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P2P劃出三條自律紅線

  • 發佈時間:2014-08-30 03:31:15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楊汛

  P2P網貸平臺的風險正在不斷集聚。昨日,線上金融搜索平臺“融360”發佈針對網際網路理財市場的半年度報告顯示,2014年倒閉和跑路的P2P網貸平臺共有61家,出事的平臺大部分運營時間不超過6個月,只有少數超過1年。北京市金融局副局長沈鴻接受採訪時表示,北京將成立網貸行業協會,給P2P平臺劃出産品登記、資訊披露和資金託管三條自律紅線。

  半天跑路創下紀錄

  融360發佈的報告顯示,今年以來跑路、倒閉的P2P平臺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徵。首先是成立時間偏短。出事的平臺大部分運營時間不超過6個月,只有少數超過1年。甚至還有成立半天就跑路的,如恒金貸,創了平臺跑路最快時間紀錄。

  有的P2P平臺自身為借款人做擔保,由於審核機制、風控能力等缺乏,往往難以確保借款人的信譽等問題,最後導致出現壞賬等問題使平台資金鏈斷裂。也出現了有資金需求的人或者公司,自己設立一家或多家P2P網貸平臺,為自己或相關企業進行融資,資金並沒有流向真實的借款人。這種平臺一旦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鏈斷裂,就很可能跑路。

  同時,一些P2P平臺不使用第三方託管機構,沒有獨立的第三方機構來監督資金的流向,投資人的錢是被放入平臺關聯的資金池中,再由平臺借給借款人,從而使資金的流向不透明。

  此外,還有一些純粹的“騙子平臺”。這種平臺建立的初衷就是為了騙錢。騙子花少量的錢建一個P2P借貸系統的空殼,以較高的收益和優惠政策來引誘投資人,初期,這些騙子會按照承諾履行買贈或返點,從而獲得投資人的信任來繼續籠絡更多資金,當資金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騙子平臺便人去樓空。

  所有産品必須登記

  今年上半年,北京也有9家P2P平臺倒閉或跑路。市金融局副局長沈鴻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北京將成立網貸行業協會,以行業自律的形式給P2P平臺的發展設置幾條標準。

  首先是産品登記。只要是P2P平臺上出現的所有投資産品,必須在監管機構或協會進行登記;同時要做好資訊披露,對於産品的性質、存在的風險等資訊都應做到公開透明。此外,還要求P2P平臺做好資金託管。

  融360監測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7月,總共有136家網貸平臺倒閉或跑路,佔到網貸平臺總量(1200家)的11.3%。從這個比例可以看出P2P網貸平臺在中國正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

  “一般來講在一個成熟的行業裏,企業的淘汰率在5%是正常。但在P2P這樣正處於優勝劣汰、競爭激烈的快速發展期的行業,11.3%這樣一個淘汰率卻屬於正常。”融360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也給監管者和投資者提了個醒,監管政策應該快速跟上,保證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為投資者維權提供幫助。

  P2P平臺將逐漸合法化

  隨著監管收緊和行業洗牌的加速,P2P的未來之路走向何方?融360理財分析師張懿望認為,國內網貸行業的參與機構日益增多,在日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必定會有更多的平臺倒閉。一些經營不善的中小平臺或倒閉或被有實力的網貸公司兼併,進而誕生一批行業龍頭,壟斷80%以上的網貸市場,從而進一步帶來小平臺的生存危機。

  隨著行業政策日漸完善,P2P平臺將逐漸合法化。隨著P2P網貸自身的不斷發展,政府層面的監管格局也日漸明朗,未來的行業政策也將逐步清晰,包括積極納入央行徵信或其他第三方徵信系統,發放金融牌照,自建信用系統,P2P平臺將一步一步走向合法化。

  新聞連結

  大公網際網路金融信用資訊平臺上線

  上千網貸項目評級無一達A級

  本報訊(記者 涂露芳)網際網路金融迅速膨脹的市場規模也醞釀著巨大風險。昨天,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宣佈其網際網路金融信用資訊平臺正式上線,大公也因此成為國內首家對網際網路金融進行信用評級公司。大公首批發佈的1056個網貸平臺債務人信用評級中,沒有一個達到a級和a 級以上等級,充分暴露出當前網貸項目資訊披露的不足和償債能力的風險。

  恍惚一夜間,網際網路金融走入了尋常百姓家,長期被傳統金融服務壓抑的公眾需求瞬間打開了閘門,P2P網路借貸、眾籌、第三方支付、網際網路基金和保險等各種網際網路金融形態如雨後春筍般嶄露頭角。公眾在享受普惠金融便捷與高效服務的同時,也為網際網路金融交易雙方資訊不對稱造成的魚龍混雜亂象和風險所困擾。

  新上線的大公網際網路金融信用資訊平臺,對網際網路金融債務人分別進行市場準入評級和償債能力評級,兩者又都由大眾評分和大公評級兩大部分組成,充分體現網際網路金融大眾參與的特性。不過,由於平臺剛剛上線,目前還未正式展開大眾評分,因此首批公佈的評級結果都是大公評級。率先啟動的大公網際網路金融信用評級主要針對網貸平臺,這也是當前網際網路金融中風險最高業務最混亂的領域之一。

  目前,各種網貸平臺以高於銀行理財産品數倍的高收益吸引大眾眼球,但許多平臺“早晨建,晚上倒”讓不少投資者欲哭無淚。P2P網貸投資門檻低,把投資者的閒錢集中起來借給借款人,看似能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風險也幾乎無從約束,淘金貸、優易貸、眾貸網等平臺相繼爆出私自放貸、跑路破産等問題。

  昨天,大公對溫州貸、徽商貸、付融寶、易融恒信等遍佈全國的大小網貸項目的債權人信用評級顯示,全部都在a級以下,90%的債權人大公市場準入評級為資訊披露情況極差的bi級,90%的債權人大公償債能力評級為償債能力很差的bi級。根據現有評級體系,大公網際網路金融市場準入評級和償債能力評級都是分為六級,從高到低分為aaai、aai、ai、bbbi、 bbi、bi級。

  “網際網路進行金融交易雖然解決了資金供求資訊不對稱,但卻加劇了債務人信用風險資訊不對稱,其根本原因是,債務人可以隨意進出網際網路融資平臺,對其必須承擔的資訊披露責任無任何約束,對其償債能力判斷無真憑實據,對其違約行為無懲戒手段。”大公國際董事長兼總裁關建中表示,網際網路金融信用風險生成速度及影響可超出任何金融形態,大公率先展開網際網路金融評級業務,希望通過權威評級發佈有效解決債務人信用風險資訊不對稱的矛盾,以公正的評級讓債務人接受大眾公開監管。

  今後,購買網際網路金融産品的消費者登錄大公網際網路金融信用資訊平臺,通過身份核實後就能發佈對債務人的真實評價,而通過網路大量採集的資訊將成為大公評級的重要參考。另外,國內金融監管部門也正在擬定對網際網路金融的資訊披露約束制度,這將有助於評級機構獲得更豐富的公開資訊,從而提升網際網路金融債務人的信用等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