德國杜塞爾多夫建立了研發基地和實驗室,加快由原料藥向製劑藥生産轉型,提高産品附加值。
壽光市經信局副局長張翾説:“退城進園過程中,各參與企業沒有簡單地搬遷挪窩或異地克隆,而是結合技術進步和産業升級,形成了新的生産方式和新的運作機制。政府不斷引導和激勵企業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拉長産業鏈。”
今年3月,山東墨龍無縫鋼管産品通過了歐盟PED認證,這是該公司繼API會標認證、閥類産品CE認證後又一國際性産品認證。
在退城進園中,墨龍實現了轉型,投資建設了高端新型石油裝備項目,將墨龍工業園抽油桿、抽油機、抽油泵生産線遷到開發區升級改造,新購置先進的數控管螺紋車床、數控深孔強力珩磨機床等數控設備及高標準實驗設備。
截至目前,壽光共有33家規模以上企業退城進園。搬遷中,這些企業無一例外都成功轉型為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企業。通過退城進園,城區共騰出土地606.87畝,除被用作企業研發總部建設和商業開發外,150畝土地將建成綠地。
從零碎分散到聚集效應
壽光天健化工有限公司,2009年由市區搬遷到侯鎮化工工業園。公司在搬遷時與業內“大腕”青島軟控集團攀上親,雙方合作成立新公司,青島一方佔大頭,壽光一方持小股,換來的是對方加大技術和資金注入。現在這家企業已由原來生産民用液化氣,發展為汽車用液化氣、天然氣,並向高分子新材料、合成橡膠發展,躋身中國化工500強企業。
“退城進園政策的實施,讓遷出城區的企業實現了空間的突圍,還使産業鏈上的企業聚集在同一個園區,降低了運輸、溝通成本。産業的聚集也更有利於新技術的開發使用。”張翾説。
山東聯盟化工集團共投入30億元進行搬遷。其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磷復肥公司、特種裝備有限公司搬遷至侯鎮項目區,新建了40萬噸/年合成氨、60萬噸/年尿素項目。在園區,靠近行業巨頭海化集團,聯盟化工也獲得更多發展機會,現在雙方正合作50萬噸/年合成氨項目。
“退城進園讓侯鎮工業園的産業集聚效應得到發揮,煤化工、石油化工相互借勢,形成良好的迴圈經濟發展模式。而我們也借助搬遷機遇,全面實現優化升級,産業鏈條得到了有效拉伸。”聯盟化工總經濟師賈玉清稱。
目前侯鎮初步形成以鹽及鹽化工、石油化工、醫藥化工、先進製造、板材加工、現代物流等産業為主導的産業集群發展格局,這將助力侯鎮從現有的4萬人口,在5年之內逐步達到8萬人。
“這是以退為進,企業聚集形成産業集群,産生強大的産業鎖定效應和投資磁場效應,進而把企業做成産業,把産業做成板塊,把板塊做成一個個經濟增長極。”張翾説。
從高耗能到迴圈利用
“老廠區的化肥生産經過40多年的發展探索,工藝技術已很成熟,但因設備落後,發展相對滯後。而新廠區採用最先進工藝技術,設備裝備水準、産品結構和品質大幅提升。”聯盟化工生産項目部主任付守學介紹,聯盟4060等量升級搬遷項目總投資20億元,採用了國際先進工藝。新廠區的污水生化處理系統能將新水、污水進行分流處理,污水達到排放標準後,還可重復使用,達到污水“零排放”。處理廢水、廢氣、廢渣的“三廢爐”,能將廢棄物回收,進行生産再利用,達到節能降耗的效果。
付守學計算過成本,利用新設備生産,每生産1噸合成氨就能少消耗50公斤煤、200多度電。這樣下來,合成氨同等規模年可節約6.4萬噸標煤,年減排煙塵79.5噸、二氧化硫56.5噸。
在“退城進園”中,33家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巨能金玉米開發有限公司2012年6月實施“退城進園”工程,在科技工業園開工建設新生産線,2013年8月工程竣工投産。新建生産線在設備及工藝上進行升級的同時,全部採用高效節能電機,將原來的2條老生産線及675台高耗能落後電機(功率1.61萬千瓦)全部淘汰,使噸産品耗電從177.44千瓦時降低為167.89千瓦時,噸産品節電率5.38%。新生産線噸産品綜合能耗降低10%以上,年節約電費750萬元左右。企業生産成本得到較大幅度降低的同時,提高了産品的市場競爭力。
“退城進園中,淘汰落後産能和裝備工藝,應用新技術,更新設備,開發新産品,節能降耗,讓老産業煥發青春,為‘轉調’提供了基礎條件。”張翾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